以太坊基金會下場應對 FUDETH 還行不行
ETH 近期羸弱的表現引發(fā)了市場上很多關于以太坊的 FUD,不少投資者提出疑問「以太坊到底還行不行?」為此,以太坊基金會(EF)研究團隊于昨日晚間在 Reddit 上舉行了 AMA 活動,主題包括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 L1 與 L2 之爭、ETH 的價值積累、以太坊基金會的運作狀況以及關于 Blob、 Rollup 等技術性話題。Techub News 對 AMA 進行了篩選整理,供大家參考。
關于 L1 與 L2
Q:隨著 L2 解決方案的成熟,是否仍有進一步擴展 L1 的計劃?如果有,正在考慮的方法有哪些?
Justin Drake:長期可持續(xù)的計劃是利用 SNARKs 來擴展 L1 EVM 執(zhí)行,基本上是無限制的。
通過實時 L1 EVM SNARKing,測試者可以驗證低成本的 SNARK,而不是重新執(zhí)行 EVM 交易。這樣,我們就能在不增加驗證者負擔的情況下,將 Gas 限制提高幾個數量級。所有繁重的 EVM 執(zhí)行工作都將在共識之外進行,由searchers、builders、explorers 等實體運營的專業(yè)節(jié)點完成。用戶和共識參與者可以輕松地在手機甚至手表上運行節(jié)點。
除了大幅增加 L1 EVM Gas 限制帶來的縱向擴展優(yōu)勢外,還有機會利用 EVM 中的 EVM 預編譯來實現任意的橫向擴展,從而在 EVM 中以低成本驗證 EVM 執(zhí)行。這種預編譯將允許開發(fā)人員以編程方式啟動新的 L1 EVM 實例,解鎖超強版的執(zhí)行分片,其中分片的數量是無限制的(而不是上限為 64 或 1024 個分片),單個分片是可編程的 Rollup,被稱為「原生 Rollup」。
Vitalik:目前正在被積極考慮的 L1 擴展策略包括:
實施可降低全節(jié)點負載的提案(如 EIP-4444、Verkle 樹或基于哈希的二叉樹,以及最終的 ZK-SNARKing EVM),一旦這些改進到位(或即將到位),Gas 限制就能提升。短期內最現實的方案是 EIP-4444,因為它不需要改變共識,只需要在客戶端代碼方面做一些工作,而這些工作與 L1 上正在進行的其他工作相對正交。
進一步改進客戶端執(zhí)行,一旦完成,Gas 限制會進一步提升。這里,需要改進的關鍵是 (i) 執(zhí)行,包括虛擬機和預編譯;(ii) 狀態(tài)讀/寫;(iii) 數據帶寬。這三個方面都存在已知的低效問題,可以進一步加以解決。
為 EVM 添加功能,以加速特定形式的計算。我最喜歡的功能之一是將 EVM-MAX 和 SIMD 結合在一起,這將為 EVM 提供類似于 numpy 的擴展,使其在進行大量加密處理時速度更快。這將使依賴于密碼學的應用的成本更低,對隱私協(xié)議大有裨益,同時還能使 L2 更頻繁地提交到鏈上,減少存入/取出時間。
Dankrad Feist:擴大 L1 的執(zhí)行規(guī)模是目標之一,與建立 Rollup 是并行的。兩者并不沖突。
數據可用性幾乎可以無限擴展--最終的限制在于人們對以太坊的興趣(即有多少人在認真運行全節(jié)點,有多少人愿意記錄所有數據)。
執(zhí)行總是會受到一些限制,最終限制是單線程限制;目前,狀態(tài)訪問是擴展 L1 執(zhí)行的直接限制。
有了 zkEVM 和并行化,我依舊認為我們將看到 L1 執(zhí)行能力擴展到目前的 10-1000 倍。Rollup 將為達到「世界級規(guī)?!固峁椭?。好消息是,所有這些工作都在由許多團隊以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并行開展,這要歸功于以 Rollup 為中心的路線圖。
Q:Max resnicks 指責稱,L2 與 L1 之間的寄生關系越來越密切,對此以太坊基金會怎么看?為什么 L2 沒有更快地去中心化?
Justin Drake:我認為他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曾私下和他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多次強調的核心前提是,L2 不愿意去中心化,因為他們會損失排序器費用。他還在推特上分享了這一觀點。在播客和推特上,他特別提到了通過 Base 賺取 2 億美元年收入的 Coinbase。與直覺相反的是,L2 被激勵將排序去中心化,以實現費用最大化--這與 Max 的說法恰恰相反。
「排序器費用」一詞是欠妥的,具有誤導性。Base 的收入 100% 來自執(zhí)行擁堵費(execution congestion fees)。Base 費用由 EIP-1559 中的 Gas 機制決定,該機制模仿 L1(參見此處的文檔)。最大的區(qū)別在于,Base 的費用被發(fā)送到 Coinbase 錢包,而不是像 L1 那樣被銷毀。
Coinbase 賺這么多錢,是因為 Base 上的 Gas 需求大于 Gas 目標值。這是一個虛擬機吞吐量問題,擁堵費基本上與排序無關。如果 Base 使用去中心化排序器,那么 Coinbase 仍然可以賺取這一費用。例如,如果 Base 使用 L1 驗證器進行排序,并成為「based rollup」,那么 Coinbase 仍將收取執(zhí)行擁堵費。擁堵費來自 Base 虛擬機 Gas 目標。排序器只是告知用戶 L2 擁堵費,扮演的只是表面角色。價值創(chuàng)造源于基礎虛擬機 Gas 目標和區(qū)塊空間供需錯配。(補充:Base 的交易排序是優(yōu)先收費拍賣,先到先得,這意味著 CEX-DEX 套利 MEV 將作為排序器費用計入 Coinbase。更好的 DEX 設計不會將 MEV 給到排序器,而是回饋給 LP。)
在我看來,「排序器費用」一詞唯一有效的用法是在 MEV 中。在 MEV 中,價值捕獲具體來源于排序,即前置運行和后置運行交易的戰(zhàn)略定位。Base 的排序是先到先得,用戶通過私有 mempool 將交易端到端加密后發(fā)送給 Base 排序器。Coinbase沒有捕獲 MEV,也不存在排序器費用!我也不知道現在有哪個 L2 捕獲了MEV。Base 捕獲 MEV 將以犧牲其用戶為代價,例如,Swapper 會將被夾在中間,或者 DEX LP 將更多地受到不利流量的影響,最終導致 swapper 的價格下跌。L2 自然不希望降低用戶的執(zhí)行質量,因此 L2 不會提取 MEV。
此外,事實證明,排序器費用除了不利于 L2 內的執(zhí)行質量外,還不利于跨 L2 的可組合性。事實上,要提取 MEV,需要某種專有排序基礎設施,而共享排序器被排除在兩個專有排序器之外。沒有共享排序器,就失去了被稱為「同步可組合性」的黃金標準。請參閱「同步為什么有價值?」??山M合性的削弱減少了跨 L2 交易的機會(例如,來自 1inch 這類 DEX 聚合器的交易),最終會降低擁堵費用。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費用,L2 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擁塞費用,這意味著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組合性。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組合性,我們需要共享排序。作為一個社區(qū),我們如何在整個以太坊的典型共享排序器上進行協(xié)調?兩個相互競爭的 L2(例如 Arbitrum 和 Base)只能同意選擇一個可信中立的共享排序器。在我看來,只有去中心化和無需許可的排序器才能實現足夠可信中立性。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知道,我有一個更有力的論點:在我看來,唯一可信的全以太坊排序器就是以太坊本身,它不會引入新的品牌、新的代幣或新的安全假設。
至于為什么 L2 沒有更快地去中心化?其實,排序器去中心化很難,需要時間。L2 目前使用中心化的排序器主要有三個原因:
安全:即使主網上存在欺詐證明或 SNARK 漏洞,中心化排序器也能防止攻擊者擅自利用這些漏洞。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著要有多重驗證、形式化驗證或其他一些安全機制(如 TEE)。
MEV:中心化排序器提供了一個快速加密的 Mempool,以防止 MEV 提取。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著要有其他復雜的加密 Mempool,如 SUAVE 或其他一些合適的 MEV 通道。
預配置:中心化排序器可提供快速的用戶體驗。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著要達成低延遲共識,或使用正在積極研發(fā)中的加密經濟預確認。
關于 ETH 的價值積累
Q:2024 年 ETH 的價值積累邏輯是什么?
Dankrad Feist:以太坊正在建立一個金融平臺,它將是迄今為止最中立的平臺,允許發(fā)行交易金融資產,也允許在其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的金融產品,如衍生品。
這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活動。我認為,ETH 要從中獲取價值積累依靠的是某種費用機制。在升級路線圖中,我認為以太坊 L1 將是所有這些子域之間的交叉點,許多有價值的活動將繼續(xù)在其上進行,而這也將產生可觀的費用。(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對 L1 進行適當的擴容)
如果這不是最好的價值積累機制,那么還有一些有趣的替代方案,但我個人對這些方案持懷疑態(tài)度。不過,它們并不是不可能的。比如,將數據可用性費用作為生態(tài)中的主要資產交易媒介,最后用作抵押品(風險最大)以實現價值累積。
Justin Drake:ETH 就是 Money :)
Anders Elowsson:當以太坊促進了可持續(xù)的經濟活動時,ETH 就會產生價值。
所謂「可持續(xù)」,我指的是能為參與的經濟主體帶來效用的活動,確保這些活動能長期持續(xù)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原生 ETH 就會產生價值,因為 ETH 是以太坊系統(tǒng)中去信任的資產,因此適合作為貨幣持有和使用。此外,在以太坊上結算/由以太坊擔保的經濟活動的付款是以 ETH 為單位并被銷毀的,從而有效地將價值分配給所有 ETH 持有者。
Q:以太坊基金會是否認為 ETH 的持續(xù)增值很重要?為什么?
Dankrad Feist:以太坊基金會對此不發(fā)表意見,但作為研究人員,我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就我個人而言,最好的辦法是專注于在以太坊上建立一個可以創(chuàng)造價值的生態(tài),我認為價值捕獲最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這并不意味著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在價值創(chuàng)造部分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關注價值捕獲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Justin Drake:我個人認為,ETH 的價值積累對于以太坊的成功至關重要。我認為,如果以太坊沒有實際成為互聯(lián)網的可編程貨幣,ETH 就不可能成為價值互聯(lián)網的結算層。貨幣溢價只會累積到一種特殊資產的規(guī)模(想想數十萬億美元)。這種貨幣溢價需要為數萬億美元的去中心化穩(wěn)定幣(「經濟帶寬」)提供擔保,也要提供不容置疑的安全性,甚至不受民族國家的影響(「經濟安全」),此外還要吸引所有主要經濟參與者的注意力(「經濟顯著性」)
Anders Elowsson:我認為,相當多的研究人員認為 ETH 的價值積累很重要。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以太坊是由 staked ETH 來保障的,因此 ETH 的價值積累可以確保以太坊的經濟安全。其次,理想情況下,貨幣應該長期保持其價值,而 ETH 是以太坊最好的貨幣。在去中心化經濟中,擁有可靠、去信任的貨幣是很有價值的,因此,ETH 的價值積累將使以太坊成為一個更好的平臺。此外,未來對以太坊生態(tài)的投資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以 ETH 持有的。這也包括以太坊基金會(并不特別大)的金庫。最后,ETH 的價值累積與以太坊的成功密切相關。
Q:如果最終的結果是以太坊 L1 上形成多樣化的 Rollup 生態(tài),L2 上有大量 dapp ,且交易費用低于 1 美分,但 ETH 的價值積累幾乎很少或是沒有,那么 EF 會認為這是以太坊路線圖的成功實施嗎?
Dankrad Feist:在我創(chuàng)建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時,我當然是想賺錢的,但如果它對我的客戶有用,而我最終空手而歸,我仍然會認為它是成功的。
將這一點轉換到以太坊上,我確實認為,如果我們有一個多樣化的生態(tài),為世界提供有趣的應用,我會認為這是一種成功,但如果這個生態(tài)也能讓 ETH 變得更有價值,那就更完美了。
我知道很多人認為,以 Rollup 為中心的路線圖會從以太坊上奪走手續(xù)費收入和 MEV,Rollup 最終可能會寄生于以太坊。我認為事實并非如此。在我看來,最高價值的交易將繼續(xù)發(fā)生在以太坊 L1 上,而 Rollup 將通過為用戶在以太坊上交易提供充足的空間來擴大蛋糕。這種關系是共生的:L1 為 Rollups 提供低成本的數據可用性(我認為它應該是低成本的,以太坊的安全性應該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而作為回報,他們使以太坊 L1 成為所有金融活動的天然交叉點,可以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易。
Justin Drake:我個人認為,ETH 的價值累積可歸結為流量和貨幣溢價。對于流量來說,重要的指標是總費用,而不是每筆交易的費用。如本講座所述,以太坊的終局目標是實現每秒處理 1000 萬次交易,即使每次交易的費用低于 1 美分,每天也能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對于貨幣溢價而言,重要的指標是用作抵押貨幣的 ETH 百分比,例如用于承保違約。
Anders Elowsson:從長遠來看,以太坊促進可持續(xù)經濟活動與 ETH 的價值積累之間存在直接聯(lián)系。如果你為可持續(xù)經濟活動進行設計,你就是在為 ETH 的價值積累進行設計。如果你想為 ETH 積累價值,就必須特別確保以太坊能促進可持續(xù)經濟活動。
短期關注「價值積累」,而不考慮方式和原因,從長遠來看可能是不利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雖然這是一個敏感話題,人們可能會因為我的建議而對我進行謾罵,但我認為當前的路線圖是可以為 ETH 積累價值的路線圖。
無論如何,我個人認為,以太坊在沒有 ETH 價值積累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也許有點令人失望,但我也認為這是購買 ETH 的理由,因為我預計市場最終會接受這一觀點。
關于以太坊基金會
Q:以太坊基金會的資金狀況如何?能支撐多長時間?當資金耗盡時,有什么應對計劃?
Justin Drake:財務報告應該很快就會發(fā)布。以太坊基金會每年大約花費 1 億美元(參見 Aya 的這條推文)。按照目前的價格,以太坊基金會的主要以太坊錢包大約有 6.5 億美元資產。以太坊基金會有足夠的法幣緩沖資金,可以支付幾年的運營費用。粗略估計,以太坊基金會有 10 年的緩沖期。這一期限隨 ETH 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Vitalik:目前的大致預算策略是每年花費剩余資金的 15%。也就是說以太坊基金會將永遠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資金會越來越少(作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部分)。
Q: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團隊是否等同于「核心開發(fā)人員」?
Vitalik:以太坊基金會之外還有很多核心開發(fā)人員。最顯著的例子是個別以太坊客戶端團隊的成員(如 Nethermind、Besu、Nimbus……)此外,還有很多獨立研究人員和特定主題的貢獻者(例如,一些 Optimism 和 Base 人員為 4844 部署做出了很大貢獻)。
Q:以太坊開發(fā)目前是人手過剩、人手不足,還是正好?如果人手不足,哪些領域最需要人手?
Vitalik:在我看來,整個 P2P 網絡方面不僅人手不足,而且討論也不充分。
Justin Drake:我認為人手是不足的!如果您有興趣幫助以太坊研究,請隨時通過私信聯(lián)系我。
其他關于 Blob、Rollup、DeFi 等技術性問題
Q:如果 Blob 未能達到目標平均值 (3),是否應該降低目標以確保費用價格發(fā)現?
Dankrad Feist:以太坊目前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 Rollup 市場,即數據可用性市場。許多替代解決方案都想搶走以太坊的市場份額,包括Celestia、Eigenlayer、Avail 等。它們無法在安全性上競爭,因此希望在價格上競爭。難道我們真的想人為地提高價格,讓我們最大的資產之一(secure rollups )離開我們的鏈?
以每個區(qū)塊 3 個 Blob 的價格計算,以太坊的協(xié)議收入永遠不可能有所突破。我認為,在未來幾年里,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努力擴大其規(guī)模。然后再考慮從中獲取費用的問題。
無論如何,我都不認為從 blobs 中獲取費用是以太坊的最佳價值獲取機制。數據可用性市場太善變了--雖然以太坊提供了最好的安全性,但要獲得「足夠接近」的性能并不難,所以它永遠不會成為獲取價值的好方法。以太坊 L1 作為生態(tài)中天然的金融交叉口,將擁有最高價值的交易,我認為這為以太坊提供了最佳的價值積累機制。
Justin Drake:Blobs 不會達不到目標,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是, Rollup 項目(如 Base、Scroll、Taiko)最近找到了更好地利用 Blobs 的方法。這些 Rollup 優(yōu)化延長了 blob 價格發(fā)現的時間。
Davide Crapis:不應該。該機制為擁堵定價,因此如果不存在擁堵,價格保持低位也是可以的。然而,當前需求遠低于目標值會影響擁堵情況下的價格發(fā)現。因此,價格發(fā)現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提高該機制的效率,在短期內,提高最低收費(但仍然很低?。┗蚋淖兏滤俣榷紩兴鶐椭?。
Q:為保留排序費用,Rollup 是否有動力不將其排序器去中心化?
Vitalik:實際上,我并不認為 Rollup 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是當務之急。在我看來,費用收取和排序器去中心化是正交的。如果排序器是中心化的,那么 Rollup 通過排序,然后收取費用+MEV(但要花精力弄清楚如何獲得 MEV)。如果排序器是去中心化的,那么 Rollup 就可以從拍賣排序器位置中獲得收益,在平衡狀態(tài)下,收益等于費用+MEV 減去想辦法獲得 MEV 的成本。這兩種情況似乎是對稱的。
我認為主要的不對稱性可能是社會性的。雖然排序器是中心化的,但收取費用+MEV 而不是將其分配給代幣持有者(或與社區(qū)公開商定的任何分配方式)更容易。而去中心化要求在經濟上「做正確的事」。我希望 L2 不會因此而繼續(xù)中心化,也希望社區(qū)(包括像 L2beat 這樣的組織)考慮到這一點,并注意這種情況。
Q:以太坊基金會對 DeFi 有何看法?是否認為 DeFi 是目前以太坊上最有價值的用例?
Dankrad Feist: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 DeFi,但單獨地看,它并不能解決以太坊的所有問題。
金融市場本身并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但 DeFi 確實能讓社會通過不同的功能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例如提供流動性、保險等。這一切都令人驚嘆。例如,DeFi 在以太坊上做的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就是為我們提供了去中心化的穩(wěn)定幣。雖然穩(wěn)定幣的擴展性顯然受到了嚴重限制,人們現在也更愿意使用托管替代品。但我仍然認為它們很酷,尤其是對于那些真正需要去中心化和無審查的替代品的人來說,擁有去中心化穩(wěn)定幣是件好事,但它們無法擴展到十億用戶。
除此之外,我認為 DeFi 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一套「有價值」的資產。事實上,我確實相信,有了蓄勢待發(fā)的 DeFi 系統(tǒng),以太坊才有可能成為未來金融活動的中心,但在此之前,仍有許多事情需要構建。
Q:如果比特幣實現 OP_Cat 并開發(fā)出強大的 L2 生態(tài),那么以太坊還能提供什么獨特的價值?
Vitalik:相較于比特幣,以太坊有更大的 Rollup DA 空間,L2 的安全性也有更多選擇(比特幣每秒只有 4 MB / 600s = 6667 字節(jié),這還是假設所有鏈上數據都被用于 DA 的情況下);相較于 PoW,PoS 已經證明了其去中心化的能力,可為 51% 的恢復提供更多選擇;以太坊擁有高效的社交層,如審查恐慌、客戶端中心化恐慌、質押池市場份額中心化恐慌以及許多其他事情,都已通過全生態(tài)的協(xié)調行動得到解決;社區(qū)、文化、價值觀等。
Q:為什么最小可行發(fā)行(Minimal Viable Issuance)會夭折?鑒于區(qū)塊和 blob 需求低迷,以太坊基金會難道不應該推動 MVI(和 MEV銷毀),讓 ETH 再次 ultrasound 嗎?
Anders Elowsson:我想說,MVI 依然存在,而且做得很好。目前的低手續(xù)費銷毀讓發(fā)行成為焦點,這清楚地表明,在當前的發(fā)行制度下,我們確實產生了高昂的成本,而這些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從而使以太坊變得更好。但是,MVI 本身就很有價值,并不是專門用來 make 以太坊「ultrasound」的工具。
MVI 實現了兩個關鍵點,包括減少發(fā)行量降低了以太坊用戶不得不承擔的成本(硬件、風險和機會成本、流動性損失、稅收等),從而提高了整體福利(另見本博文)。此外,如果每個人都進行質押,一些 LST 可能會變得「too big to fail」,社會層可能會竭力維護預期的共識進程。LST 的激增也會阻礙 ETH 作為去信任貨幣的地位,使以太坊因未來的壟斷壓力風險而失去發(fā)展的吸引力。
基于這些原因,在 2% 通縮和 2% 通脹的情況下,MVI 都是可取的。
Q:ETH 應該是長期凈通縮嗎?在 EIP 4844 之前,用戶支付高額費用,而 ETH 卻是通縮的。EIP 4844 之后,用戶支付的費用很低,而 ETH 卻處于通脹狀態(tài)。我們如何才能同時實現 ETH 通縮和低費用?
Anders Elowsson:這兩個要求都可以通過擴大規(guī)模來實現,而這有利于可持續(xù)的經濟活動。所為擴大規(guī)模就需要數以百萬計的用戶支付低廉的交易費用,并由以太坊確保交易安全。這是增加總費用的可持續(xù)方式。Barnabé 在三年前的回答,從用戶角度對此進行了相當精辟的解釋。
說到 EIP 4844 前后的情況,我想補充一點,這不能簡單歸結為變化本身。L2 在以太坊上開發(fā),并支付高昂的費用在以太坊上「安家落戶」,是因為以太坊有著降低費用的計劃。如果沒有這一計劃,這些 L2 可能永遠不會被開發(fā)出來。同樣,如果沒有開始執(zhí)行計劃,這些 L2 最終也可能會離開,去往其他地方。某一時點的 Gas 價格反映了之前的一切和未來的一切。這表明,從長遠來看,放棄擴容并不一定會使以太坊出現凈通縮,因為交易需求部分是由未來的擴容承諾驅動的。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問題是,永久凈通縮需要的不僅僅是發(fā)行量的減少或銷毀手續(xù)費的增加。在適應質押金額而非質押比例的獎勵曲線下,長期質押均衡最終也會受到流通供應均衡的影響,因為流通供應將變化以平衡供應、需求和協(xié)議收入。要實現永久通縮,就必須通過改變獎勵曲線來改變發(fā)行政策,并在交換時將流通供應量納入正?;坏┝魍ü块_始在共識層進行跟蹤,就可以實現永久通縮。
以上就是以太坊基金會下場應對 FUDETH 還行不行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其他關于 Blob、Rollup、DeFi 等技術性問題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Vitalik推文解讀:以太坊L1與L2經濟模型的博弈
以太坊第一總 書 記Vitalik又為市場未來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其實這條推文還是非常有趣的,里面包含的可探討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對以太坊L1和L2經濟模型和資產定價模型的探討,…
2024-09-17 -
特朗普加密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將成以太坊救星?WLFI將受美國S
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今日正式宣布其家族DeFi項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上線,同時WLFI也將在以太坊上提供加密借貸服務,并發(fā)行不可轉讓的WLFI代幣。…
2024-09-17 -
Tether在以太坊上賺取10億美元,市場可能會上漲
領先的加密貨幣跟蹤服務Whale Alert將X納入索引Tether的最近在以太坊網絡上鑄造了10億美元,更多詳細資訊請看下面正文…
2024-09-16 -
墻倒眾人推 以太坊陷入窮途末路?還有機會嗎?
Layer2的發(fā)展落地,把以太坊生態(tài)的手續(xù)費打下來了,也把以太坊的價格打下來了,這一點似乎令許多人都始料未及,畢竟前些年推Layer2路線時如此興奮和期待,區(qū)塊鏈終于解決了…
2024-09-16 -
以太坊基金會核心人物Danny Ryan宣布離職:純屬個人原因
在以太坊價格低迷之際,以太坊基金會核心人物Danny Ryan昨日宣布離職,進一步加深市場對以太坊前景的憂慮,然而,Danny Ryan強調,他的離職純屬個人原因,并計劃在今年底前…
2024-09-14 -
一文了解以太坊質押收益率是否太高?
以太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Vitalik Buterin 持有一部分 ETH 質押,盡管他仍有一部分 ETH 未質押,更多詳細資訊請看下面正文…
2024-09-14 -
以太坊Layer2公鏈Linea核心團隊接連出走!社群憂心不發(fā)幣?
昨日以太坊Layer2公鏈Linea的生態(tài)總監(jiān)Marco Monaco在推特拋下震撼彈,他表示自己早在六月中便離開這個項目團隊了,無獨有偶,該項目BD團隊的核心人物Emily Lin也是在接近時…
2024-09-12 -
V神:提高L2背書標準!否認拋售以太坊
以太坊共同創(chuàng)辦人Vitalik Buterin在今日宣布,他將從2025年起,提高對L2項目的公開背書標準,與此同時,他否認在昨日又拋售190枚WETH,強調這是他資助的一個項目發(fā)起的,且…
2024-09-12 -
去中心化圣杯:以太坊的長期價值與挑戰(zhàn)
以太坊當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是整個加密行業(yè)的縮影,作為行業(yè)內最有價值的資產,在加息周期的末期被Fud也是一件自視內審的好事,更多詳細資訊請看下面正文…
2024-09-11 -
一文了解瑞士加密貨幣市場與監(jiān)管政策
據Aiying艾盈了解實際上,ZKB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在探索區(qū)塊鏈和加密貨幣領域,2021年,ZKB參與了世界首個數字債券的發(fā)行,并且在2023年還作為瑞士國家銀行的聯(lián)合主承銷商,發(fā)…
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