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耗大幅降低! Intel酷睿Ultra 9 285K & Ultra 5 245K全面測評

10月10日,Intel正式發(fā)布了新一代酷睿Ultra 200S系列臺式機處理器和Z890主板的詳細規(guī)格,而現(xiàn)在終于迎來了完全的性能解禁。代號Arrow Lake-S的酷睿Ultra 200S采用了全新的制造工藝、改進了微架構并更新了接口與主板芯片,算得上是一次大規(guī)模的平臺升級,而NPU的引入,也讓它成為了Intel首款針對臺式機的AI處理器,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
能效大幅升級,使用體驗革命性進化
對Arrow Lakes-S的技術解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文章,這里就簡單介紹一下Intel送測的這兩款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的實物。
首先是酷睿Ultra 9 285K,它擁有24核24線程(8P+16E),P核基礎頻率3.7GHz、最高睿頻5.7 GHz,E核基礎頻率3.2GHz、最高睿頻4.6GHz。二級緩存高達40MB,三級緩存為36MB。處理器內置Xe GPU,擁有4個Xe核心。內置的NPU則擁有13 TOPS的算力。它的基礎TDP為125W,最高睿頻功率則為250W。
可以看到,酷睿Ultra 9 285K和上代旗艦酷睿i9 14900K相比,去掉了P核(Lion Cove)的超線程,P核的最高睿頻也降到了5.7 GHz,功耗得到了有效降低。不過由于微架構的變化,酷睿Ultra 9 285K的P核在功耗更低的情況下反而能夠提供約9%的IPC提升。E核方面,酷睿Ultra 9 285K可以說更是大升級了,新的Skymont E核不但微架構升級,最高睿頻也提升到了4.6GHz,因此相對上代Gracemount E核帶來了高達32%的IPC提升。大幅強化E核從而提供超強的多線程性能,這就是Intel可以在酷睿Ultra 200S上拋棄超線程的重要原因和堅實基礎。
其次來看看酷睿Ultra 5 245K,它具備14核14線程(6P+8E),P核基礎頻率4.2 GHz,最高睿頻5.2GHz;E核基礎頻率3.6 GHz,最高睿頻4.6 GHz。二級緩存為26MB,三級緩存為24MB。內置GPU規(guī)格方面,酷睿Ultra 5 245K和酷睿Ultra 9 285K的差別僅僅是GPU最高加速頻率低了100MHz,為1.9GHz。它的最高睿頻功率是159W,基礎功率也是125W。和上代酷睿i5 14600K相比,酷睿Ultra 5 245K的P核最高睿頻降低了100 MHz,但E核最高睿頻增加了600 MHz,同時P核和E核因為微架構進行了升級,所以在去掉超線程的情況下也能提供更強的多線程性能。NPU方面,酷睿Ultra 5 245K和酷睿Ultra 9 285K保持了一致。
外圍連接部分,兩款酷睿Ultra 200S都內置了24個PCIe通道,包含20個PCIe 5.0通道和4個4.0通道;最高支持192GB內存容量(單條插槽支持48GB),默認支持內存頻率也提升到了DDR5 6400的標準。
核顯部分,首批上市的三款酷睿Ultra 200S的K系列都搭載了Xe-LPG架構的GPU,擁有4個顯示核心,差異只在最高加速頻率方面。相對上代搭載的UHD 770來講,游戲性能必然會有巨幅提升,同時也提供了強大的編解碼功能,對于視頻剪輯用戶來說算得上是新一代高效工具。
TDP功率方面,雖說單從基礎TDP和最高睿頻功率上來看,酷睿Ultra 9 285K和酷睿i9 14900K幾乎沒什么變化,但實際使用中,酷睿Ultra 9 285K在某些測試中甚至只需要一半的功率就能跑出酷睿i9 14900K的性能,同時滿載溫度也要低很多??犷ltra 5 245K基礎TDP和上代一樣,但最高睿頻功率從上代的181W降到了159W,能效也提升得非常顯著??偟膩碚f這次酷睿Ultra 200S系列從能效方面來講可以稱得上是革命性的進步,這方面也可以看我們后面詳細的測試。
此外,本次首發(fā)測試我們使用了來自華碩的ROG MAXUMUS Z890 HERO主板和ROG 龍神3代 360 ARGB EXTREME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可以更好地發(fā)揮出第二代酷睿Ultra處理器的性能潛力。
ROG MAXIMUS Z890 HERO主板賞析
ROG MAXIMUS Z890 HERO整體依然采用了極具家族特色的酷炫黑色外觀設計,而VRM裝甲上的MAXIMUS與M.2裝甲上的HERO字樣變得更加搶眼。
主板配備了強大的22 VCORE(110A)+1VCCGT(90A)+2VCCSA(90A)+2VNNAON(80A)供電模組,并搭載了10K金屬電容和合金電感,能夠充分滿足酷睿Ultra 200S系列旗艦處理器在極限狀態(tài)下的供電需求。考慮到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采用模塊化設計,這樣的供電模組也能提供更穩(wěn)定和靈活的支持。
當然,為了確保VRM供電電路的穩(wěn)定,主板還搭載了非常厚實的VRM散熱裝甲,在散熱裝甲上就是ROG MAXIMUS系列經(jīng)典的Polymo動態(tài)燈效2.0區(qū),散熱效能與顏值直接拉滿。
和豪華VRM配套的則是雙8Pin ProCool Ⅱ處理器供電接口,不但擁有金屬裝甲,還采用了實心針腳,耐用度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此外,2盎司銅8層PCB的采用,也保證了主板旗艦級的電氣性能。
AI方面,ROG MAXIMUS Z890 HERO的BIOS中提供了強大的AI智能優(yōu)化。AI智能超頻功能則可以根據(jù)處理器體質和散熱性能一鍵超頻,不用考慮繁雜的設置;AI 智能散熱2.0則可以智能優(yōu)化散熱系統(tǒng),在散熱效能與噪聲控制之間尋求最佳平衡。更有NPU BOOST加速引擎,一鍵超頻NPU,可高效加速AI 工作流程。
內存部分,這一代的ROG MAXIMUS系列可以說是大升級,配備了全新的NitroPath內存技術,內存插槽從物理結構上進行了革新,金手指縮短70%,大幅提升了電氣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增強57%的保持力,頻率支持能力至高提升400MT/s,因此內存頻率可達更高。對于追求高頻內存的發(fā)燒玩家來講,這絕對是一個史詩級的升級。
除了提供強大的電氣性能支持之外,ROG MAXIMUS Z890 HERO還在BIOS中也提供了豐富的內存調試與超頻功能,例如可以提更好兼容性與穩(wěn)定性的DIMM FIT、一鍵超內存的AEMP 3.0、基于溫度與負載對內存進行智能超頻的DIMM Flex。不管是發(fā)燒級玩家還是不太了解DIY知識的普通玩家,都可以輕松享受內存超頻帶來的性能提升。
主板提供了兩個全長PCIe插槽,第一條Safeslot支持PCIe 5.0×16,第二條支持PCIe 4.0×4,此外也提供了一個PCIe 4.0×1的插槽,方便玩家擴展各種功能卡。支持顯卡易拆裝,直接從顯卡擋板一側拔下,即可輕松取下顯卡,非常方便。此外,全長PCIe插槽也加裝了金屬裝甲,耐用度和抗干擾能力更強。
對M.2 SSD的支持方面,ROG MAXIMUS Z890 HERO的規(guī)格也堪稱豪華。它提供了多達6個M.2插槽,其中3個為處理器直出的PCIe 5.0×4規(guī)格,其他為PCIe 4.0×4規(guī)格。第一條M.2插槽最高支持22110規(guī)格,其他最高支持2280規(guī)格,支持M.2 便捷卡扣2.0設計和M.2滑軌卡扣。為了確保高性能M.2 SSD滿速讀寫不過熱、不掉速,主板還為每個M.2插槽都覆蓋了散熱裝甲,主M.2插槽還有快拆裝甲,也采用了免工具易拆技術,裝拆都非常方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傳統(tǒng)主板使用+3V輸出為3個PCIe 5.0 SSD同時供電會出現(xiàn)供電不足的問題,而為了更好地保障PCIe 5.0 SSD的穩(wěn)定性,ROG MAXIMUS Z890 HERO還專門配備了ROG M.2 PowerBoost技術,利用+12V輸出來對PCIe 5.0 SSD實現(xiàn)最高60W的輔助供電,完全不存在同時使用多個PCIe 5.0 SSD供電不足的隱患,對于追求PCIe 5.0 SSD擴展“大滿貫”的發(fā)燒玩家來說非常實用。
接口部分,ROG MAXIMUS Z890 HERO最搶眼的就是提供了雙雷電4接口,支持雷電共享,同時還配備了2.5千兆+5千兆雙有線網(wǎng)卡的組合,同時也具備Wi-Fi 7和藍牙5.4,加上AI智能網(wǎng)絡2.0,對于追求高速網(wǎng)絡和數(shù)據(jù)傳輸?shù)耐婕襾碇v,算是非常豪華的配置了。此外,Wi-Fi 7無線網(wǎng)卡還搭配了易拆式天線。
DIY 設計部分,主板提供了BIOS便捷儀表盤,玩家可以在主板布局圖上“哪里不懂點哪里”,不但可以看到對應區(qū)域和模塊的說明,也能監(jiān)測它的工作狀態(tài),對于DIY玩家來講非常方便。
ROG 龍神3代 360 ARGB EXTREME一體式水冷散熱器
經(jīng)典的龍神3可以說是眾多發(fā)燒友心目中的頂配一體水,而隨著使用LGA1851新接口的Z890主板登場,新一代的ROG 龍神3代 360 ARGB EXTREME(以下簡稱龍神3 EXTREME)終于正式降臨。
首先,大家最關心的性能部分,龍神3 EXTREME這次是直接升級到了全新的Asetek 8.5代水泵方案,而冷頭也針對新一代Intel處理器的熱點區(qū)域進行了專門的優(yōu)化,讓銅質底座與處理器之間的接觸更加精確和安全。此外,冷頭的扣具也針對酷睿Ultra處理器進行了高度調整和優(yōu)化,新版扣具壓力更加均勻,可靠性和散熱性都得到了提升。此外,新扣具還采用免工具調整偏移量的設計,讓用戶可以更靈活地調整冷頭位置,更好地接觸處理器熱點。
龍神3 EXTREME冷頭內部還內置了風扇,在工作時可以對主板VRM區(qū)域進行散熱,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開啟冷頭內置風扇的情況下,VRM區(qū)域溫度最多可降低36℃之多,有效提升了主板穩(wěn)定性和耐用度。
其次,龍神3 EXTREME對冷排風扇進行了升級,采用了3個全新設計的30mm加厚磁吸風扇,型號為ROG MF-12S ARGB EXTREME。新風扇配備強化的30mm框架與菊花鏈式磁吸供電,安裝十分方便。風扇扇葉從上代的7片提升到9片,大大提升了風壓和風量,風扇還使用了FDB流動力軸承與三相六極電機,耐用度和工作噪聲表現(xiàn)都更好,它還支持低負載停轉,提供極致的靜音效果。
再次,龍神3 EXTREME在安裝的便利性方面進行了升級,全新預安裝扣具,簡化了安裝流程,同時也升級了金屬背板,耐用度和結構強度大幅提升,這也是非常務實的改進。
最后是外觀方面,龍神3 EXTREME升級了高分辨率60Hz冷頭LCD屏,將冷頭上的3.5英寸LCD升級到了640×480分辨率,內置64MB存儲空間并配備了全新的軟件控制功能,可以顯示更多的自定義內容,也支持獨有的AIDA64 ROG主題來進行監(jiān)控。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實戰(zhàn)測試環(huán)節(jié)。
實戰(zhàn)測試:綜合生產(chǎn)力性能提升,能效溫度表現(xiàn)驚人
測試平臺
- 處理器:酷睿Ultra 9 285K
- 酷睿Ultra 5 245K
- 酷睿i9 14900K
- 酷睿i5 14600K
- 散熱器:ROG 龍神3代 360 ARGB EXTREME
- 內存:芝奇Trident Z5 CK DDR5 8200 24GB×2
- 主板:華碩ROG MAXIMUS Z890 HERO
- 顯卡:RTX 4090 FE
- 硬盤:希捷酷玩540 2TB
- 電源:華碩ROG雷神1200W
- 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11專業(yè)版 24H2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了上代的酷睿i9 14900K和酷睿i5 14600K來進行對比,所有處理器都解鎖功率限制以保證發(fā)揮出全部性能。此外,針對酷睿Ultra 200S和Z890主板也安裝了最新的驅動程序,并在支持的游戲中使用Intel APO,在超頻測試部分使用Intel XTU進行調節(jié)。
基準與生產(chǎn)力測試
酷睿Ultra 200S系列Lion Cove性能核與Skymont能效核都在架構上相對上代進行了升級,IPC大幅提升,特別是Skymont能效核,IPC堪稱巨幅增長,因此在取消超線程的情況下也能提供超過上代的多線程性能,這在不少吃多線程性能的渲染類生產(chǎn)力應用中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
從測試結果來看,在Cinebench R23和2024中,酷睿Ultra 9 285K無論是單核還是多核性能都明顯領先酷睿i9 14900K,其中單核領先2%~5%,多線程領先了12%~13%。V-Ray和Blender渲染也是如此,酷睿Ultra 9 285K領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在10%~19%??犷ltra 5 245K相對酷睿i5 14600K的提升情況則是單核優(yōu)勢更大,多線程提升幅度則在3%~9%。在負載較輕更吃單核性能的辦公類性能測試中,兩款酷睿Ultra 200S也依靠更高的IPC獲得了超過上代的綜合性能表現(xiàn),其中酷睿Ultra 5 245K相對酷睿i5 14600K的優(yōu)勢甚至達到了13%。綜合全部的生產(chǎn)力性能測試結果來看,酷睿Ultra 9 285K領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在7%左右,酷睿Ultra 5 245K相對酷睿i5 14600K的提升也在7%左右,可以說是達到了預期目標。
AI性能測試
酷睿Ultra 200S是Intel首款內置NPU的臺式機處理器,NPU算力達到13 TOPS,同時酷睿Ultra 9 285K和酷睿Ultra 5 245K還內置了性能遠超上代UHD700的Xe核顯,因此可以實現(xiàn)CPU+NPU+iGPU的高適應性AI應用加速。此外,它們還支持OpenVINO API,AI加速效率進一步提升。從實測來看,UL Procyon AI測試套件的純CPU模型推理的算力方面,酷睿Ultra 9 285K領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為13%,酷睿Ultra 5 245K相對酷睿i5 14600K的優(yōu)勢為17%;而單純使用NPU加速和兩款第14代酷睿對比的話,優(yōu)勢就變成了237%和290%,可見處理器擁有NPU對于未來的AI應用有多么重要,執(zhí)行效率都是數(shù)倍的提升。純iGPU算力對比的話,兩款酷睿Ultra 200S相對上代的優(yōu)勢也是翻倍的。這里可以看到酷睿Ultra 5 245K的NPU與iGPU得分甚至比酷睿Ultra 9 285K還略高一點,實際上它們的NPU和iGPU架構和單元規(guī)格都是一樣的,差異只是正常的誤差。Geekbench AI測試套件的結果也大致如此,兩款酷睿Ultra 200S也是全面領先上代產(chǎn)品的,純NPU加速也比上代純CPU加速最高強了17%之多??偠灾磥鞟I應用會越來越普及,如果使用不帶NPU的處理器,那么在應對這些AI應用時的處理效率會數(shù)倍落后于擁有NPU的處理器,如此一來,酷睿Ultra 200S的優(yōu)勢就很明顯了,對于追求打造AI PC臺式機的玩家來講可以說是必備之物。
游戲性能測試
▲兩款酷睿Ultra 200S的游戲功率都非常低,在《黑神話:悟空》測試中還不到60W,溫度也不到50℃
要說酷睿Ultra 200S在游戲方面最大的升級就是能效了,可以看到,在提供與上代同水平游戲體驗的同時,兩款酷睿Ultra 200S的功率和溫度都是明顯降低的。特別是作為旗艦的酷睿Ultra 9 285K,可以看到在所有的游戲里,它的功率都遠低于酷睿i9 14900K,《賽博朋克2077》中甚至低了92 W,綜合所有的游戲來看,它的平均游戲功率比酷睿i9 14900K低了42%之多!而它的平均游戲溫度也比酷睿i9 14900K低了23%,最高也不過在60℃左右,多數(shù)游戲都是45℃到55℃水平,非常涼快。酷睿Ultra 5 245K的平均游戲功率也比酷睿i5 14600K降低了23%之多,能效比提升巨大。綜合來看,兩款酷睿Ultra 200S在提供同級別游戲性能的同時,功耗大幅降低,游戲溫度也有明顯降低,無疑降低了對供電和散熱的需求,也就意味著散熱器的噪聲更低,使用體驗自然也就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這也是新的制程工藝帶來的顯著優(yōu)勢。對于希望打造迷你游戲主機的玩家來講,低功耗低溫度的酷睿Ultra 200S可以說是當下極佳的選擇。
iGPU性能體驗
▲酷睿Ultra 9 285K內置的Xe GPU在3DMark TimeSpy中的GPU得分達到了2343
▲在1080P中畫質下運行《原神》也能實現(xiàn)50fps~60fps的幀率
▲在1080P最高畫質下運行《英雄聯(lián)盟》,混戰(zhàn)場景下也可以達到250fps以上的幀率
▲在1080P低畫質+Xess平衡設置下運行《賽博朋克2077》可以實現(xiàn)平均45fps的幀率
▲在1080P低畫質+超采樣精度32下運行《黑神話:悟空》可以實現(xiàn)平均40fps的幀率
本次送測的兩款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都內置了同樣的Xe核顯,僅是最高加速頻率相差100MHz。所以我們用酷睿Ultra 9 285K來代表性地體驗了一下Xe核顯的游戲性能。在3DMark TimeSpy測試中,Xe核顯的GPU得分達到了2343,其實已經(jīng)超過了入門獨顯的水平。從游戲實測來看,擁有4個顯示核心的Xe GPU可以在《英雄聯(lián)盟》的1080P最高畫質下獲得超過250fps的團戰(zhàn)幀率,《原神》1080P中畫質也可以達到50fps~60fps的幀率。甚至在《賽博朋克2077》和《黑神話:悟空》中,1080P適當設置下也可以做到40fps以上的游戲幀率,對于普通用戶來講,順暢地玩起來是沒有問題的,相對UHD770來講游戲實用性堪稱飛躍。當然,如果酷睿Ultra 200S家族未來的千元級成員也能內置這個規(guī)格的Xe GPU,那確實非常值得期待。
考機功率/溫度/超頻體驗
▲使用Cinebench R23考機,酷睿Ultra 9 285K滿載功率大約在240 W左右,溫度最高70℃
▲使用Cinebench R23考機,酷睿Ultra 5 245K滿載功率大約在138 W左右,溫度最高60℃
使用Cinebench R23考機,酷睿Ultra 9 285K的滿載功率大約在240 W左右,最高溫度70℃,相比酷睿i9 14900K滿載360 W來講功率可以說是大幅降低,溫度方面更是驚人的低,相對上代的能效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酷睿Ultra 5 245K滿載功率大約在138 W左右,比標注的最高睿頻功率都低不少,遠低于酷睿i5 14600K滿載的190 W,可以說功率控制非常優(yōu)秀,溫度最高60℃,同樣令人驚喜。由此可見,酷睿Ultra 200S在功率和溫度遠低于上代的情況下,還能提供高于上代的多線程性能,這對于更注重能效的生產(chǎn)力用戶來講確實極具吸引力。
▲酷睿Ultra 9 285K經(jīng)過簡單的超頻,P核全核睿頻提升到5.6 GHz,E核全核睿頻提升到5.1 GHz,Cinebench R23多線程得分突破46000分
▲酷睿Ultra 5 245K經(jīng)過簡單調試,P核超頻到全核睿頻5.1GHz,E核超頻到全核睿頻4.9GHz,Cinebench R23多線程得分超過26000分
通過新版的Intel XTU工具可以對酷睿Ultra 200S的K系列處理器進行便捷的超頻。經(jīng)過簡單的嘗試,我們手中的酷睿Ultra 9 285K實現(xiàn)了P核全核5.6GHz、E核全核5.1GHz的頻率,酷睿Ultra 5 245K實現(xiàn)了P核全核5.1GHz、E核全核4.9GHz的頻率,Cinebench R23多線程得分分別達到46002和26060分,相對未超頻有一定的提升。此外,即便是在普通的水冷散熱條件下,它們超頻后的滿載溫度也沒有撞墻,溫度控制能力確實很強。
總結:能效溫控大幅升級的新一代臺式機AI處理器
最后來簡單總結一下??犷ltra 200S相對上代的升級重點就是能效比,從測試可以看到,酷睿Ultra 9 285K在解鎖功率限制的情況下,滿載功率要比酷睿i9 14900K低33%左右,不少游戲里的功率更是低了大約一半,溫度也低很多,而綜合生產(chǎn)力性能反而提升了大約7%,能效比的升級效果可以說是非常顯著了。酷睿Ultra 5 245K相對酷睿i5 14600K的綜合生產(chǎn)力性能也差不多提升了7%,滿載功率方面低了大約28%,游戲功率低了大約23%,能效提升也很明顯。如此來看,酷睿Ultra 200S可以說是升級了生產(chǎn)力性能、保持了游戲性能、大幅降低了功耗和溫度而提升了能效,從而對用戶的使用體驗進行了顯著的升級。
此外,酷睿Ultra 200S首次在Intel臺式機處理器產(chǎn)品線中加入了NPU,可以支持Windows ML、OpenVINO等主流API,在AI應用中提供高效的AI加速功能。從AI基準測試來看,酷睿Ultra 200S不但可以通過NPU提供AI加速功能,也可以與處理器內置的Xe GPU聯(lián)合進行AI加速,從而提供更高的AI性能。考慮到未來AI應用會很快普及,擁有NPU的酷睿Ultra 200S處理器無疑能提供更好的適應性,為臺式機用戶進入AI PC時代提供強大的硬件基礎。
平臺方面,酷睿Ultra 200S和Z890主板的全新平臺帶來了更強的擴展性,增加了PCIe 5.0 SSD的支持數(shù)量,并支持更高頻率的CUDIMM DDR5內存和Thunderbolt 5.0,主板廠商也在新的主板產(chǎn)品上采用了更多先進的設計與技術,對于追求前沿科技的發(fā)燒級玩家來講也是更好的嘗鮮選擇。
綜合來看,酷睿Ultra 200S可以說是Intel在臺式機處理器上嘗試Chiplet設計方案的先鋒產(chǎn)品,新工藝和新架構的采用賦予了它巨幅領先上代的能效比,使用體驗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而NPU的加入、iGPU的架構升級也讓它擁有了高效率、高適應性的AI加速解決方案,可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日常AI應用,這一點對于沒有內置NPU的處理器來講是個硬性優(yōu)勢??偠灾?,如果說現(xiàn)在要打造一套能效比極高、使用體驗更好的高性能AI PC臺式機,那么酷睿Ultra 200S系列顯然是值得首先考慮的選擇。而在主板的搭配方面,擁有豪華用料、強大AI超頻功能以及豐富擴展性的ROG MAXIMUS Z890 HERO無疑是打造個性化旗艦主機的優(yōu)選方案。
相關文章
功耗暴降40%!游戲黨有福了! 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首發(fā)評測
我們拿到了酷睿 Ultra 9 285K 這顆旗艦處理器新品,它從平臺到架構都煥然一新,那么它的表現(xiàn)能否讓人眼前一亮呢?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10-25Core i7-9700K現(xiàn)在實力如何? 酷睿i7-9700K處理器游戲測試出爐
九代酷睿中的中高端型號Core i7-9700K發(fā)布很久了,這款處理器現(xiàn)在可能仍然在很多朋友的備用機甚至主力機上服役,這款cpu現(xiàn)在戰(zhàn)力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測評2024-10-24不足900元入門級裝機性價比之選——Intel酷睿i5-12490F處理器評測
最近想要組裝一臺入門級別的主機,在從預算配置到后期升級空間上考量后,最后選了酷睿i5-12490F,雖是十二代酷睿處理器,但架不住其性價比是真的高,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10-22銳龍7 14700KF和酷睿i7-7800X3D處理器到底誰更值得入手?
中端定位的處理器中銳龍7 7800X3D和酷睿i7-14700KF對比哪款更值得入手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想修的對比測評2024-10-2216個全大核還是24個大小核? 銳龍9 9950X和酷睿i9-14900K對比測評
銳龍9 9950X VS 酷睿i9-14900KS,這兩款處理器一個擁有16個全大核,一個配備8個大核、16個小核,該怎么選擇呢?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10-14酷睿ultra5 245k和245kf有何不同 酷睿ultra5 245k和245kf的區(qū)別
酷睿ultra5245k與245kf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集成顯卡的有無,酷睿ultra5245k搭載Intel銳炫核顯,可滿足基本圖形處理需求;而245kf無集成顯卡,需配合獨立顯卡使用,兩者在核心配置、2024-10-12r7 5700x相當于酷睿i幾 r7 5700x處理器性能詳解
AMD Ryzen 7 5700X是AMD Ryzen 5000系列中的中高端型號,性能上與英特爾的i7-10700K和i7-11700相當,在游戲和多核應用中,Ryzen 7 5700X展現(xiàn)出了不亞于同級英特爾表現(xiàn),擁有8核2024-10-09銳龍9700x和酷睿i9-14900哪個好 銳龍9700x和酷睿i9-14900性能對比
銳龍9700x與酷睿i9-14900在核心數(shù)、頻率、功耗等方面有顯著差異,銳龍9700x擁有8核16線程,最高頻率5.5GHz,而酷睿i9-14900則有24核32線程,最高頻率5.8GHz,表現(xiàn)更優(yōu),酷睿i9-142024-09-28誰才是最佳網(wǎng)游處理器? 銳龍5 9600X與酷睿i5-14600K游戲性能測試出爐
近年來,游戲硬件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其中AMD的銳龍5 9600X和英特爾的酷睿i5-14600K成為了玩家裝機時的熱門選擇,這兩款處理器游戲性能差距幾何?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09-20- AMD的Ryzen 7 7700處理器,專為追求極致桌面體驗的用戶設計,搭載了先進的8核心16線程架構,展現(xiàn)了強大的多任務處理與高性能計算能力,在性能表現(xiàn)上,該處理器能夠媲美甚至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