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耗暴降40%!游戲黨有福了! 酷睿Ultra 9 285K處理器首發(fā)評測

酷睿Ultra家族擴充 AI PC步入桌面平臺
去年10月,我們在測試酷睿第14代桌面處理器(Raptor Lake-S)的時候曾介紹到,這將是數(shù)字命名體系下的最后一代酷睿,2024年的新一代桌面酷睿將啟用新的處理器命名規(guī)則。今年10月10日,英特爾如約發(fā)布代號為Arrow Lake的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系列處理器家族,將全新的AI PC功能擴展至臺式機平臺,帶來首款為發(fā)燒友打造的桌面級AI PC。這也意味著以代數(shù)數(shù)字作為命名體系的酷睿i桌面處理器完成了改革,酷睿Ultra時代正式到來。
正如首次采用分離式模塊架構(gòu)的Meteor Lake之于x86移動處理器的革命性變化一樣,Arrow Lake可以看做是英特爾桌面處理器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犷ltra 200S系列臺式機處理器也采用了分離式模塊(Tile)的設(shè)計,計算、GPU、SoC、I/O等模塊之間采用Foveros 3D封裝,同時在制造上面引入外部代工,使用了臺積電的TSMC N3B制程,致力于帶來更好的能效表現(xiàn)。另外,酷睿Ultra 200S在核心架構(gòu)、超頻體驗、擴展性能等方面也都有著重要的變化,過去三代處理器使用的LGA1700接口也更換為LGA1851,新的800系芯片組也同時公布。本期我們將帶來酷睿200S中的旗艦型號——Ultra 9 285K處理器的首發(fā)評測。
從詳細的規(guī)格表上來看,Ultra 9 285K與上代的i9-14900K對比,變化相當(dāng)之大。首先是TSMC N3B制程取代了intel 7,其次是全新設(shè)計的性能核Lion Cove和能效核Skymont的基準頻率提高了不少,但性能核的最高睿頻頻率有所降低,TVB加速下也只有5.7GHz,看起來保守了許多。不過能效核心的最高睿頻提高到了4.6GHz,且給了更大的L2緩存容量,和Lunar Lake的設(shè)計有點相似,就是把能效核的性能拉到以往性能核的水準。
不過P核超線程取消之后,Ultra 9 285K的總線程數(shù)量相比i9-14900K少了8個,多線程方面可能會不占優(yōu)勢。內(nèi)存支持方面從酷睿第12代開始的DDR4/DDR5雙兼容支持發(fā)生變化,不再支持DDR4,僅支持DDR 5,標準頻率為DDR5 6400 MT/s。功耗方面,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基礎(chǔ)功耗還是125瓦,Ultra 9 285K最高睿頻功率比14900K的253瓦略降一點為250瓦,但官方標稱溫度墻來提高到了105°C,也就是更耐熱了。
本次測試平臺的主要配置為技嘉Z890 AORUS Master主板,搭配顯卡為AORUS GeForce RTX 4080 SUPER MASTER 16G;存儲配置為Kingston FURY叛逆者DDR5 8000 MT/s內(nèi)存和Crucial T705 Pro PCIe 5.0固態(tài)硬盤。操作系統(tǒng)采用Windows 11 Pro x64 24H2(版本26100.2033),所有硬件驅(qū)動均使用官方最新驅(qū)動程序(部分驅(qū)動為未正式發(fā)布Beta版本)。
首批800系主板 技嘉Z890超級雕
首先,此次伴隨著酷睿Ultra 200S的更新,使用了12~14代酷睿的LGA1700接口退出舞臺,更新為LGA1851插槽,對于用戶來說,想要使用新平臺必須要換主板了,好的一點是,由于散熱器孔位尺寸和CPU高度幾乎沒有變化,以往的散熱器依然能夠使用。
本次測試使用的主板為首批Z890旗艦主板——來自技嘉的Z890 AORUS MASTER(以下簡稱Z890超級雕),采用標準ATX板型,作為超級雕的高端型號,無論是設(shè)計做工,還是供電及擴展性配置方面都可圈可點,十分出眾。
技嘉Z890超級雕是專為新一代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打造的強大平臺,基于Intel 800系芯片組,采用LGA1851 CPU插槽。憑借超耐久的好用料、AI SNATCH超頻法寶和易用的快易拆設(shè)計,致力于成為發(fā)燒友們的“超好用”Z890主板,充分釋放新處理器的性能。
Z890超級雕采用18+1+2相的數(shù)字供電設(shè)計,18相CPU供電,每相晶體管可提供110A的電流,旗艦CPU所需要的高功率穩(wěn)定供電也沒問題,輕松掌控24核心的Ultra 9 285K。另外還有1相專為集成顯卡供電,2相專為PCI-E和內(nèi)存控制器提供穩(wěn)定供電。
散熱方面,Z890超級雕采用了新一代的全覆蓋式散熱設(shè)計,通過改進的L形VRM散熱設(shè)計,減少了CPU附近的熱點,達到了VRM散熱平衡。VRM鰭片散熱裝甲結(jié)合不規(guī)則鰭片、堆棧式鰭片和納米碳涂層,總散熱表面積增加10倍,實現(xiàn)更高的散熱效率,確保系統(tǒng)在承受高負載時的穩(wěn)定性。特別的是,還設(shè)計了針對內(nèi)存的創(chuàng)新主動散熱解決方案(非主板標配配置),安裝簡便,最高降溫可達10°C。
Z890超級雕提供5組M.2 SSD插槽,其中兩組支持PCI-E 5.0x4通道,第一個插槽的散熱裝甲堪稱XL超大號,不規(guī)則的鰭片散熱面積更大,幫助怕熱的PCIe 5.0 SSD保持穩(wěn)定工作。其中一個插槽還配備了一體式抗干擾金屬遮罩,提高抗干擾能力。下面組M.2插槽也由厚實的免螺絲快拆式鋁制散熱裝甲覆蓋,保證SSD的高能輸出。
擴展插槽方面,Z890超級雕配備三條PCI-E,規(guī)格分別為PCIe5.0*16、PCIe4.0*1和PCIe4.0*4,其中支持PCIE 5.0x16的超耐久顯卡插槽,采用無縫一體式設(shè)計,承重能力高達58KG,即使是AORUS MASTER RTX 4080 SUPER這種三槽厚卡也沒問題,鋅合金能提供更好的高頻信號屏蔽,也能保護顯卡PCB免受劃傷。
相關(guān)文章
Core i7-9700K現(xiàn)在實力如何? 酷睿i7-9700K處理器游戲測試出爐
九代酷睿中的中高端型號Core i7-9700K發(fā)布很久了,這款處理器現(xiàn)在可能仍然在很多朋友的備用機甚至主力機上服役,這款cpu現(xiàn)在戰(zhàn)力如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測評2024-10-24不足900元入門級裝機性價比之選——Intel酷睿i5-12490F處理器評測
最近想要組裝一臺入門級別的主機,在從預(yù)算配置到后期升級空間上考量后,最后選了酷睿i5-12490F,雖是十二代酷睿處理器,但架不住其性價比是真的高,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10-22銳龍7 14700KF和酷睿i7-7800X3D處理器到底誰更值得入手?
中端定位的處理器中銳龍7 7800X3D和酷睿i7-14700KF對比哪款更值得入手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想修的對比測評2024-10-2216個全大核還是24個大小核? 銳龍9 9950X和酷睿i9-14900K對比測評
銳龍9 9950X VS 酷睿i9-14900KS,這兩款處理器一個擁有16個全大核,一個配備8個大核、16個小核,該怎么選擇呢?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10-14酷睿ultra5 245k和245kf有何不同 酷睿ultra5 245k和245kf的區(qū)別
酷睿ultra5245k與245kf的主要區(qū)別在于集成顯卡的有無,酷睿ultra5245k搭載Intel銳炫核顯,可滿足基本圖形處理需求;而245kf無集成顯卡,需配合獨立顯卡使用,兩者在核心配置、2024-10-12r7 5700x相當(dāng)于酷睿i幾 r7 5700x處理器性能詳解
AMD Ryzen 7 5700X是AMD Ryzen 5000系列中的中高端型號,性能上與英特爾的i7-10700K和i7-11700相當(dāng),在游戲和多核應(yīng)用中,Ryzen 7 5700X展現(xiàn)出了不亞于同級英特爾表現(xiàn),擁有8核2024-10-09銳龍9700x和酷睿i9-14900哪個好 銳龍9700x和酷睿i9-14900性能對比
銳龍9700x與酷睿i9-14900在核心數(shù)、頻率、功耗等方面有顯著差異,銳龍9700x擁有8核16線程,最高頻率5.5GHz,而酷睿i9-14900則有24核32線程,最高頻率5.8GHz,表現(xiàn)更優(yōu),酷睿i9-142024-09-28誰才是最佳網(wǎng)游處理器? 銳龍5 9600X與酷睿i5-14600K游戲性能測試出爐
近年來,游戲硬件的競爭愈發(fā)激烈,其中AMD的銳龍5 9600X和英特爾的酷睿i5-14600K成為了玩家裝機時的熱門選擇,這兩款處理器游戲性能差距幾何?詳細請看下文測評2024-09-20r7 7700相當(dāng)于酷睿i幾 r7 7700處理器詳細介紹
AMD的Ryzen 7 7700處理器,專為追求極致桌面體驗的用戶設(shè)計,搭載了先進的8核心16線程架構(gòu),展現(xiàn)了強大的多任務(wù)處理與高性能計算能力,在性能表現(xiàn)上,該處理器能夠媲美甚至2024-09-04英特爾酷睿i7 14700K對比Ryzen7 9700X哪個性能更好?
Ryzen 7 9700X 是一款非常有吸引力的 CPU ,它在某些重要方面與英特爾酷睿 i7-14700K 相比毫不遜色,這兩款芯片組在整體功率方面相似,如果你想知道哪款高端處理器更適合你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