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中国熟女仑乱hd,亚洲精品乱拍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全集资源,又粗又黄又硬又爽的免费视频

聯(lián)想小新Air14銳龍版怎么樣?聯(lián)想小新Air14 2020銳龍版詳細圖文評測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10:08:00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今年初,聯(lián)想發(fā)布了小新Air 14 2020輕薄筆記本,作為小新Air 14 2019的升級版本,2020款主要在處理器、內(nèi)存、接口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可以說是一次著重提升硬件性能以及打磨細節(jié)的升級,一起看看吧

大家都知道,今年初,聯(lián)想發(fā)布了小新Air 14 2020輕薄筆記本,作為小新Air 14 2019的升級版本,2020款主要在處理器、內(nèi)存、接口等方面進行了升級,可以說是一次著重提升硬件性能以及打磨細節(jié)的升級,整機的綜合體驗也在優(yōu)化后再次提升,感興趣的朋友不要錯過了。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

另一方面,憑借7nm工藝以及Zen 2架構的成功,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迎來了改頭換面的大好局勢,這讓曾經(jīng)嘗到過AMD甜頭的聯(lián)想小新Air 14銳龍版也迎來了更新?lián)Q代的動力,下面我們就來仔細聊聊本文的主角——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

01 AMD移動CPU翻身 聯(lián)想小新高能調(diào)校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的主要升級之處就是將CPU更新為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評測機搭載的具體型號為AMD銳龍5 4600U(最高可選銳龍7 4800U),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相比上代的提升非常明顯,其采用7nm工藝、Zen 2架構,IPC(每時鐘周期指令數(shù))提升達15%之多,延續(xù)了AMD銳龍3000系列桌面處理器的強勁勢頭。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

需要注意,AMD銳龍移動處理器是從2000系列開始命名的,而銳龍桌面處理器則是從1000系列開始命名的,二者之間在命名上相差一代。按照AMD對主流消費級處理器的更新節(jié)奏,往往是按照“桌面處理器——移動處理器——桌面APU”的順序進行升級的。也就是說,AMD會首先在桌面處理器上更新最新的制程工藝和架構,之后再應用到移動處理器和桌面APU上,所以基本可以把3000系列桌面處理器、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4000系列桌面APU(尚未發(fā)布)視為同代產(chǎn)品。

在移動平臺上,盡管AMD在2017年就推出了采用Zen+Vega雙重新架構的全新銳龍移動處理器,但是單核方面的劣勢仍然存在,即使是采用12nm工藝、Zen+架構的銳龍3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也沒能扭轉這種局面。但是,這次的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真的大不一樣了,其延續(xù)了銳龍3000系列桌面處理器的7nm工藝及Zen 2架構,多核擁有先天優(yōu)勢,而IPC的提升則讓處理器的單核性能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銳龍5 4600U檢測信息

具體來看處理器的規(guī)格,AMD銳龍5 4600U為6核心12線程,作為對比,上代的銳龍5 3500U、銳龍7 3700U均為4核心8線程,銳龍5 4600U的物理核心一下子就增加了兩個,并且支持超線程技術,這就使得處理器的多核性能有了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頻率方面,銳龍5 4600U的基礎頻率為2.1GHz,單核最高4.0GHz,二級緩存3MB,三級緩存8MB,集成6組Vega圖形核心,TDP 15W。

AMD銳龍4000移動處理器總共有5款型號,其中只有銳龍5 4600U、銳龍7 4800U支持超線程,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率先搭載銳龍5 4600U、銳龍7 4800U這兩顆處理器更多是出于對行業(yè)趨勢的預判,多開程序、復雜辦公、多任務處理等日益成為用戶的剛性需求,而超線程技術無疑能夠提升處理器的多線程性能。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Cinebench R15測試

我們通過Cinebench R15進行測試,AMD銳龍5 4600U的單、多核成績分別是176cb和1338cb,相比上代定位相似的銳龍5 3500U有了質(zhì)的提升。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Cineben R15分數(shù)對比

為了更直觀地進行對比,我們將數(shù)據(jù)庫中曾經(jīng)測試過的銳龍5 3500U及銳龍7 3700U的成績匯總成表格。可以看到,銳龍5 4600U在單、多核方面全部領先銳龍5 3500U及銳龍7 3700U,多核方面因為物理核心數(shù)量的增加使得銳龍5 4600U的多核成績幾乎是3500U及3700U的兩倍,單核方面因為IPC的提升也讓銳龍5 4600U的領先幅度達30%以上。

對筆記本來說,處理器性能釋放更重要的是看廠商對處理器以及散熱的全面調(diào)校,不同廠商對同一顆處理器會有不同的調(diào)校能力與策略,最終會導致同一顆處理器出現(xiàn)不同的性能表現(xiàn)。比如有些廠商的策略比較激進,處理器性能釋放就比較強;相反,如果策略相對保守,那么處理器的性能就會大打折扣。當然,更激進的策略一定會需要廠商更多的技術沉淀與更長時間的測試,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廠商的設計與研發(fā)實力。

那么如何才能看出廠商對處理器的調(diào)校策略呢?有一種簡單的方法是通過n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來檢驗,也就是說,單獨一次或者某次跑分并不能說明處理器的性能有多強,只有通過多輪跑分才能看出處理器的真正面目。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

這里我們將n設定為50,也就是50輪Cinebench R15多核負載測試??梢钥吹剑?0輪測試中最大值為1333.51,最小值為1167,反映整體趨勢的中位數(shù)為1186.7,1186.7的中位數(shù)足以干翻某些游戲本中的標壓處理器了,可見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對這顆處理器的高能調(diào)校。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3DMark Time Spy測試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3DMark分數(shù)對比

核顯方面,銳龍5 4600U集成了6組Vega核心,相比銳龍5 3500U少了兩組,但是通過3DMark Fire Strike以及Time Spy的測試來看,銳龍5 4600U的圖形分數(shù)是要高于銳龍5 3500U的,筆者猜測,核心減少性能提升大概率是來自7nm工藝的紅利。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內(nèi)存測試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SSD檢測信息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SSD跑分

其他硬件方面,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搭載了16GB DDR4 3200MHz雙通道內(nèi)存(板載不可更換),更高的內(nèi)存容量及頻率對于提升系統(tǒng)整體的流暢度都有幫助,硬盤方面配備了512GB PCIe NVMe SSD,傳輸模式為PCIe 3.0×4,SSD的順序讀寫速度(Q8T1)分別為3570MB/s、2977MB/s,隨機讀寫速度(Q1T1)為43MB/s和108MB/s,順序及隨機讀寫速度均位于SSD中的第一梯隊。

此外,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還預留了一個M.2插槽,支持2242規(guī)格的SSD,滿足用戶進一步擴容的需求。

02 四邊窄高色域屏幕 物理防窺攝像頭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采用了一塊14英寸的FHD IPS霧面屏幕,屏幕采用四面微邊框設計(左右邊更窄一些),屏占比約90%。屏幕支持100% sRGB色域(典型值),并且還支持DC調(diào)光不屏閃,能夠更好地保護視力。此外,筆記本還內(nèi)置了護眼衛(wèi)士軟件,其中的護眼模式以及色溫調(diào)節(jié)選項能夠進一步提高屏幕的觀看舒適度。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14英寸FHD IPS霧面屏幕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護眼衛(wèi)士

經(jīng)檢測,我們收到的這款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的屏幕來自群創(chuàng),型號是N140HCG-EQ1。經(jīng)Spyder5 Elite測試,屏幕覆蓋了94%的sRGB、66%的NTSC色域,最高亮度為285.1cd/㎡,△E為1.64(PS:94% sRGB屬于測試誤差范圍內(nèi))。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色域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色準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亮度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保留了物理防窺攝像頭的設計,攝像頭上方有一枚可左右滑動的攝像頭開關,向左滑動為關閉攝像頭,向右滑動為打開攝像頭,另外筆者發(fā)現(xiàn)攝像頭頂部的外邊框還做了一個向外突出的設計(類似YOGA S940),在開合屏幕的時候會更加順手。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物理防窺攝像頭

值得一提的是,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還延續(xù)了小新系列“開蓋即開機”的功能,免去了按開機鍵的步驟,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03 續(xù)航長達10小時 野獸模式下CPU功耗達26W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續(xù)航時間長達10小時18分鐘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將電池容量升級為56.5Wh,電池容量的提升會非常直觀地反映在續(xù)航時間上,經(jīng)過測試(PCMark 10現(xiàn)代辦公,150cd/㎡亮度,開啟WiFi),筆記本的續(xù)航時間為10小時18分鐘,這個續(xù)航成績絕對可以讓筆記本在不插電的情況下使用一整天,可見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對電源管理的優(yōu)化程度。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內(nèi)部結構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單烤CPU

散熱方面,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采用了單風扇雙銅管的散熱模組,我們用負載較低的Stress CPU(AIDA64CPU)進行拷機,30分鐘后,處理器頻率為3.88GHz,溫度為90.6℃,功耗約為26W,不得不說,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對銳龍5 4600U的頻率和功耗控制都非常理想,并且此時僅有鍵盤區(qū)域稍有熱量,并無過熱現(xiàn)象。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Fn+Q可在右下角的電腦管家中進行設置

這里還要說一下Fn+Q,作為筆記本性能調(diào)節(jié)程序的代表之一,筆者認為Fn+Q可以說是最易用、最友好的解決方案了,尤其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設置起來非常直觀、簡便。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采用了第三代Fn+Q技術,將上代三大模式融為智能模式,無需手動調(diào)節(jié)即可自動切換,另外還預留了更激進的“野獸模式”與更節(jié)能的“節(jié)能模式”,能夠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我們此前的CPU性能測試以及拷機測試部分均是在性能最優(yōu)的野獸模式下進行的。

04 深灰色全金屬機身 打磨細節(jié)優(yōu)化整機體驗

外觀方面,相比上代小新Air 14,2020款主要在細節(jié)上做了一些優(yōu)化,比如去掉了獨立的指紋識別模塊,將電源按鍵與指紋識別功能二合一,這樣可以讓C面看起來更協(xié)調(diào)、更美觀。筆者嘗試了一下,指紋識別的速度相當快,狹長的開機鍵并不會影響到指紋識別的速度與正確性。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深灰色的全金屬機身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電源鍵支持指紋識別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為全金屬機身,深灰配色,這個配色也是筆者一直肯定的顏色,深灰色可以讓筆記本的質(zhì)感大大提升,當然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模具本身質(zhì)感就很好,加上深灰配色可謂錦上添花。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全功能Type-C接口取代傳統(tǒng)圓形充電口

AMD翻身之作 聯(lián)想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評測

右側接口

接口方面,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以全功能Type-C接口取代傳統(tǒng)充電口,接口數(shù)量更加精簡,全功能Type-C支持USB 3.2 Gen 1+PD 3.0+DP 1.2。除了全功能Type-C以外,機身左側還配備了一個HDMI、一個3.5mm音頻接口,機身右側為兩個USB 3.2 Gen 1(其中1個支持關機充電)和一個SD讀卡器插槽。

05 結語

毫不夸張地說,AMD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幾乎可以視為AMD在移動處理器平臺的翻身之作,7nm工藝+Zen 2架構讓處理器有了可以和對手同級處理器叫板的單核性能,而多核方面的先天優(yōu)勢幾乎可以越級碾壓對手,對用戶來說,AMD銳龍4000移動處理器無疑是目前輕薄本中最具性價比的選擇,沒有之一。

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采用了全金屬機身、深灰配色的外觀設計,并且在諸如全功能Type-C取代傳統(tǒng)充電口、將電源按鍵與指紋識別功能二合一等細節(jié)上的打磨進一步優(yōu)化了筆記本的使用體驗,所有這些都讓小新Air 14 2020銳龍版成為同價位中最具競爭力的產(chǎn)品。

相關文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