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E下擴展openwrt?for?x86分區(qū)大小方式
有些openwrt編譯的固件設置的分區(qū)大小太小,導致使用過程中很快分區(qū)就被用完,這里以pve下的openwrt虛擬機為例進行操作,對openwrt的分區(qū)進行擴容。
實體機下的操作也是一樣的。
可能會有風險,請?zhí)崆白龊脗浞荩。。?/p>
一、安裝openwrt鏡像
先在pve里安裝好openwrt系統(tǒng)
保證可以正常使用后再做下面的操作
二、Pve里調整磁盤大小
原鏡像為300M,實際剩余空間只有30多M
選擇pve的“調整磁盤大小”(必須在關機狀態(tài)下),最小增加1GB,根據(jù)自己喜好設置
調整完成后啟動openwrt。
三、安裝必要軟件
ssh進入openwrt
安裝先后順序不能錯!?。。?!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block-mount e2fsprogs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fdisk blkid vim
四、配置空間
查看分區(qū)列表
#fdisk -l
可以看到vda分區(qū)已經(jīng)由原來的300M變成了1.3G。
#fdisk /dev/vda m //查看幫助 n //新建分區(qū)
幾個提示步驟都直接回車即可。
p //打印分區(qū)信息
可以看到多了一個vda3分區(qū)
w //寫入分區(qū)信息并退出
#mkfs.ext4 /dev/vda3 //格式化分區(qū)
#blkid
拷貝UUID后邊的一串字符備用
#reboot //重啟設備
五、配置fstab
分別執(zhí)行下面的命令
#uci add fstab mount #uci set fstab.@mount[-1].uuid=UUID //UUID改為上面拷貝的內容 #uci set fstab.@mount[-1].options=rw,sync,noatime #uci set fstab.@mount[-1].fstype=ext4 #uci set fstab.@mount[-1].enabled_fsck=1 #uci set fstab.@mount[-1].enabled=1 #uci set fstab.@mount[-1].target=/ #uci set fstab.@mount[-1].device=/dev/vda3 #uci commit fstab
六、將根目錄復制到新的分區(qū)下
#mkdir /mnt/vda3 #mount /dev/vda3 /mnt/vda3 #mkdir -p /tmp/cproot #mount --bind / /tmp/cproot #tar -C /tmp/cproot -cvf - . | tar -C /mnt/vda3 -xf - #umount /tmp/cproot #umount /mnt/vda3
七、啟用引導
#/etc/init.d/fstab enable #/etc/init.d/fstab start
八、重啟設備
#reboot
進入系統(tǒng)查看分區(qū)信息
完成。
總結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基于Docker實現(xiàn)Redis主從+哨兵搭建的示例實踐
本文主要介紹了基于Docker實現(xiàn)Redis主從+哨兵搭建的示例實踐,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