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配置自啟動jar包方式
springboot 項目內嵌tomcat,一般打包成jar
一、運行jar包
- 直接使用 idea 執(zhí)行打包操作,打包完成后在項目目錄中就會生成 target 目錄
- 把生成的 jar 包上傳到服務器中
- 執(zhí)行命令
nohup java -jar xxx.jar >log.log 2>&1 &
nohup說明:
1、后臺運行xxx.jar包,日志輸出到指定文件log.log中
2. 帶&的命令行,即使terminal(終端)關閉,或者電腦死機程序依然運行(前提是你把程序遞交到服務器上);
3. 2>&1的意思:
這個意思是把標準錯誤(2)重定向到標準輸出中(1),而標準輸出又導入文件output里面,所以結果是標準錯誤和標準輸出都導入文件output里面了。 至于為什么需要將標準錯誤重定向到標準輸出的原因,那就歸結為標準錯誤沒有緩沖區(qū),而stdout有。這就會導致 >output 2>output 文件output被兩次打開,而stdout和stderr將會競爭覆蓋,這肯定不是我門想要的
二、終止程序
1、首先找到該jar在運行時產生的進程號pid
- a、在運行成功時會自動返回一個pid,如下圖5509既是。
- b、根據(jù)jar所占用端口(如果有端口占用),如下圖5509既是。
[root@VM-0-4-centos java]# netstat -nlp | grep :80
- c、根據(jù)java程序查找
[root@VM-0-4-centos java]# ps -ef | grep java
2、根據(jù)進程號pid,結束進程
[root@VM-0-4-centos java]# kill 5509
三、開機自動啟動
新建啟動jar包的sh文件
例如啟動jar文件名為 startup.sh:
nohup java -jar xxx.jar >log.log 2>&1 & #用你的項目名稱代替上述的XXX #此sh文件,命名為startup.sh
設置自啟動命令
1、在你的linux中執(zhí)行命令: cd /etc/rc.d 進入rc.d目錄
2、修改rc.local
執(zhí)行命令:vi rc.local
然后按下鍵盤上的【i】鍵進入修改模式
接著在代碼尾部添加代碼:
cd /myApp/test sh /myApp/test/startup.sh #第一句為進入你項目所在的目錄,我這里把項目放在/myApp/test下 #第二句執(zhí)行該目錄下的sh文件 ##說明 如果不提前進入所在目錄,直接執(zhí)行第二句,也會開機自啟動,但是日志文件會在根目錄下的log文件中。只有先進入,再執(zhí)行,項目的日志文件才會在test文件夾下 ##test文件中有jar包、startup.sh、以及jar包的日志文件logs
然后先按下【esc】鍵,再按下【:】鍵,在光標閃爍處輸入:wq。按回車,完成修改
3、設置執(zhí)行權限。
輸入命令:
chmod +x /etc/rc.d/rc.local chmod +x /myApp/test/startup.sh
4、在linux中輸入命令 :reboot 。重啟服務器
5、重啟后,輸入:ps -ef | grep jar 查看jar包是否啟動
總結
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Centos8下django項目部署 nginx+uwsgi的教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entos8下django項目部署 nginx+uwsgi的教程,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