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摳圖教程之使用OpenCV實現背景去除
一、了解摳圖和OpenCV庫
摳圖(Matting)是圖像處理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旨在將對象與其它部分分離。OpenCV是一個開源計算機視覺庫,它提供了豐富的函數和工具進行圖像編輯處理,可以簡單而快速地實現摳圖功能,同時可以進行更多的圖像處理、分析。下面我們將基于OpenCV,詳細介紹如何使用Python實現背景去除功能。
二、獲取圖像和處理方法
在進行摳圖前,我們需要先選定圖片和處理的方法。這里我們以一張包含前景和背景的圖像且背景比較清晰的圖片作為示例。
import cv2 import numpy as np # Load the image img = cv2.imread('example_image.jpg') # Show the original image cv2.imshow('Original Image', img)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 Define the method for background removal method = cv2.bgsegm.createBackgroundSubtractorMOG()
三、實現背景去除
有了圖像和方法,我們就可以開始進行背景去除了。
首先要做的是獲取前景部分的二值圖像。我們采用背景減除法來實現,利用cv2.createBackgroundSubtractorMOG()函數得到一個背景減除器,進而對圖像的前景和背景進行分離。
# Create the mask mask = method.apply(img) # Show the mask cv2.imshow('Mask', mask)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接下來,我們需要對前景部分進行處理,將前景和背景之間的分界線清晰地區(qū)分開來。這里使用形態(tài)學操作,例如膨脹、邊緣檢測和閉合等。
# Perform morphology operation kernel = cv2.getStructuringElement(cv2.MORPH_ELLIPSE, (5, 5)) mask = cv2.morphologyEx(mask, cv2.MORPH_CLOSE, kernel) # Show the processed mask cv2.imshow('Processed Mask', mask)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最后,我們將處理后的前景圖和原圖進行疊加,去掉背景。
# Remove the background res = cv2.bitwise_and(img, img, mask=mask) # Show the result cv2.imshow('Result', res) cv2.waitKey(0) cv2.destroyAllWindows()
四、總結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使用OpenCV庫實現背景去除功能。在實現過程中,我們需要先選定圖片和處理的方法,并根據方法對前景進行處理,最后將前景和原圖疊加生成最終結果。通過此方法的實現,不僅可以進行背景去除,還可以實現更多的圖像編輯處理和分析。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摳圖教程之使用OpenCV實現背景去除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OpenCV背景去除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解決Python中導入自己寫的類,被劃紅線,但不影響執(zhí)行的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解決Python中導入自己寫的類,被劃紅線,但不影響執(zhí)行的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7-07Python多進程multiprocessing.Pool類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多進程multiprocessing.Pool類,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8-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