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Jupyter?Notebook實用魔法命令分享
Jupyter Notebook是一個開源的交互式編程環(huán)境,用于創(chuàng)建和共享包含實時代碼、文本、圖像和可視化輸出的文檔。
它交互式的編程方式是一大亮點,因為我們在數(shù)據分析的過程中,常常是一邊分析,一邊看分析結果,根據分析結果再調整數(shù)據或者分析參數(shù)。
有了 Jupyter Notebook,代碼和運行結果可以一起展示,省了很多來回切換的麻煩操作。
此外,它是基于Web的應用程序,所以展示運行結果的方式很豐富,不僅僅是文字,圖表等也一樣可以展示。
Jupyter Notebook不僅僅支持python語言,還支持其他幾種常用于數(shù)據分析的語言,比如 Julia,R 等等。
介紹如何使用Jupyter Notebook編程和寫文檔的文章很多,本篇主要介紹幾個使用Jupyter Notebook時常用的幾個魔法命令。
這些魔法命令主要提供一些額外的功能和控制Notebook環(huán)境的行為。
1. 文件和路徑
查看當前路徑:
%pwd #運行結果(環(huán)境不一樣,下面的路徑會不一樣): 'd:\\projects\\python\\notebooks'
魔法命令的結果還可以存儲到python變量中。
cur_path = %pwd print(cur_path) #運行結果: 'd:\\projects\\python\\notebooks'
列出當前文件夾下的文件:
%ls
這個命令在不同的系統(tǒng)中會自動調用不同的命令,
比如在Linux系統(tǒng)中,調用ls命令,在Windows系統(tǒng)中,會調用 dir 命令。
2. 自動保存
隨時保存自己的代碼和文檔是好習慣,如果怕忘了保存,也可以設置Jupyter Notebook的自動保存時間。
比如:
%autosave 10 #運行結果 Autosaving every 10 seconds
每隔10秒會自動保存一次。
3. 查看歷史
查看執(zhí)行過的歷史命令,這里不僅僅是歷史執(zhí)行的魔法命令,也包括執(zhí)行過的python代碼。
%history
通過復制歷史命令,我們再次執(zhí)行之前的命令或代碼時,不用再輸入一遍。
如果歷史命令太多,也可以指定只顯示最近的N條命令:
%history -l 3 #只顯示最近3條命令
4. 性能檢測
數(shù)據分析時,經常接觸到數(shù)量龐大的數(shù)據。
編寫分析代碼處理龐大的數(shù)據時遇到性能問題是常事,Jupyter Notebook有兩個魔法命令可以幫助我們定位性能問題。
第一個是 %time,能夠顯示函數(shù)運行時間的相關信息:
def sum(n):
s = 0
for i in range(n):
s += i
return s
%time sum(100000)
%time sum(200000)
#運行結果
CPU times: total: 93.8 ms
Wall time: 87.9 ms
CPU times: total: 172 ms
Wall time: 168 ms其中,
CPU time是程序在處理器上實際運行的時間Wall time是程序從開始執(zhí)行到結束所花費的時間(包括了等待資源、I/O 操作等與CPU 時間無關的時間)
上面的示例中,第二次的運算量是第一個的兩倍,耗費的時間也差不多是兩倍。
除了 %time,還有一個 %timeit 命令,
它會統(tǒng)計多次運行后的結果,得到的結果更加可靠一些。
def sum(n):
s = 0
for i in range(n):
s += i
return s
%timeit sum(1000000)
#運行結果
63.9 ms ± 2.97 m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0 loops each)運行結果的含義如下:
63.9 ms是運行時間的平均值2.97 ms是標準差,也就是運行時間的上下浮動范圍7 runs表示一共運行了7輪10 loops each表示每輪循環(huán)運行了10次
%timeit 運行多少輪,以及每輪運行多少次是可以設置的。
def sum(n):
s = 0
for i in range(n):
s += i
return s
%timeit -n 20 -r 10 sum(1000000)
#運行結果
66.7 ms ± 4.75 m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10 runs, 20 loops each)-r 參數(shù)指定運行多少輪,-n參數(shù)指定每輪運行多少次。
5. 繪圖相關
最后,介紹在Jupyter Notebook中使用matplotlib繪圖時用到的魔法命令。
5.1. 直接顯示
%matplotlib inline,直接顯示在代碼的下方,這也是最常用的方式。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matplotlib inline x = np.arange(0, 10, 1) y = x*x + 2 plt.plot(x, y) plt.show()

5.2. 使用 TK 繪制
%matplotlib tk,會彈出新的窗口顯示圖形,并且圖形可以交互。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matplotlib tk x = np.arange(0, 10, 1) y = x*x + 2 plt.plot(x, y) plt.show()

紅色框標出的就是交互的按鈕。
5.3. 使用 notebook 繪制
%matplotlib notebook和使用tk是類似的,只是不彈出新的窗口。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matplotlib notebook x = np.arange(0, 10, 1) y = x*x + 2 plt.plot(x, y) plt.show()

這種方式同樣是可以交互的。
到此這篇關于五個Jupyter Notebook實用魔法命令分享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upyter Notebook魔法命令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基于Python pyecharts實現(xiàn)多種圖例代碼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基于Python pyecharts實現(xiàn)多種圖例代碼解析,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8-08
python圖像處理-利用一行代碼實現(xiàn)灰度圖摳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圖像處理-利用一行代碼實現(xiàn)灰度圖摳圖,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05-05
python安裝包出現(xiàn)Retrying?(Retry(total=4,?connect=None,?read=No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python安裝包出現(xiàn)Retrying?(Retry(total=4,?connect=None,?read=None,?redirect=None,?status=None))問題的解決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9-09
Python讀取HTML中的canvas并且以圖片形式存入Word文檔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讀取HTML中的canvas并且以圖片形式存入Word文檔,文章圍繞主題展開詳細的內容介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參考一下2022-08-08
Python使用py2neo操作圖數(shù)據庫neo4j的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使用py2neo操作圖數(shù)據庫neo4j的方法,結合實例形式詳細分析了Python使用py2neo操作圖數(shù)據庫neo4j的具體步驟、原理、相關使用技巧與操作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