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異常處理機制throws舉例詳解
一、finally的使用說明
1、finally的理解
1、我們將一定要被執(zhí)行的代碼聲明在finally結構中
2、更深刻的理解:無論try中或者catch中是否存在仍未被處理的異常,無論try中或catch中是否存在return語句等,finally中聲明的語句都一定要被執(zhí)行。3、finally語句和catch語句是可選的,但是finally不能單獨使用
4、try-catch可以嵌套使用
2、什么樣的代碼我們一定要聲明在finally中呢?
我們在開發(fā)中,有一些資源,比如:(輸入流、輸出流、數據庫連接、socket連接等資源),在使用完以后,必須顯式的進行關閉操作,否則,GC不會自動的回收這些資源。進而導致內存泄漏。為了保證這些資源在使用完之后,不管是否出現了未被處理的異常的情況下,這些資源能被關閉。我們必須將這些操作聲明在finally中
package trycatchfinally;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 * package:trycatchfinally * * @Author jimmy-yan * @Create 2024/11/19 11:59 */ public class Finally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lyTest f = new FinallyTest(); f.test1(); } public void test1() { try { String str = "123"; str = "abc"; int i = Integer.parseInt(str); System.out.println(i); } catch (NumberFormat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10 / 0); //在catch中拋出異常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程序執(zhí)行結束"); } } public void test2() { FileInputStream fis = null; try { File file = new File("D:\\hello.txt");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可能報FileFonudException int data = fis.read(); //可能報IOException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ln((char) data); data = fis.read(); //可能報IOException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 (fis != null) { fis.close(); //可能報IOException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二、異步處理的方式二:throws
1、格式
在方法的聲明處,使用throws異常類型1,異常類型2,…
2、舉例
public void test() throws 異常類型1,異常類型2,..{ //可能存在編譯時異常 }
3、是否真正處理了異常?
從編譯是否能通過的角度看:看成是給出了異常萬一要是出現時候的解決方案。此方案就是,繼續(xù)向上拋出(throws)。
但是,此throws的方式,僅是將可能出現的異常拋給了此方法的調用者,此調用者仍然需要考慮如何處理相關異常。從這個角度來看,throws的方式不算真正意義上處理了異常。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 * package:PACKAGE_NAME * * @Author jimmy-yan * @Create 2024/11/19 13:58 */ public class Throws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3();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3() { try{ test2();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IOException { File file = new File("D:\\hello.txt");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可能報FileFonudException int data = fis.read(); //可能報IOException while (data != -1) { System.out.println((char) data); data = fis.read(); //可能報IOException } fis.close(); //可能報IOException } }
4、方法重寫的要求(只針對編譯型異常)
子類重寫的方法拋出的異常類型可以與父類被重寫的方法拋出的異常類型相同,或者是父類被重寫的方法拋出異常類型的子類。
5、開發(fā)中,如何選擇異常處理的兩種方式?
1、如果程序代碼中,涉及到資源的調用(流、數據庫連接、網絡連接等),則必須考慮使用try-catch-finally來處理,保證不出現內存泄漏。
2、如果父類被重寫的方法沒有throws異常類型,則子類重寫的方法中如果出現異常,只能考慮使用try-catch-finally進行處理,不能throws。
3、開發(fā)中,方法a中依次調用了方法b,c,d等方法,方法b,c,d之間是遞進關系。此時,如果方法b,c,d中有異常,我們通常選擇使用throws,而方法a中通常選擇使用try-catch-finally。
三、使用throw手動拋出異常對象
1、為什么需要手動拋出異常
在實際開發(fā)中,如果出現不滿足具體場景的代碼問題,我們就有必要手動拋出一個指定類型的異常對象。
2、如何理解 自動vs手動 拋出異常
過程1:“拋”
“自動拋”:程序在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一旦出現異常,就會在出現異常的代碼處,自動生成對應異常類的對象,并將此對象拋出。
“手動拋”:程序在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不滿足指定條件的情況下,我們主動的使用"throw + 異常類的對象"方式拋出異常對象。
過程2:“抓”
狹義上講:try-catch的方式捕獲異常,并處理。
廣義上講:把“抓"理解為"處理"。則此時對應著異常處理的兩種方式:
- try-catch-fina
- throws
3、如何實現手動拋出異常
在方法內部,滿足指定條件的情況下,使用“throw 異常類的對象”的方式拋出。
/** * package:PACKAGE_NAME * * @Author jimmy-yan * @Create 2024/11/19 14:51 */ public class Thro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ow t = new Throw(); t.regist(-9); System.out.println(t); } int id; public void regist(int id) { if (id > 0) { this.id = id; } else { // System.out.println("輸入的非法id"); //todo 手動拋出異常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輸入的id非法");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hrow{" + "id=" + id + '}'; } }
注意一點:throws后的代碼不能被執(zhí)行,編譯不通過
總結
到此這篇關于Java異常處理機制throws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異常處理throws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IntelliJ IDEA 創(chuàng)建 Java 項目及創(chuàng)建 Java 文件并運行的詳細步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IntelliJ IDEA 創(chuàng)建 Java 項目及創(chuàng)建 Java 文件并運行的詳細步驟,本文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