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整合resilience4j實現(xiàn)接口限流
最近在開發(fā)項目的時候,需要用到限流的功能,搜索資料發(fā)現(xiàn),最近resilience4j這個框架還是挺火的,使用了一下還是挺簡單實用的。這篇博客主要是SpringBoot簡單整合resilience4j框架實現(xiàn)接口限流功能。
Resilience4j是一個用于增強容錯能力的Java庫,旨在幫助開發(fā)人員構(gòu)建可靠的分布式系統(tǒng)。它基于斷路器模式和其他容錯模式,提供了一組輕量級的、可組合的容錯模塊,如斷路器、限流器、重試等。其原理如下:
- 斷路器模式:Resilience4j主要基于斷路器模式,當被保護的服務或資源發(fā)生故障或長時間不可用時,斷路器會打開,從而避免對該服務的連續(xù)請求,減輕了服務的負載,快速失敗,同時能夠提供降級或備用方案。
- 限流器模式:Resilience4j提供了限流器模式來控制請求的流量。限流器可以被配置為每秒鐘、每分鐘或每小時允許的最大請求數(shù)。當請求數(shù)超出限制時,可以選擇拒絕請求、返回錯誤信息或放入隊列等處理方式。
- 重試機制:Resilience4j提供了靈活的重試機制,可以在服務調(diào)用失敗時自動重試,減少因臨時故障造成的服務不可用時間。可以配置重試的次數(shù)、重試的間隔等參數(shù),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異常類型進行針對性的重試。
- 異步支持:Resilience4j支持異步操作,可以在異步任務中使用各種容錯模塊??梢允褂肅ompletableFuture、RxJava或Java 8的CompletionStage進行異步編程。
- 配置靈活:Resilience4j提供了靈活的配置選項,可以根據(jù)具體的需求對每個容錯模塊進行個性化配置??梢酝ㄟ^代碼或者配置文件進行配置,也可以使用注解來標記需要增加容錯功能的方法。
總之,Resilience4j利用斷路器模式、限流器模式、重試機制等容錯模式,結(jié)合靈活的配置選項和異步支持,幫助開發(fā)人員構(gòu)建可靠、彈性的分布式系統(tǒng)。
這里Resilience4j只簡單實現(xiàn)接口限流功能。
版本說明
- SpringBoot 2.5.15版本
- JDK8
代碼開發(fā)整合
引入Jar
<dependency> <groupId>io.github.resilience4j</groupId> <artifactId>resilience4j-spring-boot2</artifactId> <version>1.7.1</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引入Jar包特別要注意版本,我的SpringBoot版本是2.5.15,所以我的resilience4j
使用的是spring-boot2
版本,且resilience4j-spring-boot2
必須不能高于1.7.1,不然不兼容。
第二還要注意引入spring-boot-starter-aop
,不然resilience4j
不能起作用,畢竟它是通過AOP來實現(xiàn)功能的。
application配置
resilience4j: # resilience4j的配置開始,用于增加服務彈性的庫 ratelimiter: #限流機制的配置,用于防止過多的請求涌入系統(tǒng) instances: ratelimitApi: # 第一個限流策略實例的名稱 limit-for-period: 5 # 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周期內(nèi),允許的最大請求數(shù)量為5 limit-refresh-period: 1s # 時間周期長度為1s,即每秒會重置請求計數(shù) timeout-duration: 100ms # 當請求超過限制時,客戶端應立即收到超時的響應,而不等待處理
控制器實現(xiàn)
@RestController @Slf4j public class Resilience4jController { @GetMapping("ratelimit") @RateLimiter(name="ratelimitApi",fallbackMethod = "fallback") public ResponseEntity<String> ratelimitApi(){ log.info("request ratelimitApi");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success",HttpStatus.OK); } public ResponseEntity fallback(Throwable e){ log.error("fallback exception , {}",e.getMessage()); return new ResponseEntity<>("您請求過于頻繁,稍后再試",HttpStatus.OK); } }
ratelimitApi
是在application.yml
中配置的名稱,從這里也可以知道,不同的接口可以使用不同的限流策略,fallbackMethod
是指當出現(xiàn)異常的時候調(diào)用的方法,即為降級服務方法。
多線程測試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lient.RestTemplate; public class Threa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0;i<5;i++){ new Thread(()->{ System.out.println(new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http://localhost:8080/ratelimit",String.class)); }).start(); } } }
限流設(shè)定是每秒只能處理5個請求,所以我這邊用5個線程的時候,都是正常的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之后我調(diào)整為6個線程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success
您請求過于頻繁,稍后再試
最后一個線程無法正常請求,實現(xiàn)效果。
Resilience4j還有其他強大的功能,等我慢慢研究一下。
到此這篇關(guān)于SpringBoot整合resilience4j實現(xiàn)接口限流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SpringBoot resilience4j接口限流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springboot?靜態(tài)方法中使用@Autowired注入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靜態(tài)方法中使用@Autowired注入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02-02一文徹底弄懂Java中MultipartFile接口和File類
MultipartFile是一個接口,我們可以理解為是Spring?給我們綁定的一個在使用文件上傳等時簡便實現(xiàn)的口子,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如何通過一文徹底弄懂Java中MultipartFile接口和File類的相關(guān)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11-11FastJson對于JSON格式字符串、JSON對象及JavaBean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操作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FastJson對于JSON格式字符串、JSON對象及JavaBean之間的相互轉(zhuǎn)換,非常不錯,具有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11-11SpringBoot基于MyBatis-Plus實現(xiàn)Lambda Query查詢的示例代碼
MyBatis-Plus 是 MyBatis 的增強工具,簡化了數(shù)據(jù)庫操作,并提高了開發(fā)效率,它提供了多種查詢方式,包括常規(guī)的 SQL 查詢、Lambda Query 查詢、分頁查詢、條件查詢等,在本篇博客中,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使用 MyBatis-Plus 的各種查詢方式,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