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std::condition_variable 條件變量用法解析
1.簡介
condition_variable(條件變量)是 C++11 中提供的一種多線程同步機制,它允許一個或多個線程等待另一個線程發(fā)出通知,以便能夠有效地進行線程同步。
condition_variable 需要與 mutex(互斥鎖)一起使用。當線程需要等待某個條件變成真時,它會獲取一個互斥鎖,然后在條件變量上等待,等待期間會自動釋放互斥鎖。另一個線程在滿足條件后會獲取相同的互斥鎖,并調用條件變量的 notify_one() 或 notify_all() 函數來喚醒等待的線程。
條件變量是實現(xiàn)復雜線程同步和通信的重要工具,用于避免線程的忙等待和提高性能。
2.等待函數
condition_variable 有三個等待函數:wait()、wait_for() 和 wait_util()。
這三個函數需要與互斥鎖一起使用,以互斥的方式訪問共享資源,并阻塞線程,等待通知。
wait()
void wait(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 template <class Predicate> void wait (unique_lock<mutex>& lck, Predicate pred);
wait() 函數用于阻塞線程并等待喚醒。
在調用 wait() 之前,必須獲取一個獨占鎖(std::unique_lock)并將它傳遞給 wait() 函數。
如果條件變量當前不滿足,線程將被阻塞,同時釋放鎖,使得其他線程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
當另一個線程調用 notify_one() 或 notify_all() 來通知條件變量時,被阻塞的線程將被喚醒,并再次嘗試獲取鎖。
wait() 函數返回時,鎖會再次被持有。
wait() 函數有一個帶謂詞的版本,可以簡化對條件的判斷。僅僅有當 pred 條件為 false 時調用 wait() 才會阻塞當前線程,解決了的喚醒丟失問題。而且在收到其它線程的通知后僅僅有當 pred 為 true 時才會被解除堵塞,解決了虛假喚醒的問題。
用法如下: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std::mutex mtx;
bool condition = false;
void worker()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tx);
cv.wait(lock, []{ return condition; }); // 等待條件滿足
// ...
}wait_for()
template <class Rep, class Period> cv_status wait_for(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 const std::chrono::duration<Rep, Period>& rel_time); template <class Rep, class Period, class Predicate> bool wait_for (unique_lock<mutex>& lck, const chrono::duration<Rep,Period>& rel_time, Predicate pred);
wait_for() 函數用于阻塞線程并等待喚醒,但與 wait() 不同,它可以設置一個超時時間。
在調用 wait_for() 之前,必須獲取一個獨占鎖(std::unique_lock)并將它傳遞給 wait_for() 函數。
如果條件變量在指定的超時時間內變?yōu)闈M足,線程將被喚醒,并且 wait_for() 返回 cv_status::no_timeout。
如果超時時間到期且仍未收到喚醒通知,wait_for() 返回 cv_status::timeout,線程繼續(xù)執(zhí)行。
wait_for() 函數同樣有一個謂詞版本,用法同 wait() 函數。
wait_until()
template <class Clock, class Duration> cv_status wait_until(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 const std::chrono::time_point<Clock, Duration>& abs_time); template <class Clock, class Duration, class Predicate> bool wait_until(unique_lock<mutex>& lck, const chrono::time_point<Clock,Duration>& abs_time, Predicate pred);
wait_until 接受一個絕對時間點作為參數。
線程將等待直到指定的絕對時間點,如果在該時間點之前條件變量滿足,它將返回并繼續(xù)執(zhí)行。
如果到達指定時間點仍未收到喚醒通知,wait_until 返回 cv_status::timeout,線程繼續(xù)執(zhí)行。
wait_until() 函數同樣有一個謂詞版本,用法同 wait() 函數。
3.通知函數
通知函數有 notify_one() 和 notify_all()。
這兩個函數都用于喚醒等待線程,以便它們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notify_all() 用于廣播通知,以確保所有等待線程都有機會檢查條件是否滿足,而 notify_one() 用于選擇性通知一個等待線程。
notify_one()
void notify_one() noexcept;
notify_one() 用于喚醒等待在條件變量上的單個線程。
如果有多個線程在條件變量上等待,只有其中一個線程會被喚醒,具體是哪個線程 C++ 標準并未明確,所以是不確定的。
被喚醒的線程將嘗試獲取與條件變量關聯(lián)的互斥鎖,一旦成功獲取鎖,它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
notify_all()
void notify_all() noexcept;
notify_all() 用于喚醒等待在條件變量上的所有線程。
如果有多個線程在條件變量上等待,所有這些線程都會被喚醒。
喚醒的線程將競爭獲取與條件變量關聯(lián)的互斥鎖,然后可以繼續(xù)執(zhí)行。
4.注意事項
在使用 condition_variable 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需要與互斥量一起使用,等待前要鎖定互斥量
std::condition_variable 必須與 std::unique_lock 一起使用,需要在持有 mutex 的情況下調用 wait() 函數,以確保在線程等待條件時互斥訪問共享資源,從而避免競態(tài)條件(Race Condition)。共享資源包括等待的條件,以及線程等待隊列。
2.注意虛假喚醒和喚醒丟失
虛假喚醒(spurious wakeup)指一個或多個線程被喚醒,但沒有實際的條件變化或通知發(fā)生。這些線程被認為是"虛假喚醒"。
虛假喚醒通常由操作系統(tǒng)或 C++ 標準庫的實現(xiàn)引發(fā),這是多線程環(huán)境中的一種正常行為。雖然它可能看起來不合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它是必要的,因為操作系統(tǒng)或標準庫可能需要在內部執(zhí)行一些資源管理或線程調度操作,這可能導致線程被喚醒。
喚醒丟失(wakeup loss)指發(fā)送方在接收方進入等待狀態(tài)之前發(fā)送通知,結果就是導致通知消失。
為了解決虛假喚醒和喚醒丟失的問題,需要使用一個變量(通常是 bool 類型的變量)來表示等待的條件,線程在等待前和等待后檢查該條件是否滿足。
3.不要忽略 wait_for 和 wait_until 函數返回值
wait_for 和 wait_until 函數的返回值應該被檢查,以判斷是因為超時還是因為被通知而返回。
4.不要在鎖內部執(zhí)行耗時操作
盡量避免在鎖內部執(zhí)行可能會阻塞或耗時較長的操作,因為這會導致其他線程在等待條件時被阻塞。
5.避免死鎖
確保你的線程同步邏輯不會導致死鎖,例如,不要在持有互斥鎖的情況下調用可能再次嘗試獲取同一個鎖的函數。
6.小心使用 std::condition_variable_any
std::condition_variable_any 是通用的條件變量,可以與不同類型的互斥量一起使用。但要小心,因為它的性能可能不如與 std::mutex 直接關聯(lián)的 std::condition_variable。
總之,在多線程編程中使用 std::condition_variable 時,要謹慎考慮同步邏輯,確保線程安全性,防止死鎖,以及正確處理條件等待和通知。多線程編程通常很復雜,需要仔細思考和測試。
5.使用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thread>
#include <mutex>
#include <condition_variable>
std::mutex mtx; // 全局相互排斥鎖。
std::condition_variable cv; // 全局條件變量。
bool ready = false; // 全局標志位。
void print_id(int id) {
std::unique_lock <std::mutex> lck(mtx);
// 假設標志位不為 true, 則等待...
while (!ready){
// 當前線程被堵塞,等待被喚醒。
cv.wait(lck);
}
// 線程被喚醒, 繼續(xù)往下運行打印線程編號id。
std::cout << "thread " << id << std::endl;
}
void go()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ck(mtx);
ready = true; // 設置全局標志位為 true.
cv.notify_all(); // 喚醒全部線程.
}
int main() {
std::thread threads[10];
for (int i = 0; i < 10; ++i) {
threads[i] = std::thread(print_id, i);
}
std::cout << "10 threads ready to race..." << std::endl;
go();
// 等待所有線程執(zhí)行完成。
for (auto& th : threads) {
th.join();
}
return 0;
}編譯運行輸出:
10 threads ready to race...
thread 0
thread 1
thread 2
thread 9
thread 4
thread 6
thread 5
thread 7
thread 8
thread 3
多次運行結果是不定的,因為線程調度的順序是不確定的。
參考文獻
std::condition_variable - cplusplus.com
notify_one() choose which thread to unblock?
c++ - Why ‘wait with predicate’ solves the ‘lost wakeup’ - stackoverflow
到此這篇關于C++ std::condition_variable 條件變量用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 std::condition_variable 條件變量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