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語言中Seeker接口的用法詳解
Seeker接口
在現代軟件開發(fā)中,高效的輸入輸出(I/O)操作是提高程序性能的關鍵之一。特別是在處理大量數據時,I/O操作的效率直接影響到應用程序的響應速度和用戶體驗。Go語言標準庫中的io包提供了一系列接口,用于處理各種I/O操作,其中Seeker接口在處理大文件或需要隨機訪問的場景中非常有用。本文將結合具體案例,詳細介紹Go語言中io包的Seeker接口的用法。
一、Seeker接口簡介
設置光標的位置,通過設置的光標位置來讀寫文件
用于在數據流中將光標跳轉到指定的位置
Seeker接口表示一個定位器,可以用來定位文件或流的位置。其定義如下:
type Seeker interface {
Seek(offset int64, whence int) (int64, error)
}
Seek方法接受兩個參數:
offset:相對位移量,表示從起始位置移動的字節(jié)數。
whence:起始位置,可以是以下三個常量之一:
- io.SeekStart:從文件開頭開始計算偏移量。
- io.SeekCurrent:從當前文件指針位置開始計算偏移量。
- io.SeekEnd:從文件末尾開始計算偏移量(此時offset通常為負數,表示向前移動)。

Seek方法返回兩個值:
- position:移動后的文件指針位置(相對于文件開頭的字節(jié)數)。
- err:可能發(fā)生的錯誤。
二、Seeker接口的應用場景
隨機訪問大文件:對于非常大的文件,通過Seek方法可以直接定位到文件的任意位置進行讀寫操作,而不需要從頭開始遍歷文件。
斷點續(xù)傳:在網絡傳輸或文件復制等場景中,如果傳輸過程中斷,可以通過Seek方法定位到上次傳輸的斷點,繼續(xù)傳輸剩余的數據。
日志文件分析:對于包含多條記錄的日志文件,可以通過Seek方法快速定位到特定記錄的位置,進行日志分析或錯誤排查。
三、Seeker接口的使用示例
以下是一個結合具體案例的示例代碼,展示了如何使用Seeker接口來定位文件位置并進行讀寫操作。
File對象實現了Seeker接口

file對象可以直接調用Seek方法
我們先看下a.txt文件

代碼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os"
)
func main() {
// 讀取文件
file, _ := os.OpenFile("F:\\goworks\\src\\jingtian\\yufa\\io操作\\a.txt", os.O_RDWR, os.ModePerm)
// defer close
defer file.Close()
// 測試seek
// 相對開始位置。io.SeekStart
// 相對于文件末尾, io.SeekEnd
// func (f *File) Seek(offset int64, whence int) (ret int64, err error)
//相對于開始位置,光標偏移兩個字節(jié)
file.Seek(2, io.SeekStart)
//創(chuàng)建一個字節(jié)的buffer
buf := []byte{0}
file.Read(buf)
fmt.Println(string(buf)) // n
//Read讀了一個字節(jié), 光標現在在3這個位置
// 相對于當前位置
file.Seek(3, io.SeekCurrent)
file.Read(buf)
fmt.Println(string(buf)) // a
// 在結尾追加內容
//相對于結束位置偏移0,光標就設在了結束位置
file.Seek(0, io.SeekEnd)
//寫入內容
file.WriteString("hahahaha")
}
運行

再看下a.txt,可見在末尾寫入了我們指定的內容

四、斷點續(xù)傳
斷點續(xù)傳是在下載或上傳時,將下載或上傳任務(一個文件或一個壓縮包)人為的劃分為幾個部分,每一個部分采用一個線程進行上傳或下載,如果碰到網絡故障,可以從已經上傳或下載的部分開始繼續(xù)上傳或者下載未完成的部分,而沒有必要從頭開始上傳或者下載。
go語言實現斷點續(xù)傳的思路:
使用臨時文件記錄中斷位置.
1.文件上傳時,先創(chuàng)建上傳一個新的文件
2.創(chuàng)建記錄中斷位置的臨時文件,需要記住上一次傳遞了多少數據、temp.txt
3.設置文件讀寫偏移量,如果被暫停或者中斷了,我們就可以讀取這個temp.txt的記錄,恢復上傳
4.上傳完成后,刪除臨時文件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os"
"strconv"
)
// 斷點續(xù)傳
func main() {
// 傳輸源文件地址
srcFile := "D:\\downloads\\mingw.7z"
// 傳輸的目標位置
destFile := "F:\\goworks\\src\\jingtian\\yufa\\io操作\\server\\mingw.7z"
// 臨時記錄文件
tempFile := "F:\\goworks\\src\\jingtian\\yufa\\io操作\\temp.txt"
// 創(chuàng)建對應的file對象,連接起來
file1, _ := os.Open(srcFile)
file2, _ := os.OpenFile(destFile, os.O_CREATE|os.O_RDWR, os.ModePerm)
file3, _ := os.OpenFile(tempFile, os.O_CREATE|os.O_RDWR, os.ModePerm)
defer file1.Close()
defer file2.Close()
fmt.Println("file1/2/3 文件連接建立完畢")
// 1、讀取temp.txt
file3.Seek(0, io.SeekStart)
buf := make([]byte, 1024)
n, _ := file3.Read(buf) //這里的n是讀取file3中的字符的個數,比如1024,得到的n是4.所以要借助string轉
//查看返回的n的數據類型
fmt.Printf("查看n的數據類型%T\n", n)
fmt.Println("n的值為", n)
// 2、先轉換成string,然后再轉換成數字。
countStr := string(buf[:n])
count, _ := strconv.ParseInt(countStr, 10, 64)
fmt.Println("temp.txt中記錄的值為:", count) // 5120
// 3、設置讀寫的偏移量,offset是int64數據類型
file1.Seek(count, io.SeekStart)
file2.Seek(count, io.SeekStart)
fmt.Println("file1/2 光標已經移動到了目標位置")
// 4、開始讀寫(復制、上傳)
bufData := make([]byte, 1024)
// 5、需要記錄讀取了多少個字節(jié)
total := int(count)
for {
fmt.Println("傳輸了,", total)
// 讀取數據
readNum, err := file1.Read(bufData)
if err == io.EOF || readNum == 0 { // file1 讀取完畢了
fmt.Println("文件傳輸完畢了")
//上傳完文件再關閉臨時文件file3
file3.Close()
os.Remove(tempFile)
break
}
// 向目標文件中寫入數據,返回寫的字節(jié)數和錯誤
writeNum, err := file2.Write(bufData[:readNum])
// 將寫入數據放到 total中, 在這里total 就是傳輸的進度
total = total + writeNum
// temp.txt 存放臨時記錄數據
file3.Seek(0, io.SeekStart) // 將光標重置到開頭
//將數字轉換成字符串寫入,這里total逐漸變大不存在覆蓋不完的問題。如果存在覆蓋不完問題,使用os.Truncate(fileName, 0)來清空文件內容
// os.Truncate(fileName, 0) 截取指定長度字節(jié)的內容,其余內容會被刪除
file3.WriteString(strconv.Itoa(total))
//模擬斷電
//if total > 10000 {
// panic("斷電了")
//}
}
}

模擬傳輸過程中出現問題,比如斷電

恢復電后繼續(xù)上傳

以上就是Go語言中Seeker接口的用法詳解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Go Seeker接口用法的資料請關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