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M不定參數(shù)的用法最佳實踐
引言
這篇文章介紹本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經(jīng)驗:不定參數(shù)(即…運算符)在GORM中的使用。
入門√——初級——中級——高級;本文適應(yīng)入門及以上。
GORM最佳實踐之不定參數(shù)的用法
Go中的不定參數(shù)
在Golang的語言特性文檔中,對不定參數(shù)(… 參數(shù))進行了專門的講解。當在函數(shù)定義中聲明了一個不定參數(shù)…T
(比如 func Greeting(prefix string, who ...string)
)時,在函數(shù)內(nèi)部就相當于有了一個類型為[]T的變量(比如在Greeting
函數(shù)內(nèi),存在一個類型為[]string
的who
)。
如果有下面的Greeting函數(shù):
func Greeting(prefix string, who ...string){ fmt.Println(prefix, len(who), who) if len(who) > 0 { Greeting(prefix, who[1:]...) } }
那么可以通過Greeting("nobody")
和Greeting("hello:", "KiKi", "Joe", "Anna")
來調(diào)用Greeting
方法。對于前者用法來說,who
的值為nil
;對于后者用法來說,who
的值為[]string{"KiKi", "Joe", "Anna"}
。
這里需要注意兩點:
1)不能直接傳入字符串切片調(diào)用Greeting("hello:", []string{"KiKi", "Joe", "Anna"})
,否則編譯器會報錯。
2)也不能這么調(diào)用Greeting(prefix, who[1:])
,必須要傳入who[1:]...
。
這兩點基本上能揭露出不定參數(shù)的本質(zhì),它更像是聲明運算過程而非數(shù)據(jù)類型
①當在函數(shù)聲明中使用時,做的是把函數(shù)調(diào)用時傳入的參數(shù)組裝成為切片(slice)
②當在函數(shù)體內(nèi)部傳參使用時,代表的是把切片中的數(shù)據(jù)拆組成為單個元素。恩,基本上就是這樣了。
GROM中不定參數(shù)的最佳實踐
說實話,在剛開始接觸不定參數(shù)時,并不覺得它存在的必要性;平日里編寫代碼很少用到它,感覺它就像是一個玩具,或者像是語言的一個噱頭。
直到最近在使用GROM的過程中,面對復雜的業(yè)務(wù)邏輯,當model層定制的方法越來越多,總覺得力不從心。直到一次review代碼時,經(jīng)過我們組賴老師的指點,才算給我的代碼世界又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先看一段代碼:
// Topic 話題 type Topic struct { gorm.Model Title string `gorm:"index"` Content string `gorm:"type:text"` ViewCount int `json:"view_count"` ReplyCount int `json:"reply_count"` UserID int `gorm:"index" json:"user_id"` } // QueryByUserID 根據(jù)UserID獲取話題 func (t *Topic) QueryByUserID(userID int) (topics []Topic, err error) { db := config.DB.Where("user_id = ?", userID).Find(&topics).Error return }
為了根據(jù)用戶ID(UserID)獲取到相應(yīng)的話題(Topic),我們定義了一個QueryByUserID
的方法,為了表意這里刻意傳入了一個參數(shù);好像這個函數(shù)已經(jīng)能幫我們解決model層與controller的分離。但是如果真正使用時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個函數(shù)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只能獲取某個UserID的所有的話題,卻無法實現(xiàn)對這個UserID下話題的進一步篩選(比如獲取最近七天發(fā)布的話題)。
那么應(yīng)該如何定義這個Query函數(shù),使得我們使用時既優(yōu)雅又功能強大呢?答案便是不定參數(shù)。
試想,我們把QueryByUserID
函數(shù)以如下的方式定義:
// QueryByUserID 根據(jù)UserID獲取話題 func (t *Topic) QueryByUserID(userID int, args ...interface{}) (topics []Topic, err error) { db := config.DB.Where("user_id = ?", userID) if len(args) >= 2 { db = db.Where(args[0], args[1:]...) } else if len(args) >= 1 { db = db.Where(args[0]) } err = db.Find(&topics).Error return }
我們這里在QueryByUserID
的最后強行添加了一個args不定參數(shù),從而接受調(diào)用時傳入的附加的參數(shù)。同時在函數(shù)體內(nèi),我們根據(jù)args的長度對它進行不同方式的應(yīng)用,這就非常優(yōu)雅地擴展了QueryByUserID
的功能。根據(jù)GORM的特性,大量使用了Go的反射特性,查看源碼后知道這種用法完全可行。
在添加了不定參數(shù)的情況下,再調(diào)用QueryByUserID
的時候,想要進一步精細地搜索話題,就方便多了。比如,想要獲取UserID為1且最近一周發(fā)布的話題,可以這么寫了:
topics, err := (&Topic{}).QueryByUserID(1, "created_at > ?", time.Now().Add(-7*24*time.Hour) // ... 其他對topics 與 err 的處理
非常靈活,好喜歡!
小結(jié)
本文對Go中的不定參數(shù)、GORM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就二者的優(yōu)雅結(jié)合實踐進行了描述。通過一個搜索某用戶發(fā)表的話題(Topic)的例子介紹了使用GORM時加入不定參數(shù)后所帶來的巨大靈活性。
通過這樣一種結(jié)合,能夠?qū)Σ欢▍?shù)以及GORM具有更深一步的認識,而認識的夠深刻,開發(fā)起來就能更加得心應(yīng)手了??。
更多關(guān)于GORM不定參數(shù)用法的資料請關(guān)注腳本之家其它相關(guān)文章!
相關(guān)文章
golang?gorm框架數(shù)據(jù)庫的連接操作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lang?gorm框架數(shù)據(jù)庫操作示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04-04go string to int 字符串與整數(shù)型的互換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 string to int 字符串與整數(shù)型的互換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4-07-07GoLang jwt無感刷新與SSO單點登錄限制解除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 jwt無感刷新與SSO單點登錄限制解除方法,JWT是一個簽名的JSON對象,通常用作Oauth2的Bearer token,JWT包括三個用.分割的部分。本文將利用JWT進行認證和加密,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