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判斷對象為空的6種方法舉例
前言
當(dāng)前端需要判斷一個對象是否為空時,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xiàn)。
下面列出了六種常見的方法,并提供了相應(yīng)的例子和解釋:
1.使用Object.keys()方法:
主要是獲取對象的鍵名,將對象的屬性轉(zhuǎn)換成數(shù)組,通過是否存在鍵名(數(shù)組的長度是否為0)而判斷是否為空
function isEmptyObject(obj) { return Object.keys(obj).length === 0; } const obj1 =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2)); // false
2.使用for…in循環(huán):
使用for…in循環(huán)遍歷對象屬性,并使用obj.hasOwnProperty()檢查屬性是否屬于對象本身,如果存在任何屬性,則返回false,否則返回true。
function isEmptyObject(obj) { for (let key in obj) { if (obj.hasOwnProperty(key))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const obj1 =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2)); // false
3.使用JSON.stringify()方法:
JSON.stringify()
是將一個JavaScript對象或值轉(zhuǎn)換為JSON格式字符串,如果最終只得到一個{},就說明他是一個空對象
function isEmptyObject(obj) { return JSON.stringify(obj) === '{}'; } const obj1 =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2)); // false
JSON.parse 和 JSON.stringify
在ES5中,增加了一個JSON對象,專門用來處理JSON格式的數(shù)據(jù)。
JSON是一個對象,但只有兩個方法:parse
和stringify
,不能作為構(gòu)造函數(shù),也無屬性1.JSON.stringify() 語法為:
(返回指定數(shù)據(jù)的JSON格式字符串)
JSON.stringify(value[, replacer [, space]])
- value:將要序列化成 一個JSON字符串的JavaScript對象或值。
- replacer 可選,用于處理將要序列化的值。
- space 可選,指定縮進用的空白字符串,用于美化輸出。
2.JSON.parse() 語法為:
(用來解析JSON字符串得到對應(yīng)的JavaScript值或?qū)ο螅?/p>
JSON.parse(text[, reviver])
- text:要被解析成的字符串。
如果傳入數(shù)字則會轉(zhuǎn)換成十進制數(shù)字輸出。
如果傳入布爾值則直接輸出。
如果傳入null則輸出null。
不支持其他類型的值,否則報錯。- reviver: 可選,轉(zhuǎn)換器, 可以用來修改解析生成的原始值。
- 返回值: JavaScript對象/值, 對應(yīng)給定JSON文本的對象/值。
在解析JSON字符串的時候,需要注意到JSON格式的一些規(guī)范,不然就容易報錯。
4.ES6的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方法:
這種方法通過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方法獲取對象的所有屬性,然后判斷屬性數(shù)組的長度是否為0來確定對象是否為空。
和上面講到的Object.keys()相似哦,下面將會簡單講到其區(qū)別
function isEmptyObject(obj) { return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obj).length === 0; } const obj1 =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 console.log(isEmptyObject(obj2)); // false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與Object.keys()的區(qū)別:
相同點:
功能是一樣的,一般是用來獲取一個JSON對象中所有屬性
差異點:
Object.getOwnPropertyNames:
返回的是對象所有自己的屬性,
Object.keys(obj):
返回的是所有可枚舉屬性,也就是屬性下的enumerable: false
5.第三方庫
5.1使用lodash庫的isEmpty()方法:
檢查 value
是否為一個空對象,集合,映射或者set。 判斷的依據(jù)是除非是有枚舉屬性的對象,length 大于 0 的 arguments object, array, string 或類jquery選擇器。
對象如果被認(rèn)為為空,那么他們沒有自己的可枚舉屬性的對象。
這種方法使用lodash庫中的isEmpty()方法,直接判斷對象是否為空。
返回值:
(boolean): 如果 value
為空,那么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
const _ = require('lodash'); const obj1 = {}; console.log(_.isEmpty(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 console.log(_.isEmpty(obj2)); // false
5.2.使用underscore庫的isEmpty()方法:
這種方法使用underscore庫中的isEmpty()方法,直接判斷,和lodash庫的擦不多。
const _ = require('underscore'); const obj1 = {}; console.log(_.isEmpty(obj1)); // true const obj2 = { name: 'juny long', age: 18 }; console.log(_.isEmpty(obj2)); // false
總結(jié)
到此這篇關(guān)于前端判斷對象為空的6種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前端判斷對象為空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基于BootStrap multiselect.js實現(xiàn)的下拉框聯(lián)動效果
當(dāng)option特別多時,一般的下拉框選擇起來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所以使用multiselect是個很好的選擇。在網(wǎng)上找了半天找到了解決方案,具體實現(xiàn)代碼大家參考下本文吧2017-07-07javascript 實現(xiàn) 秒殺,團購 倒計時展示的記錄 分享
這篇文章介紹了javascript 實現(xiàn) 秒殺,團購 倒計時展示的記錄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201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