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秒變大神:安裝CPU/散熱器/電源/跳線教程

伴隨著DIY的門檻越來越低,很多的游戲玩家開始嘗試自己組裝一臺高性能的游戲主機。但是,對于小白玩家來講,眾多的電腦硬件擺在眼前的時候會導(dǎo)致自己的手忙腳亂,不知無法從何下手。作為一名機電頻道的編輯來講,每天的裝機也讓自己攢下了不少的裝機經(jīng)驗,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這些裝機技巧。
首先裝機要從配置單開始講起,玩家一定要確保各類型的硬件可以有效的兼容,不要出現(xiàn)DDR4內(nèi)存搭配B85的板子這種類似的情況出現(xiàn),接下來,才是實際裝機的環(huán)節(jié)。
CPU安裝應(yīng)該注意哪些細節(jié)
CPU作為整機的最核心部件,價格相對于其他硬件也是高出不少,所以玩家在安裝CPU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Intel的針腳是設(shè)計在主板上的,所以玩家在安裝之前需要檢查主板上CPU插槽的針腳是否有損壞或者彎折,一旦發(fā)現(xiàn)不對那么需要玩家停止安裝,向商家進行維修或者更換。
AMD的CPU針腳是設(shè)計在CPU上的,所以玩家在組建AMD平臺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要弄彎針腳,否則會導(dǎo)致CPU或者主板的損壞,并且玩家需要記住,因為自身操作不當導(dǎo)致硬件的損壞,廠商是不予以調(diào)換或者維修的,所以玩家在安裝之前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錯誤安裝CPU方式
在主板CPU安裝位上,會有一個明顯三角標示用來提示玩家CPU正確的安裝方向,玩家需要將CPU上的三角標志與主板上的三角標對應(yīng)方向一致,才可以正確安裝CPU。
正確安裝CPU
通過以上的圖片,相信小白玩家掌握了CPU的正確安裝方式,同時提醒玩家在購買CPU之后一定要認真的檢查CPU的針腳或者電容是否正常,如果有損壞請立即停止電腦的安裝,并且及時聯(lián)系賣家進行調(diào)換。
安裝散熱其實很簡單
在散熱器的選擇上,筆者為大家選擇兩類,一類是側(cè)吹式,一類是下壓式的散熱器。這兩類散熱器的散熱原理是相同的,即通過散熱器與CPU接觸的銅面將CPU的熱量帶到散熱器的鰭片上,然后用風扇將熱量吹走。
塔式側(cè)吹(上)下壓式(下)
下壓式散熱器相對比較好安裝而且安裝方向也比較固定,對于塔式散熱器來講安裝方向就要有講究了。
塔式散熱器安裝方向
散熱器的風扇供電線
塔式散熱器安裝方向還是比較有講究的,一般來講,散熱器的風扇是由機箱的前部將熱量從后部吹出的,這也就是為何一般機箱的后部都會設(shè)計單獨的散熱孔位,如果風扇的方向安裝錯誤,導(dǎo)致的結(jié)果就是熱量被吹進機箱內(nèi)部,導(dǎo)致機箱內(nèi)部溫度很高。
還有一種是吸風式的安裝方式,即讓塔式散熱器的風扇從向后部吸風,將熱量帶出機箱內(nèi)部,但是對比吹風式的散熱方式,吸風式的散熱效果略差一點。
電源安裝也很有講究
一般的新手玩家在安裝電源的時候只是將電源放到機箱的電源位上,然后擰上四顆螺絲就OK了,但是這樣并不正確,因為電源自帶一個散熱風扇,所以不正確的安裝方式會影響電源的散熱性能,進而影響整機的散熱和性能,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電源的正確安裝方式。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電源的散熱原理,電源的散熱原理是電源風扇通過進風口將機箱外的冷空氣吸進電源,然后將空氣吹向電源內(nèi)部的電子元件來起到散熱的效果。
錯誤的電源安裝方式
看過了散熱原理我們就要看一下電源應(yīng)該如何進行安裝了,首先要確定機箱電源位置的進風口位置,通常設(shè)計優(yōu)秀的機箱都會為電源設(shè)置獨立的電源進風口來保證電源的散熱,如果機箱沒有設(shè)置獨立的電源進風口,那這個時候就需要玩家根據(jù)機箱來確定電源安裝的方向了,接下來我們就以進風口在機箱電源位底部為例子來給大家講解一下正確的電源安裝方式。
正確的電源安裝方式
如果將電源的風扇方向朝向CPU和顯卡,那么散熱風扇就會吸取顯卡和CPU產(chǎn)生的熱量,不利于電源的散熱,長時間使用將影響整機的性能。關(guān)于電源的安裝還是比較簡單,目前很多的機箱也設(shè)計了防呆設(shè)計,如果安裝不正確,將無法安裝進機箱內(nèi)部。
關(guān)于電源的安裝是不是非常簡單呢?只要明白電源的散熱原理,你就可以十分輕松的進行電源安裝,這樣的技能是不是秒GET到?
跳線看似復(fù)雜但是連接十分簡單
大部分玩家在安裝硬件的時候都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安裝,但是在安裝機箱和主板連接的跳線的時候就會一頭的包,細小的跳線看起來十分復(fù)雜,但是在安裝的時候還是十分簡單的。
一般的跳線位置在主板的PANEL區(qū),一般這個區(qū)域需要玩家進行連接的是硬盤工作指示燈跳線,開機,關(guān)機跳線,和電源指示燈的跳線。
主板PANEL區(qū)布局
電源開關(guān)為兩個插腳,可能的標注有Power SW,PW,PWR,PWRBTN,POWER,ON/OFF等,所以玩家在連接電源開機跳線的時候要看清楚一點哦。
主板PANEL區(qū)布局
重啟開關(guān)也是兩個插腳,可能的標注包括RESET SW,RESET,RES,RST等,在不連接機箱的情況下短接兩個插腳也可以起到重啟鍵的作用。
電源指示燈的標注多為PLED或PWR_LED;硬盤指示燈的標注多為HDLED或HD。
主板提供的前置USB 3.0接口
F_USB指的是前置USB接口,F(xiàn)即front的縮寫。同樣,F(xiàn)_AUDIO指的是前置音頻接口,和機箱的設(shè)計相同,F(xiàn)_USB 3.0的藍色19針插座是前置USB 3.0接口。
此外還有SPEAKER或SPK,指的是主板的工作報警器,IR/CIR表示紅外接口,J_PRINT為打印機接口,J_COM為COM接口。
介紹完了插頭和插腳的說明,接線對大家來說肯定就非常容易了,只要將對應(yīng)的線纜連接到插腳上即可。
底座上有黑色豎線的插腳為正極
前置音頻線纜的防呆設(shè)計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開機和重啟之外,接線時都需要區(qū)分線纜和主板的正負極。一般在線纜上會標明正極和負極,沒有標注的一般彩色線為正極,白色的線為負極;當然主板的跳線位置上也會有相應(yīng)的正負極標注,如果沒有插口底下有黑色橫豎線的為正極。
編輯總結(jié):
本文主要是針對小白玩家進行裝機教學(xué),內(nèi)容十分簡單易懂,相信新手玩家看過之后可以一次性的掌握,但是裝機畢竟還是一個實踐的事情,看再多也不如自己親自動手裝一臺機器練練手,所以筆者建議玩家多動手,理論和實踐相結(jié)合,一定可以成為裝機大師的。
相關(guān)文章
RTX 5070組裝電腦配置推薦! 更具性價比的4K游戲之選
如果基于RTX 5070打造一臺性能強勁的游戲主機該怎么配置呢?推薦大家可以考慮華碩PRIME-RTX5070-O12G大師顯卡,詳細請看下文介紹2025-04-08高性能3A游戲電腦配置推薦: 輕松玩轉(zhuǎn)4K游戲!
如何基于RX 9070系列打造出一套高性能的3A游戲電腦呢?本次我們選擇了定位更高的RX 9070 XT,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的配置推薦2025-04-08組裝DeepSeek電腦該怎么選購內(nèi)存條? 方案解析與實操調(diào)試方案分享
很多朋友想要本地部署,這時對電腦配置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就來享下個人用戶+中小企業(yè)搭建DeepSeek主機應(yīng)該如何選購內(nèi)存,同時也會分享實操案例2025-03-29華碩ProArt 全家桶裝機推薦: 擁有RTX5080的生產(chǎn)力主機
這里我要分享一套以華碩ProArt Z890-CREATOR WIFI主板搭配ProArt PA401機箱為主的生產(chǎn)力主機配置,顯卡方面也嘗試了NVIDIA 最新發(fā)布的RTX 5080顯卡作為生產(chǎn)力加速核心2025-03-25酷睿Ultra7 265K+4070S能否撐到60系顯卡發(fā)布? 完美避開裝機大冤種
想要換一臺主機玩游戲,如果選擇酷睿Ultra7 265K+4070S能否撐到60系顯卡發(fā)布?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測評2025-03-15intel酷睿Ultra7 265K打造七彩虹iGame全家桶攻略
intel酷睿ULTRA7 265K與265KF均已降價到兩千了,很多朋友對我的iGame Ultra Family硬件感興趣,今天我就基于intel酷睿ULTRA U7 265K為大家推薦一套七彩虹全家桶的配置吧2025-03-14低至2K價位的酷睿Ultra7 265K搭配哪款主板裝機更合適?
作為一款中高端處理器,酷睿Ultra 7 265K的定位更偏向生產(chǎn)力,更適合直播用戶、內(nèi)容創(chuàng)作者、AI相關(guān)開發(fā)者及用戶群體、發(fā)燒友等等,那么你在選擇酷睿 Ultra 7 265K之后,又2025-03-13- 您是不是正計劃裝一臺新電腦,在新的一年里提升工作生產(chǎn)的效率,同時可以在閑暇之余暢玩3A游戲新作?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基于酷睿Ultra 7 265K與Z890M板U套裝的裝機思路2025-03-13
- 本次買了一些標志性的電商配件作為實機展示,目前整機的坑點依舊集中在CPU和顯卡上,不過套路已經(jīng)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樣了,用用就壞不至于,但后續(xù)維護可能相當麻煩,下面我2025-03-12
電腦整機的坑你都踩了幾個? i9級處理器/組合硬盤/水泥電源等避坑指南
在網(wǎng)購組裝機配件的時候,經(jīng)常能看到一些平臺的廣告語,很多時候看著看著就買了,這樣就容易踩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組裝機有哪些可以避開的坑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