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過期鍵刪除策略解讀
1.Redis使用兩種不同的策略來刪除過期鍵,分別是惰性刪除策略和定期刪除策略
1.1惰性刪除策略
當一個過期鍵被訪問時,Redis會檢查這個鍵是否過期。如果過期,就會立即刪除。如果沒有過期,Redis會像處理普通鍵一樣繼續(xù)處理它。這種方式被稱為惰性刪除,因為Redis只會在需要訪問一個鍵時才會檢查它是否過期,并在發(fā)現它過期后刪除它。這種策略的好處是能夠節(jié)省刪除鍵所帶來的 CPU 開銷,因為 Redis 只有在有需要時才會刪除鍵
1.2定期刪除策略
Redis也使用一種定期刪除策略來刪除過期鍵。在這種策略下,Redis會每隔一段時間掃描數據庫,查找所有已過期的鍵并將它們刪除。這種方式稱為定期刪除,因為Redis會定期執(zhí)行這個操作。這種策略的好處是能夠保證 Redis 數據庫中過期的鍵能夠及時被刪除,從而避免浪費空間。
1.3策略小結
Redis 的默認配置是同時使用惰性刪除和定期刪除兩種策略。當 Redis 同時使用這兩種策略時,惰性刪除策略能夠節(jié)省 CPU 開銷,定期刪除策略能夠保證過期鍵及時被刪除。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調整 Redis 的刪除策略,比如對于一些不太重要的數據,我們可以只使用惰性刪除策略來降低 Redis 的 CPU 開銷,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數據,我們可以只使用定期刪除策略來保證數據的正確性。這些調整可以通過 Redis 的配置參數來實現。
惰性刪除策略可以讓Redis更高效地使用內存,因為它只有在需要訪問一個鍵時才會檢查它是否過期。但是,它可能會導致過期鍵長時間滯留在內存中,直到下次被訪問。定期刪除策略則可以保證過期鍵及時被刪除,但可能會對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它需要周期性地遍歷整個數據庫。為了平衡內存使用和性能,Redis通常會同時使用這兩種策略。
2.惰性刪除策略與定期刪除策略的使用
Redis 的惰性刪除策略和定期刪除策略默認都是開啟的,所以在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做任何特殊的配置即可使用這兩種策略。
如果你想要對 Redis 的刪除策略進行調整,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配置:
惰性刪除策略
Redis 的惰性刪除策略是默認開啟的,如果你想要關閉惰性刪除,可以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將以下參數設置為 no:
# 是否啟用惰性刪除 # 如果設置為 no,則 Redis 將不使用惰性刪除策略 # 默認為 yes lazyfree-lazy-eviction no
定期刪除策略
Redis 的定期刪除策略是通過一個配置參數來控制的,這個參數默認值為 10 秒鐘,即 Redis 每隔 10 秒鐘會檢查一次過期鍵并刪除過期鍵。如果你想要改變這個值,可以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修改以下參數:
# 設置 Redis 定期刪除策略的周期 # 默認為 10 秒鐘 # 單位為秒 hz 100
在上面的配置中,我們將 Redis 定期刪除策略的周期設置為 100 秒,即 Redis 每隔 100 秒鐘會檢查一次過期鍵并刪除過期鍵。
需要注意的是,當 Redis 同時使用惰性刪除和定期刪除兩種策略時,惰性刪除策略會優(yōu)先執(zhí)行,即 Redis 只有在有客戶端請求鍵時才會檢查鍵是否過期,定期刪除策略只有在惰性刪除策略無法滿足時才會起作用。
3.為什么Redis中會導致讀取到過期數據
雖然定期刪除策略可以釋放一些內存,但是,Redis 為了避免過多刪除操作對性能產生影響,每次隨機檢查數據的數量并不多。如果過期數據很多,并且一直沒有再被訪問的話,這些數據就會留存在 Redis 實例中。業(yè)務應用之所以會讀到過期數據,這些留存數據就是一個重要因素。
惰性刪除策略實現后,數據只有被再次訪問時,才會被實際刪除。如果客戶端從主庫上讀取留存的過期數據,主庫會觸發(fā)刪除操作,此時,客戶端并不會讀到過期數據。但是,從庫本身不會執(zhí)行刪除操作,如果客戶端在從庫中訪問留存的過期數據,從庫并不會觸發(fā)數據刪除。
4.從庫會給客戶端返回過期數據嗎?
Redis3.2版本之前,從庫會返回過期數據。Redis3.2之后從庫不會返回過期數據,會返回空值,但是還是有可能會讀到。
如果使用的是 Redis 3.2 之前的版本,那么,從庫在服務讀請求時,并不會判斷數據是否過期,而是會返回過期數據。在 3.2 版本后,Redis 做了改進,如果讀取的數據已經過期了,從庫雖然不會刪除,但是會返回空值,這就避免了客戶端讀到過期數據。所以,在應用主從集群時,盡量使用 Redis 3.2 及以上版本。
使用了 Redis 3.2 后的版本,還是會讀到過期數據,這跟 Redis 用于設置過期時間的命令有關系,有些命令給數據設置的過期時間在從庫上可能會被延后,導致應該過期的數據又在從庫上被讀取到
4.1設置數據過期時間命令說明
- EXPIRE 和 PEXPIRE:它們給數據設置的是從命令執(zhí)行時開始計算的存活時間;
- EXPIREAT 和 PEXPIREAT:它們會直接把數據的過期時間設置為具體的一個時間點。
主從庫全量同步,收到EXPIRE命令,主庫直接執(zhí)行,全量同步完成發(fā)送給從庫,從庫執(zhí)行的時候會在當前時間基礎上加上存活時間,過期時間明顯延后。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業(yè)務應用中使用 EXPIREAT/PEXPIREAT 命令,把數據的過期時間設置為具體的時間點,避免讀到過期數據
總結
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在CenOS系統(tǒng)下安裝和配置Redis數據庫的教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CenOS系統(tǒng)下安裝和配置Redis數據庫的教程,Redis是一個可基于內存的高性能NoSQL數據庫,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11-11
Redis之RedisTemplate配置方式(序列和反序列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Redis之RedisTemplate配置方式(序列和反序列化),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