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的OkHttp包中的HTTP攔截器Interceptor用法示例
OkHttp(GitHub:https://github.com/square/okhttp) 的 Interceptor 就如同名稱「攔截器」一樣,攔截你的 Request 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再送出去。例如:
1.自動加上使用者目前使用的語言送出去取得對應(yīng)語言的回傳內(nèi)容。
2.將 Request 計算出這個 Request 的 sigunature 再附加上送出去。
在 okHttp 中分成 Application Interceptor 和 Network Interceptor 兩種。 Application Interceptor 是會可以被 cache 起來的。如官網(wǎng)的圖片:
攔截器是 OkHttp 提供的對 HTTP 請求和響應(yīng)進行統(tǒng)一處理的強大機制。攔截器在實現(xiàn)和使用上類似于 Servlet 規(guī)范中的過濾器。多個攔截器可以鏈接起來,形成一個鏈條。攔截器會按照在鏈條上的順序依次執(zhí)行。 攔截器在執(zhí)行時,可以先對請求的 Request 對象進行修改;再得到響應(yīng)的 Response 對象之后,可以進行修改之后再返回。
Interceptor 接口只包含一個方法 intercept,其參數(shù)是 Chain 對象。Chain 對象表示的是當前的攔截器鏈條。通過 Chain 的 request 方法可以獲取到當前的 Request 對象。在使用完 Request 對象之后,通過 Chain 對象的 proceed 方法來繼續(xù)攔截器鏈條的執(zhí)行。當執(zhí)行完成之后,可以對得到的 Response 對象進行額外的處理。
記錄請求和響應(yīng)信息的攔截器:
public class LoggingInterceptor implements Interceptor { public Response intercept(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 Request request = chain.request(); long t1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發(fā)送請求: [%s] %s%n%s", request.url(), chain.connection(), request.headers())); Response response = chain.proceed(request); long t2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String.format("接收響應(yīng): [%s] %.1fms%n%s", response.request().url(), (t2 - t1) / 1e6d, response.headers())); return response; } }
OkHttp 中的攔截器分成應(yīng)用和網(wǎng)絡(luò)攔截器兩種。應(yīng)用攔截器對于每個 HTTP 響應(yīng)都只會調(diào)用一次,可以通過不調(diào)用 Chain.proceed 方法來終止請求,也可以通過多次調(diào)用 Chain.proceed 方法來進行重試。網(wǎng)絡(luò)攔截器對于調(diào)用執(zhí)行中的自動重定向和重試所產(chǎn)生的響應(yīng)也會被調(diào)用,而如果響應(yīng)來自緩存,則不會被調(diào)用。
添加應(yīng)用和網(wǎng)絡(luò)攔截器
client.interceptors().add(new LoggingInterceptor()); //添加應(yīng)用攔截器 client.networkInterceptors().add(new LoggingInterceptor()); //添加網(wǎng)絡(luò)攔截器
要做計算 Request 的 sigunature ,則使用方式如下:
public class ApiClient { Interceptor signedRequestInterceptor = new Interceptor() { @Override public Response intercept(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 Response response = null; try { Request originalRequest = chain.request(); Request signedRequest = SignRequestUtil.signRequest(originalRequest); response = chain.proceed(signedRequest); }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 InvalidKey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response; } };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client.networkInterceptors().add(signedRequestInterceptor); } public class SignRequestUtil { public static Request signRequest(Request originalRequest) { Request.Builder requestBuilder = originalRequest.newBuilder(); // 在這做所有你需要做的事情,重新產(chǎn)生一個 Request 送出去。 return requestBuilder .headers(getSignedHeaders(originalRequest)) .build(); } }
相關(guān)文章
Android編程實現(xiàn)自定義ProgressBar樣式示例(背景色及一級、二級進度條顏色)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ndroid編程實現(xiàn)自定義ProgressBar樣式功能,涉及針對背景色及一級、二級進度條顏色的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1-01Android利用Sensor(傳感器)實現(xiàn)水平儀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Android利用Sensor傳感器實現(xiàn)水平儀功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7-02-02Flutter實現(xiàn)笑嘻嘻的動態(tài)表情的示例代碼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如何利用Flutter實現(xiàn)笑嘻嘻的動態(tài)表情,文中的示例代碼講解詳細,對我們學習Flutter有一定幫助,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2-04-04Android開發(fā)使用HttpURLConnection進行網(wǎng)絡(luò)編程詳解【附源碼下載】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ndroid開發(fā)使用HttpURLConnection進行網(wǎng)絡(luò)編程的方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Android基于HttpURLConnection實現(xiàn)顯示圖片與文本功能,涉及Android布局、文本解析、數(shù)據(jù)傳輸、權(quán)限控制等相關(guān)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8-01-01詳解Android中fragment和viewpager的那點事兒
本文主要對Android中fragment和viewpager進行詳細介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需要的朋友一起來看下吧2016-12-12Android中控件GridView實現(xiàn)設(shè)置行列分割線的方法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利用Android中控件GridView實現(xiàn)設(shè)置行列分割線的方法,文中給出了詳細的介紹與示例代碼,相信對大家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有需要的朋友們下面來一起看看吧。201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