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C++中的虛擬函數(shù)及其靜態(tài)類型和動態(tài)類型
虛擬函數(shù)是C++語言引入的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它提供了“動態(tài)綁定”機制,正是這一機制使得繼承的語義變得相對明晰。
(1)基類抽象了通用的數(shù)據(jù)及操作,就數(shù)據(jù)而言,如果該數(shù)據(jù)成員在各派生類中都需要用到,那么就需要將其聲明在基類中;就操作而言,如果該操作對各派生類都有意義,無論其語義是否會被修改或擴展,那么就需要將其聲明在基類中。
(2)有些操作,如果對于各個派生類而言,語義保持完全一致,而無需修改或擴展,那么這些操作聲明為基類的非虛擬成員函數(shù)。各派生類在聲明為基類的派生類時,默認繼承了這些非虛擬成員函數(shù)的聲明/實現(xiàn),如同默認繼承基類的數(shù)據(jù)成員一樣,而不必另外做任何聲明,這就是繼承帶來的代碼重用的優(yōu)點。
(3)另外還有一些操作,雖然對于各派生類而言都有意義,但是其語義并不相同。這時,這些操作應該聲明為基類的虛擬成員函數(shù)。各派生類雖然也默認繼承了這些虛擬成員函數(shù)的聲明/實現(xiàn),但是語義上它們應該對這些虛擬成員函數(shù)的實現(xiàn)進行修改或者擴展。另外在實現(xiàn)這些修改或擴展過程中,需要用到額外的該派生類獨有的數(shù)據(jù)時,將這些數(shù)據(jù)聲明為此派生類自己的數(shù)據(jù)成員。
再考慮更大背景下的繼承體系,當更高層次的程序框架(繼承體系的使用者)使用此繼承體系時,它處理的是一個抽象層次的對象集合(即基類)。雖然這個對象集合的成員實質上可能是各種派生類對象,但在處理這個對象集合中的對象時,它用的是抽象層次的操作。并不區(qū)分在這些操作中,哪些操作對各派生類來說是保持不變的,而哪些操作對各派生類來說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當運行時實際執(zhí)行到各操作時,運行時系統(tǒng)能夠識別哪些操作需要用到“動態(tài)綁定”,從而找到對應此派生類的修改或擴展的該操作版本。
也就是說,即只需關心它自己問題域的業(yè)務邏輯,只要保證正確,其任務就算完成了
。即使繼承體系內部增加了某種派生類,或者刪除了某種派生類,或者某某派生類的某個虛擬函數(shù)的實現(xiàn)發(fā)生了改變,它的代碼不必任何修改。這也意味著,程序的模塊化程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模塊化的提高也就意味著可擴展性、可維護性,以及代碼的可讀性的提高,這也是“面向對象”編程的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
虛擬函數(shù)的靜態(tài)類型和動態(tài)類型
先來看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子類重載的虛擬函數(shù)為privete,那么通過父類的指針可以訪問到它嗎?
#include <IOSTREAM> class B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 { std::cout << "base fun called"; }; }; class D : public B { private: virtual void fun() { std::cout << "driver fun called";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B* p = new D(); p->fun(); return 0; }
運行時會輸出
driver fun called
從這個實驗,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虛擬函數(shù)編譯時的一些特征:
在編譯虛擬函數(shù)調用的時候,例如p->fun(); 只是按其靜態(tài)類型來處理的, 在這里p的類型就是B,不會考慮其實際指向的類型(動態(tài)類型)。
也就是說,碰到p->fun();編譯器就當作調用B的fun來進行相應的檢查和處理。
因為在B里fun是public的,所以這里在“訪問控制檢查”這一關就完全可以通過了。然后就會轉換成(*p->vptr[1])(p)這樣的方式處理, p實際指向的動態(tài)類型是D,所以p作為參數(shù)傳給fun后(類的非靜態(tài)成員函數(shù)都會編譯加一個指針參數(shù),指向調用該函數(shù)的對象,我們平常用的this就是該指針的值), 實際運行時p->vptr[1]則獲取到的是D::fun()的地址,也就調用了該函數(shù), 這也就是動態(tài)運行的機理。
為了進一步的實驗,可以將B里的fun改為private的,D里的改為public的,則編譯就會出錯。
C++的注意條款中有一條" 絕不重新定義繼承而來的缺省參數(shù)值" (Effective C++ Item37, never redefine a function's inherited default parameter value) 也是同樣的道理。
可以再做個實驗
class B { public: virtual void fun(int i = 1) { std::cout << "base fun called, " << i; }; }; class D : public B { private: virtual void fun(int i = 2) { std::cout << "driver fun called, " << i; }; };
則運行會輸出
driver fun called, 1
關于這一點,Effective上講的很清楚“virtual 函數(shù)系動態(tài)綁定, 而缺省參數(shù)卻是靜態(tài)綁定”,也就是說在編譯的時候已經(jīng)按照p的靜態(tài)類型處理其默認參數(shù)了,轉換成了(*p->vptr[1])(p, 1)這樣的方式。
相關文章
C++讀入"N,X,Y,Z"格式文本文件到Eigen3 Matrix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讀入"N,X,Y,Z"格式文本文件到Eigen3 Matrix,本文通過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4-04C++使用MySQL-Connector/C++連接MySQL出現(xiàn)LNK2019錯誤的解決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使用MySQL-Connector/C++連接MySQL出現(xiàn)LNK2019錯誤的解決方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8-03-03QT委托代理機制之Model?View?Delegate使用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QT委托代理機制之Model?View?Delegate的使用方法,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2-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