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for-in有序遍歷json數(shù)據(jù)并探討各個瀏覽器差異
object本身就是無對象的集合,因此在用 for-in 語句遍歷對象的屬性時,遍歷出的屬性順序與對象定義時不同。
了解W3C標準:
根據(jù) ECMA-262(ECMAScript)第三版中描述,for-in 語句的屬性遍歷的順序是由對象定義時屬性的書寫順序決定的。
關于 ECMA-262(ECMAScript)第三版中 for-in 語句的更多信息,請參考 ECMA-262 3rd Edition 中 12.6.4 The for-in Statement。
在現(xiàn)有最新的 ECMA-262(ECMAScript)第五版規(guī)范中,對 for-in 語句的遍歷機制又做了調(diào)整,屬性遍歷的順序是沒有被規(guī)定的。
關于 ECMA-262(ECMAScript)第五版中 for-in 語句的更多信息,請參考 ECMA-262 5rd Edition 中 12.6.4 The for-in Statement。
新版本中的屬性遍歷順序說明與早期版本不同,這將導致遵循 ECMA-262 第三版規(guī)范內(nèi)容實現(xiàn)的 JavaScript 解析引擎在處理 for-in 語句時,與遵循第五版規(guī)范實現(xiàn)的解析引擎,對屬性的遍歷順序存在不一致的問題。
因此在開發(fā)中應盡量避免編寫依賴對象屬性順序的代碼。如下:
<script> var json1 = { "2":{"name":"第1條"}, "1":{"name":"第2條"}, "3":{"name":"第3條"} } var json2 = [ {"name":"第1條"}, {"name":"第2條"}, {"name":"第3條"} ] for(var i in json1){ alert(json1[i].name); } //正確 for(var i in json2){ alert(json2[i].name); } </script>
看看for-in代碼在個瀏覽器差異:
下面通過一段代碼單獨給大家介紹JS 循環(huán)遍歷JSON數(shù)據(jù)
JSON數(shù)據(jù)如:
{"options":"[{/"text/":/"王家灣/",/"value/":/"9/"},{/"text/":/"李家灣/",/"valu e/":/"10/"},{/"text/":/"邵家灣/",/"value/":/"13/"}]"}
用js可以寫成:
var data=[{name:"a",age:12},{name:"b",age:11},{name:"c",age:13},{name:"d",age:14}]; for(var o in data){ alert(o); alert(data[o]); alert("text:"+data[o].name+" value:"+data[o].age ); }
或是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function text(){ var json = {"options":"[{/"text/":/"王家灣/",/"value/":/"9/"},{/"text/":/"李家灣/",/"value/":/"10/"},{/"text/":/"邵家灣/",/"value/":/"13/"}]"} json = eval(json.options) for(var i=0; i<json.length; i++) { alert(json[i].text+" " + json[i].value) } } </script>
相關文章
JavaScript里四舍五入函數(shù)round用法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里四舍五入函數(shù)round用法,實例分析了round函數(shù)的使用技巧,具有一定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4-04JavaScript數(shù)據(jù)綁定實現(xiàn)一個簡單的 MVVM 庫
MVVM 是 Web 前端一種非常流行的開發(fā)模式,利用 MVVM 可以使我們的代碼更專注于處理業(yè)務邏輯而不是去關心DOM 操作。接下來通過本文給大家介紹JavaScript使用數(shù)據(jù)綁定實現(xiàn)一個簡單的 MVVM 庫,感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吧201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