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Script高級之詞法作用域和作用域鏈
主要內(nèi)容:
1、分析JavaScript的詞法作用域的含義
2、解析變量的作用域鏈
3、變量名提升時什么
最近在傳智播客講解JavaScript的課程,有不少朋友覺得JavaScript是如此的簡單,但是又如此的不知如何使用,因此我準備了一些內(nèi)容給大家分享一下.
這個系列主要講解JavaScript的高級部分的內(nèi)容,包括作用域鏈、閉包、函數(shù)調(diào)用模式、原型以及面向?qū)ο蟮囊恍〇|西. 在這里不包含JavaScript的基本語法,如果需要了解基礎(chǔ)的同學可以到http://net.itcast.cn里面去下載免費的視頻進行學習. 好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我們的正題.
一、關(guān)于塊級作用域
說到JavaScript的變量作用域,與咱們平時使用的類C語言不同.
例如C#中下面代碼: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f(true)
{
int num = 10;
}
System.Console.WriteLine(num);
}
這段代碼如果進行編譯,是無法通過的,因為"當前上下文中不存在名稱num". 因為這里
變量的作用域是由花括號限定的,稱為塊級作用域.
在塊級作用域下,所有的變量都在定義的花括號內(nèi),從定義開始到花括號結(jié)束這個
范圍內(nèi)可以使用. 出了這個范圍就無法訪問. 也就是說代碼
if(true)
{
int num = 10;
System.Console.WriteLine(num);
}
這里可以訪問,因為變量的定義與使用在同一個花括號內(nèi).
但是在JavaScript中就不一樣,JavaScript中沒有塊級作用域的概念.
二、JavaScript中的作用域
在JavaScript中,下面代碼:
if(true) {
var num = 10;
}
alert(num);
運行的結(jié)果是彈窗10. 那么在JavaScript中變量的作用范圍是怎么限定的呢?
2.1 函數(shù)限定變量作用域
在JavaScript中,只有函數(shù)可以限定一個變量的作用范圍.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在JavaScript中,在函數(shù)里面定義的變量,可以在函數(shù)里面被訪問,但是在函數(shù)外
無法訪問. 看如下代碼: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
try {
alert(num);
} catch ( e ) {
alert( e );
}
這段代碼運行時,會拋出一個異常,變量num沒有定義. 也就是說,定義在函數(shù)中的變量無法
在函數(shù)外使用,當然在函數(shù)內(nèi)可以隨意的使用, 即使在賦值之前. 看下面代碼: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var num = 10;
alert(num);
};
try {
func();
} catch ( e ) {
alert( e );
}
這段代碼運行后,不會拋出錯誤,彈窗兩次,分別是 undefined 和 10(至于為什么,下文解釋).
從這里可以看得出,變量只有在函數(shù)中可以被訪問. 同理在該函數(shù)中的函數(shù)也可以訪問.
2.2 子域訪問父域
前面說了,函數(shù)可以限定變量的作用域,那么在函數(shù)中的函數(shù)就成為該作用域的子域. 在子域
中的代碼可以訪問到父域中的變量. 看下面代碼: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var sub_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
sub_func();
};
func();
這段代碼執(zhí)行得到的結(jié)果就是 10. 可以看到上文所說的變量訪問情況. 但是在子域中訪問父域的
代碼也是有條件的. 如下面代碼: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10;
var sub_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20;
alert(num);
};
sub_func();
};
func();
這段代碼比前面就多了一個"var num = 20;",這句代碼在子域中,那么子域訪問父域的情況就發(fā)
生了變化,這段代碼打印的結(jié)果是 20. 即此時子域訪問的num是子域中的變量,而不是父域中的.
由此可見訪問有一定規(guī)則可言. 在JavaScript中使用變量,JavaScript解釋器首先在當前作
用域中搜索是否有該變量的定義,如果有,就是用這個變量;如果沒有就到父域中尋找該變量.
以此類推,直到最頂級作用域,仍然沒有找到就拋出異常"變量未定義". 看下面代碼:
(function() {
var num = 10;
(function() {
var num = 20;
(function(){
alert(num);
})()
})();
})();
這段代碼執(zhí)行后打印出20. 如果將"var num = 20;"去掉,那么打印的就是10. 同樣,如果再去掉
"var num = 10",那么就會出現(xiàn)未定義的錯誤.
三、作用域鏈
有了JavaScript的作用域的劃分,那么可以將JavaScript的訪問作用域連成一個鏈式樹狀結(jié)構(gòu).
JavaScript的作用域鏈一旦能清晰的了解,那么對于JavaScript的變量與閉包就是非常清晰的了.
下面采用繪圖的辦法,繪制作用域鏈.
3.1 繪制規(guī)則:
1) 作用域鏈就是對象的數(shù)組
2) 全部script是0級鏈,每個對象占一個位置
3) 凡是看到函數(shù)延伸一個鏈出來,一級級展開
4) 訪問首先看當前函數(shù),如果沒有定義往上一級鏈檢查
5) 如此往復,直到0級鏈
3.2 舉例
看下面代碼:
var num = 10;
var func1 = function() {
var num = 20;
var func2 = function() {
var num = 30;
alert(num);
};
func2();
};
var func2 = function() {
var num = 20;
var func3 = function() {
alert(num);
};
func3();
};
func1();
func2();
下面分析一下這段代碼:
-> 首先整段代碼是一個全局作用域,可以標記為0級作用域鏈,那么久有一個數(shù)組
var link_0 = [ num, func1, func2 ];// 這里用偽代碼描述
-> 在這里func1和func2都是函數(shù),因此引出兩條1級作用域鏈,分別為
var link_1 = { func1: [ num, func2 ] };// 這里用偽代碼描述
var link_1 = { func2: [ num, func3 ] };// 這里用偽代碼描述
-> 第一條1級鏈衍生出2級鏈
var link_2 = { func2: [ num ] };// 這里用偽代碼描述
-> 第二條1級鏈中沒有定義變量,是一個空鏈,就表示為
var link_2 = { func3: [ ] };
-> 將上面代碼整合一下,就可以將作用域鏈表示為:
// 這里用偽代碼描述
var link = [ // 0級鏈
num,
{ func1 : [ // 第一條1級鏈
num,
{ func2 : [ // 2級鏈
num
] }
]},
{ func2 : [ // 第二條1級鏈
num,
{ func3 : [] }
]}
];
-> 用圖像表示為
圖:01_01作用域鏈.bmp
注意:將鏈式的圖用js代碼表現(xiàn)出來,再有高亮顯示的時候就非常清晰了.
有了這個作用域鏈的圖,那么就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訪問變量是如何進行的:
在需要使用變量時,首先在當前的鏈上尋找變量,如果找到就直接使用,不會
向上再找;如果沒有找到,那么就向上一級作用域鏈尋找,直到0級作用域鏈.
如果能非常清晰的確定變量所屬的作用域鏈的級別,那么在分析JavaScript
代碼與使用閉包等高級JavaScript特性的時候就會非常容易(至少我是這樣哦).
三、變量名提升與函數(shù)名提升
有了作用域鏈與變量的訪問規(guī)則,那么就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先看下面
的JavaScript代碼:
var num = 10;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num);
var num = 20;
alert(num);
};
func();
執(zhí)行結(jié)果會是什么呢?你可以想一想,我先不揭曉答案.
先來分析一下這段代碼.
這段代碼中有一條0級作用域鏈,里面有成員num和func. 在func下是1級作用
域鏈,里面有成員num. 因此在調(diào)用函數(shù)func的時候,就會檢測到在當前作用域中
變量num是定義過的,所以就會使用這個變量. 但是此時num并沒有賦值,因為代
碼是從上往下運行的. 因此第一次打印的是 undefined,而第二次打印的便是20.
你答對了么?
像這樣將代碼定義在后面,而在前面使用的情況在JavaScript中也是常見的
問題. 這時就好像變量在一開始就定義了一樣,結(jié)果就如同下面代碼:
var num = 10;
var func = function() {
var num; // 感覺就是這里已經(jīng)定義了,但是沒有賦值一樣
alert(num);
var num = 20;
alert(num);
};
func();
那么這個現(xiàn)象常常稱為變量名提升. 同樣也有函數(shù)名提升這一說. 如下面代碼: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調(diào)用外面的函數(shù)");
};
var foo = function() {
func();
var func = function() {
alert("調(diào)用內(nèi)部的函數(shù)");
};
func();
};
好了,這段代碼結(jié)果如何?或則應該有什么不一樣,我先不說沒留著讀者思考吧!
下一篇再做解答.
由于有了這些不同,因此在實際開發(fā)的時候,推薦將變量都寫在開始的地方,
也就是在函數(shù)的開頭將變量就定義好,類似于C語言的規(guī)定一樣. 這個在js庫中也
是這么完成的,如jQuery等.
四、小結(jié)
好了這篇文章主要是說明JavaScript的詞法作用域是怎么一回事兒,以及解釋
如何分析作用域鏈,和變量的訪問情況,最后留再一個練習收尾吧!??!
看下面代碼執(zhí)行結(jié)果是什么:
if( ! "a" in window ) {
var a = "定義變量";
}
alert(a);
相關(guān)文章
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3):設計模式之策略模式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深入理解JavaScript系列(33):設計模式之策略模式詳解,策略模式定義了算法家族,分別封裝起來,讓他們之間可以互相替換,此模式讓算法的變化不會影響到使用算法的客戶,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3-03JavaScript基礎(chǔ)學習之splice()函數(shù)詳解
在前端JavaScript編程過程中,為了開發(fā)出更具交互性的web應用,需要對一些數(shù)組進行處理,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JavaScript基礎(chǔ)學習之splice()函數(shù)的相關(guān)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4-04javascript 數(shù)據(jù)類型轉(zhuǎn)換(parseInt,parseFloat)
Number、String函數(shù)是特殊的函數(shù),在JS引擎中,他會自動判斷是作為構(gòu)造函數(shù)調(diào)用還是普通調(diào)用,所以既可以使用new關(guān)鍵字,也可以作為函數(shù)直接調(diào)用。2010-07-07深入理解JavaScript中的塊級作用域、私有變量與模塊模式
本篇文章詳細的介紹了JavaScript中的塊級作用域、私有變量與模塊模式,詳細介紹了塊級作用域、私有變量與模塊模式,對學習JavaScript很有幫助。2016-10-10JavaScript字符串對象toUpperCase方法入門實例(用于把字母轉(zhuǎn)換為大寫)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字符串對象toUpperCase方法入門實例,toUpperCase方法用于把字母轉(zhuǎn)換為大寫,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4-10-10setTimeout和setInterval的瀏覽器兼容性分析
setTimeout和setInterval的瀏覽器兼容性分析...2007-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