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的類模板詳解及示例
C++中的函數(shù)模板
對于類的聲明來說,也有同樣的問題。有時,有兩個或多個類,其功能是相同的,僅僅是數(shù)據(jù)類型不同,如下面語句聲明了一個類:
class Compare_int
{
public:
Compare(int a,int b)
{
x=a;
y=b;
}
int max()
{
return (x>y)?x:y;
}
int min()
{
return (x<y)?x:y;
}
private:
int x,y;
};
其作用是對兩個整數(shù)作比較,可以通過調(diào)用函數(shù)成員max和min得到兩個整數(shù)中的大者和小者。
如果想對兩個浮點數(shù)(float型)做比較,另外在聲明一個類:
class Compare_float
{
public:
Compare(float a,float b)
{
x=a;
y=b;
}
float max()
{
return (x>y)?x:y;
}
float min()
{
return (x<y)?x:y;
}
private:
float x,y;
};
顯然這基本上是重復(fù)性的工作,應(yīng)該有辦法減少重復(fù)型的工作。C++中的類模板就是為了這類問題而增加的。
可以聲明一個通用的類模板,它可以有一個或者多個虛函數(shù)的類型參數(shù),
class Compare
{
public:
Compare(T a,T b)
{
x=a;
y=b;
}
T max()
{
return(x>y)?x:y;
}
T min()
{
return(x<y)?x:y;
}
private:
T x,y;
};
將此類模板和前面第一個Compare_int類作比較,可以看到有兩處不同:
(1)
聲明類模板時要增加一行,template<class 類型參數(shù)名>
template的意思是“模板”,是聲明類模板時必須寫的關(guān)鍵字。在template后面的尖括號內(nèi)的內(nèi)容是模板的參數(shù)表列,關(guān)鍵字class表示其后面的是類型參數(shù)。本例中,T就是一個類型參數(shù)名,這個名字是任意取的,只要是合法的標(biāo)識符即可。
T并不是一個已存在的實際類型名,它只是一個虛擬類型參數(shù)名,在以后將被一個實際的類型名取代。
(2)
原有的類型名int換成虛擬類型參數(shù)名T。在建立類對象時,如果將實際類型指定為int型,編譯系統(tǒng)就會用int取代所有的T,如果指定為float型,就用float取代所有的T。這樣就能實現(xiàn)“一類多用”。
由于類模板包含類型參數(shù),因此又稱為參數(shù)化的類。如果說類是對象的抽象,對象是類的實例,則類模板時類的抽象,類是類模板的實例。利用類模板可以建立含各種數(shù)據(jù)類型的類。
那么,我們聲明了一個類模板后,怎樣使用它呢?
用類定義對象的一般方法:
Compare_int cmp1(4,7); //Compare_int是已聲明的類
其作用是建立一個Compare_int類的對象cmp1,將實參4和7分別賦給形參a和b,作為進(jìn)行比較的兩個整數(shù)。
用類模板定義對象的方法與此類似,但是不能直接寫成
Compare cmp(4,7); //Compare是類模板名
Compare是類模板名,而不是一個具體的類,類模板體中的類型T并不是一個實際的類型,只是一個虛擬的類型,無法用它去定義對象。必須用實際類型名去取代虛擬的類型,具體做法是:
Compare <int> cmp1(4,7);
即在類模板名之后在尖括號內(nèi)指定實際的類型名,在進(jìn)行編譯時,編譯系統(tǒng)就用int取代類模板中的類型參數(shù)T,這樣就把類模板具體化了,或者說實例化了。
這時Compare <int>就相當(dāng)于前面介紹的Compare_int類。
====================示例代碼1.1====================
聲明一個類模板,利用它分別實現(xiàn)兩個整數(shù)、浮點數(shù)、和字符的比較,求出大數(shù)和小數(shù)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class T> //聲明一個類模板,虛擬類型名為T
class Compare
{
public:
Compare(T a,T b)
{
x=a;
y=b;
}
T max()
{
return(x>y)?x:y;
}
T min()
{
return(x<y)?x:y;
}
private:
T x,y;
};
int main()
{
Compare <int> cmp1(3,7); //定義對象cmp1,用于兩個整數(shù)的比較
cout<<"Max : "<<cmp1.max()<<endl;
cout<<"Min : "<<cmp1.min()<<endl<<endl;
Compare <float> cmp2(45.89,88.76);//定義對象cmp2,用于兩個浮點數(shù)的比較
cout<<"Max : "<<cmp2.max()<<endl;
cout<<"Min : "<<cmp2.min()<<endl;
Compare <char> cmp3('a','A'); //定義對象cmp3,用于兩個字符的比較
cout<<"Max : "<<cmp3.max()<<endl;
cout<<"Min : "<<cmp3.min()<<endl;
return 0;
}

還有一個問題要說明:上面列出的類模板中的成員函數(shù)是在類模板內(nèi)定義的。
如果改為在類模板外定義,不能用一般定義類成員函數(shù)的形式:
T compare::max(){....} //不能這樣定義類模板中的成員函數(shù)
而應(yīng)當(dāng)寫成類模板的形式:
template<class T>
T Compare <T> ::max()
{
return(x>y)?x:y;
}
第一行聲明類模板,第二行左端的T是虛擬類型名,后面的Compare<T>是一個整體,是帶參數(shù)的類。表示所定義的 max函數(shù)是在類Compare<T>的作用域內(nèi)的。
在定義對象時,用戶當(dāng)然要指定實際的類型(圖int),進(jìn)行編譯時就會將類模板中的虛擬類型名T全部用實際的類型代替。這樣Compare<T>就相當(dāng)于一個實際的類。
歸納一下使用時要注意的問題:
(1)在類聲明前面加入一行,格式為
template<class 虛擬類型參數(shù)>
如:
template<class T> //注意本行末尾沒有分號
class Compare
{
……
}
(2)用類模板定義對象時用以下形式:
類模板名 <實際類型名> 對象名;
類模板名 <實際類型名> 對象名(實參列表);
如:
Compare <float> cmp2(45.89,88.76);//定義對象cmp2,用于兩個浮點數(shù)的比較
(3)如果在類模板外定義成員函數(shù),應(yīng)寫成類模板形式:
template <class 虛擬類型參數(shù)>
函數(shù)類型 類模板名 <虛擬類型參數(shù)>::成員函數(shù)名(函數(shù)形參表列){……}
(4)類模板的類型參數(shù)可以有一個或者多個,每個類型前面都必須加class,如:
template <class T1,class T2>
class someclass
{……};
在定義對象時,分別帶入實際的類型名,如
someclass<int,double> obj;
(5)和使用類一樣,使用類模板時要注意其作用域,只能在其有效作用域內(nèi)用它定義對象。
如果類模板是在A文件開頭定義的,則A文件范圍內(nèi)為有效作用域,可以在其中的任何地方使用類模板,但不能在B文件中使用類模板定義對象。
(6)模板可以有層次,一個類模板可以作為基類,派生出派生類。
相關(guān)文章
C++中的頭文件與Extern(外部函數(shù)調(diào)用)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中的頭文件與Extern(外部函數(shù)調(diào)用)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8-08Ubuntu配置sublime text 3的c編譯環(huán)境的具體步驟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硪黄猆buntu配置sublime text 3的c編譯環(huán)境的具體步驟。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就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7-03-03C語言strlen,strcpy,strcmp,strcat,strstr字符串操作函數(shù)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C語言strlen,strcpy,strcmp,strcat,strstr字符串操作函數(shù)實現(xiàn),,文章圍繞主題展開詳細(xì)的內(nèi)容介紹,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