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生成元組和字典的方法
1.生成元組
元組是元素按順序組合后的產物,元組對象的類型是tuple型
含有兩個元素的元組成為數據對
元組可以包含任意數量和任意類型的元素,其元素總數可以為0、1、2等,并且元素的先后順序是由意義的。另外,元組中的元素類型沒有必要一致,可以多種類型組合在一起。
元組是不可變類型,這一點與列表完全不同
1.1使用()生成元組
以“,”作為分隔符排列元素后,可以通過表達式結合運算符()包圍元素序列生成元組。與列表一樣,元組的最后一個元素后可以放“,”。如果不會產生歧義,()也可以省略。這一點和列表完全不同。
示例:
# 元組的生成
tuple01 = () # ()
tuple02 = 1, # (1)
tuple03 = (1,) # (1)
tuple04 = 1, 2, 3 # (1, 2, 3)
tuple05 = 1, 2, 3, # (1, 2, 3)
tuple06 = (1, 2, 3) # (1, 2, 3)
tuple07 = (1, 2, 3, ) # (1, 2, 3)
tuple08 = 'A', 'B', 'C', # ('A', 'B', 'C')
注意:想tuple02和tuple03那樣,如果元組只有一個元素,元素末尾的“,”就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因為如果省略“,”,程序會認為該變量是單一的值而不是元組。
1.2使用tuple函數生成元組
tuple函數是內置函數,它基于字符串和列表等各類對象來生成元組,另外,在不傳遞實參的情況下調用tuple()會返回空元組
使用range函數生成數列(可迭代對象)后,通過tuple函數轉換該數列可以輕易生成以特定范圍數值為元素的元組
tuple09 = tuple() # () 空元組
tuple10 = tuple('ABC') # ('A', 'B', 'C') 從字符串的每個字符生成元組
tuple11 = tuple([1, 2, 3]) # (1, 2, 3) 從列表生成元組
tuple12 = tuple({1, 2, 3}) # (1, 2, 3) 從集合生成元組
tuple13 = tuple(range(7)) # (0, 1, 2, 3, 4, 5, 6)
tuple14 = tuple(range(3, 8)) # (3, 4, 5, 6, 7)
tuple15 = tuple(range(3, 13, 2)) # (3, 5, 7, 9, 11)
1.3使用divmod函數生成元組
divmod函數是內置函數,它會生成并返回一個元組,該元組的元素是函數的第1個參數除以第2個參數后得到的商和余數
tuple16 = divmod(13, 3) # (4, 1) 商為4,余數為1

2.生成字典
字典是dict型,可擁有任意個元素。
字典最突出地特征其所有元素都是鍵和值得數據對
2.1使用{}生成字典
“鍵:值”形式的元素之間用“,”隔開。另外,使用中空的{ }會生成空字典
dict01 = {} # {} 空字典
dict02 = {'China': 156, 'Japan': 392, 'France': 250}
2.2使用dict函數生成字典
使用內置函數dict可以生成各種類型對象的集合。在不傳遞實參的情況下調用dict()會生成空字典
dict03 = dict() print(dict03)

從元組的列表生成字典,元組的第1個元素被程序解釋為鍵,第2個元素被程序解釋為值(下圖a)
lst = [('China', 156), ('Japan', 392), ('France', 250)]
dict04 = dict(lst)
print(dict04)
通過zip函數匯總兩個列表并將其轉換為字典(下圖b)
key = ['China', 'Japan', 'France'] value = [156, 392, 250] dict05 = dict(zip(key, value)) print(dict05)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生成元組和字典的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生成元組和字典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