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中的執(zhí)行流程思路分析-流程圖
一. 前言
本文只在為大家梳理完整的vue3代碼執(zhí)行流程,從創(chuàng)建createApp到渲染為真實dom節(jié)點。
在讀后續(xù)文章時,請大家參考以下流程圖食用,好了廢話不多說,開整?。?!
(本文主要為梳理思路,不展示太多源碼。)

二. Vue3 思路分析
提示:一定要按照流程圖哦!??!
1. createRender(options)
我們創(chuàng)建vue3時,最常見的一個api就是createApp,但是在執(zhí)行createRender時,createApp還沒有被創(chuàng)建,那該方法是干什么的呢,傳入的參數(shù)有是什么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options:源碼中也叫做 nodeOps,其實就是vue3自己重新封裝的一些dom操作,例如insert、remove、createElement等,在pc端,其實就是利用domcument下的一些原生方法實現(xiàn)
優(yōu)點:那就有人要問了,為什么要重新封裝
首先有這么幾點好處:
- 1.封裝后使用更清楚簡短,方便調用
- 2.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將
vue的渲染工作與dom操作完全解耦,這樣更適合多端操作,只需要重入對應的nodeOps即可,自己重新封裝對應的dom操作方法,比如移動端等
從流程圖來看,調用該方法之后,返回三個Api,其中我們只關心兩個重要的也是常用的createApp、render
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2. createApp
這個方法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該方法傳入一個根組件rootComponent,但是并沒有做任何處理,在該方法中主要任務創(chuàng)建了一個全局對象app。
我們來看下app中常見的幾個api:
App
use: 用來注冊插件,為vue實現(xiàn)擴展,如vueRouter、vuex、pinia等component: 用來注冊全局組件,可以在任意組件中使用- 注意:以上方法都應該在mount掛載之前執(zhí)行
mount: 這一步也就是最關鍵的一部,開始執(zhí)行將組件渲染的第一步,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3. app.mount(‘#app’)
從流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掛載中主要執(zhí)行了兩個操作
- 1.
createVNode - 首先將我們傳入的根組件傳入到
createVNode方法中,將組件包裝成vnode對象并且返回 - 2.
render(vnode, rootContainer) - 此處的
render就是在前邊執(zhí)行createRender時返回的方法,我們在此處繼續(xù)執(zhí)行它,并且傳入兩個參數(shù),第一個是我們包裝后的rootComponent,第二個是掛載傳入真實domrootContainer
好了,mount執(zhí)行完畢,我們進入到render中繼續(xù)向下執(zhí)行
4. render(vnode, container)
在此方法中,做了一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已經渲染的vnode,也可以稱之為舊的vnode保存到container._vnode上,然后調用
patch(container._vnode|| null, vnode)
這樣,就形成了新舊vnode,也就有了diff的說法,讓我們進入到patch方法中。
5. patch(n1, n2, container)
patch中文意思打補丁,也就描述了他的用法,對比新舊vnod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diff算法,將新的vnode渲染到真實dom中。
該方法中主要分為了兩大分支,當然還有其它,我們就先忽略,跟著主線走下去
- 1.
processComponent - 當傳入的n2為組件時進入這個分支
- 2.
processElement - 當傳入的n2為元素類型時走該分支
我們先進入processComponent來對傳入的rootComponent進行處理
6. processComponent
該方法中又出現(xiàn)了兩個分支
mountComponent: 在第一次掛載時執(zhí)行updateComponent: 組件跟新時執(zhí)行
我們接著往下看
7. mountComponent
該組件中執(zhí)行了三個主要的方法,我們一個個來看
createInstance:首先是創(chuàng)建實例,我們自定義的每個組件第一次渲染時都會走該分支,為每個組件定義了一個組件實例instance,因此vue3中就有了一個方法getCurrentInstance來訪問每個組件的實例。setupComponent:這一步非常重要,該方法接受一個參數(shù),也就是剛剛創(chuàng)建的組件實例,在這一步中,調用了我們傳入的setup,所以,我們調用的所有方法,也就是在這被執(zhí)行,比如reactive,ref,生命hook,watch,computed等,之后將setup調用的結果保存到instance中的setupState屬性中。setupRenderEffect:在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完之后,接下來就該進行渲染,我們繼續(xù)進入到該方法中。
8. setupRenderEffect
該方法中創(chuàng)建了一個componentUpdateFn組件更新函數(shù),也就是在這,實現(xiàn)了真正的響應式處理,在setupComponent中,執(zhí)行了setup,在這我們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響應式處理,利用reactive/refs對數(shù)據(jù)實現(xiàn)了處理,在get中收集依賴,set中更新依賴。
在創(chuàng)建好componentUpdateFn方法之后,我們創(chuàng)建了一個新的對象
new ReactiveEffect(componentUpdateFn),之后我們執(zhí)行返回對象的run方法,其中執(zhí)行了傳入的componentUpdateFn函數(shù),在componentUpdateFn中,我們首先對組件的render或者template進行處理,也就對我們用到了響應式數(shù)據(jù)進行了get,由此,將ReactiveEffect收集到對應數(shù)據(jù)的依賴中,在每次數(shù)據(jù)修改時,執(zhí)行componentUpdateFn,之后,在掛載函數(shù)中繼續(xù)執(zhí)行patch,傳入處理后的render或者temeplate,至此回到patch中,進行遞歸。
9. patch
此時,傳入的是根標簽包裝后的vnode,所以,此次走的分支為processElement,讓我們跟著流程圖繼續(xù)往下看。
10. processElement mountElement
在該方法中,我們利用我們傳入的nodeOpts,也就是dom操作方法,將vnode渲染為真實的dom,此時,終于將組件渲染到頁面上,同時將轉換的真實dom存放在vnode.el上。
patchElement
該方法也就是diff算法的核心,當組件更新之后,通過diff算法,將新的vnode渲染到頁面上。
三. 結尾
至此,vue3從創(chuàng)建到渲染的所有流程執(zhí)行結束,在數(shù)據(jù)更新之后,我們通過執(zhí)行依賴,也就是componentUpdateFn函數(shù),重復之前的步驟,重新執(zhí)行組件的render函數(shù)獲取根標簽,傳遞給patch,然后更新頁面,一直重復該過程。也就實現(xiàn)了頁面的改變。直到網頁關閉。
以上為個人經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vue2基本響應式實現(xiàn)方式之讓數(shù)組也變成響應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2基本響應式實現(xiàn)方式之讓數(shù)組也變成響應式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3-04-04
Vue.js?element-plus使用圖標不顯示問題的解決方式
近期在學習Vue時用elementUI時發(fā)現(xiàn)圖標在頁面上顯示不出來,所以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Vue.js?element-plus使用圖標不顯示問題的解決方式,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9-09
解決vue admin element noCache設置無效的問題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篇解決vue admin element noCache設置無效的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9-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