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類的三種訪問權限解析:private、public與protect
C++類的三種訪問權限:private、public與protect
類與面向對象
C++中可以定義一個類。
定義一個類,其實就是把一堆實體的共同特征給提取出來。這種面向對象而不是面向過程的解決問題的思想,大大提升了復雜大型軟件的開發(fā)效率。
比如在游戲開發(fā)中,需要生成一批屬性相近、行為相似的怪物,那我們可以定義一個怪物類:
class Monster { ??? ?private: ?? ??? ?//私有類型成員 ??? ??? ?int attack = 15;?? ?//攻擊力屬性 ??? ?public:?? ??? ??? ?//公有類型成員 ? ?? ? ? ?? ??? ?int health = 100;?? ?//生命值屬性 ??? ??? ?void strike ( ) { //怪物對玩家進行一次攻擊 ??? ??? ?...... ?? ??? ?}?? ? ??? ??? ?void recover( ) { //怪物回血,并提高自身攻擊力 ??? ??? ??? ?if (health <= 95) health += 5; ? ?? ??? ??? ?attack += 5; ?? ??? ?}??
我們知道,一個類中可以有兩種成員在里面:類中成員變量和類中成員函數(shù)。成員變量用于描述類的靜態(tài)屬性,如上述的 health 和 attack;成員函數(shù)其實就是類的動態(tài)行為,比如上述的strike()和recover()。
補充一下:函數(shù),本質上一串能夠完成特定行為的代碼。
例如其中strike()可以使怪物對玩家造成傷害(改變玩家生命值);recover()可以恢復一定量的生命值并提高攻擊力。
如果想要增加游戲難度,則可以增加怪物類中strike()和recover()調用頻率,或者提高health和attack的初始值,這些操作在C++中都很容易做到。這種面向對象的編程思想,讓一些從面向過程的角度看來十分抽象的行為,都能夠用C++比較輕松地實現(xiàn)。
那么,如此便夠了么?僅僅用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shù)便可以完成許多復雜操作,我們不應該竊喜么?
三種訪問權限
private與public
上述代碼中的 private 和 public 是怎么回事?他們的存在有什么意思?
private
代表類內私有成員,僅有類內函數(shù)可以訪問private,類外一切函數(shù)(包括繼承者)均不可訪問private成員。public
代表類內公有成員,無論類內還是類外(包括繼承者)的函數(shù)都可以訪問public成員。
通過這兩個關鍵字,我們實現(xiàn)了對類內成員的訪問權限控制。在一些特定情況下,訪問權限控制十分方便。比如在上述代碼中,我們將怪物的攻擊力attack設置為private,這樣就只有類內的recover()函數(shù)能夠訪問attack屬性;將生命值health設置為public,于是當玩家對怪物進行攻擊時,health也能被玩家類player的攻擊函數(shù)訪問而減小。
- 除此以外,還有另一個關鍵字
protect
(即保護成員),主要用在類的繼承中。如果有任何變量或函數(shù)被聲明為protect,那么這些保護成員可以被類的繼承者中成員函數(shù)訪問,而無法被類外任何函數(shù)訪問。因為這個關鍵字涉及繼承機制,稍微有點復雜,所以我們留到下次。
關于類的訪問權限(控制權限)的區(qū)別
C++中類的訪問權限有三種,分別是public公共權限,protected保護權限,private私有權限。將成員屬性和成員方法放到不同的訪問權限中加以實際控制。
三種成員控制權限的區(qū)別
- 在公共權限內的成員類內可以訪問,類外也可以訪問。
- 在保護權限內的成員類內可以訪問,類外不可以訪問。
- 在私有權限內的成員類內可以訪問,類外不可以訪問。
代碼示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o { public: ? ? ? ? ? ? ? ?//公共權限 類內類外可以訪問 ?? ?string name; protected: ? ? ? ? ? ? //保護權限,類內可以訪問,類外不可以訪問 ?? ?string House; private: ? ? ? ? ? ? ? //私有權限,類內可以訪問,類外不可以訪問 ?? ?string car; public: ?? ?void lei() { ?? ??? ?name = "老張"; ?? ??? ?House = "張家"; ? ? ? ?//保護權限的類內訪問 ?? ??? ?car = "長城"; ? ? ? ? ?//私有權限的類內訪問 ?? ?} }; ? int main() { ?? ?peo p; ?? ?p.name = "小張"; ? ? ? ? ? ? ? ? ?? ??? ?//p.house="小張家"; 保護權限類外不可以訪問 ?? ??? ?//p.car="長城plus"; 私有權限類外不可以訪問 ? ?? ??? ?return 0; }
小結一下:通過對不同成員控制權限的了解和使用,在實際項目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權限并寫上相應的接口對類內成員進行調用。
總結
以上為個人經(jīng)驗,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OpenCV實戰(zhàn)之基于Hu矩實現(xiàn)輪廓匹配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利用C++ OpenCV實現(xiàn)基于Hu矩的輪廓匹配,文中的示例代碼講解詳細,對我們學習OpenCV有一定的幫助,感興趣的可以學習一下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