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線程之定時器Timer的實現(xiàn)
標準庫中的Timer
標準庫中有一個Timer類,java.util.Timer,核心方法為schedule,schedule有兩個參數(shù),第一個參數(shù)為即將要執(zhí)行的任務,第二個參數(shù)為多久后執(zhí)行該任務(單位為毫秒),任務為new TimerTask(),TimerTask為抽象類,實現(xiàn)了Ruannable接口,具體看一下使用
import java.util.Timer; import java.util.TimerTask;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imer內部是專門有線程來執(zhí)行我們注冊的任務,這個線程在執(zhí)行完一個任務還會等待別的任務執(zhí)行 Timer timer = new Timer(); //schedule(任務,多久后執(zhí)行任務) //TimerTask是一個抽象類,實現(xiàn)了Runnable接口 timer.schedule(new TimerTas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llo timer"); } }, 3000); System.out.println("main"); } }
運行結果:先打印出main,3秒之后打印hello Timer
上述代碼執(zhí)行完,發(fā)現(xiàn)程序沒有結束,原因是Timer內部是專門有線程來執(zhí)行我們注冊的任務,這個線程在執(zhí)行完一個任務還會等待別的任務執(zhí)行
模擬實現(xiàn)Timer
通過上述標準庫中的Timer分析Timer內部需要啥東西
描述任務:創(chuàng)建一個類專門表示定時器中的一個任務
組織任務:使用數(shù)據(jù)結構來組織
執(zhí)行時間到了的任務:創(chuàng)建定時器實例時,創(chuàng)建一個線程專門來執(zhí)行此任務
描述任務
下面組織任務用到了優(yōu)先級隊列,優(yōu)先級隊列必須插入可以比較大小的元素,所以這里的任務類就必須實現(xiàn)比較器接口Comparable并重寫compareTo方法,使得可以通過時間來進行比較大小,定時器在使用的時候需要獲取時間最小的任務的時間,以此時間戳和當前時間戳比較看是否可以執(zhí)行任務,所以此處也要提供getTime方法
//描述任務 class MyTask implements Comparable<MyTask>{ //任務具體的內容 private Runnable runnable; //任務執(zhí)行的時間戳 private long time; //delay為時間間隔,不是具體的時間戳 public MyTask(Runnable runnable, long delay){ this.runnable = runnable; this.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delay;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MyTask o) { return (int) (this.time-o.time); } public void run(){ runnable.run(); } public long getTime() { return time; } }
組織任務
現(xiàn)在有多個任務,比如一個小時后做作業(yè),半個小時后吃飯…,定時器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按照時間順序先后順序執(zhí)行的,所以我們需要在安排的所有任務中找出距離要執(zhí)行任務時間最短的任務,依次類推,不難得出,可以使用優(yōu)先級隊列這一數(shù)據(jù)結構來組織任務
注意: 此處的優(yōu)先級隊列要考慮線程安全問題,因為可能多個線程進行注冊任務,還有一個專門的線程來執(zhí)行任務,所以使用PriorityBlockingQueue
這里創(chuàng)建了一個對象用于加鎖,具體原因在下面介紹
private PriorityBlockingQueue<MyTask> p = new PriorityBlockingQueue<>(); //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用于加鎖 private Object locker = new Object(); public void schedule(Runnable runnable, long delay){ MyTask task = new MyTask(runnable, delay); p.put(task); //插入任務,可能執(zhí)行時間已經過了,需要喚醒等待的線程進行判斷是否執(zhí)行 synchronized (locker){ locker.notify(); } }
執(zhí)行時間到了的任務
需要有一個線程不停的檢查優(yōu)先級隊列隊頭元素,判斷該元素的執(zhí)行時間是不是到了,所以在定時器的構造方法中創(chuàng)建一個線程來執(zhí)行任務
public MyTimer(){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try { MyTask task = p.take(); if(task.ge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p.put(task); //當執(zhí)行時間沒到時,沒必要一直進行判斷,比較耗費CPU //所以等待一定時間 synchronized (locker){ locker.wait(task.getTim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else { task.run();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start(); }
為何等待使用wait和notify,而不使用sleep?
在任務的執(zhí)行時間未到之前,可能判斷次數(shù)很多,比較耗費CPU,而且沒有必要一值判斷,只需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判斷執(zhí)行時間到沒到即可,所以在還沒有到執(zhí)行時間時,使用wait(時間)來讓該線程進行等待,在創(chuàng)建任務時喚醒等待即可,因為新的任務可能需要在剛才等待執(zhí)行任務之前執(zhí)行,也就是新創(chuàng)建的任務執(zhí)行時間已經到了,所以要使用notify喚醒執(zhí)行任務的線程繼續(xù)進行判斷時間是否執(zhí)行,而且這個原因也是使用wait不使用sleep的原因,如果使用sleep,在新創(chuàng)建任務的執(zhí)行時間在sleep等待結束時間之前,等待的線程沒有辦法喚醒,也就不能執(zhí)行時間到了的任務
到此這篇關于Java多線程之定時器Timer的實現(xiàn)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定時器Timer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java使用PDFRenderer實現(xiàn)預覽PDF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java使用PDFRenderer實現(xiàn)預覽PDF功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8-12-12Springboot+Vue+shiro實現(xiàn)前后端分離、權限控制的示例代碼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Vue+shiro實現(xiàn)前后端分離、權限控制的示例代碼,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0-07-07springboot3整合knife4j詳細圖文教程(swagger增強)
開發(fā)api提供對應的接口規(guī)范進行聯(lián)調或并行開發(fā),api文檔管理必不可少,常用的Knife4j基于swagger(依賴已經compile),可以進行管理,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springboot3整合knife4j的相關資料,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4-03-03SpringBoot中基于AOP和Semaphore實現(xiàn)API限流
調用速率限制是 Web API 中的常見要求,旨在防止濫用并確保公平使用資源,借助Spring Boot 中的 AOP,我們可以通過攔截方法調用并限制在特定時間范圍內允許的請求數(shù)量來實現(xiàn)速率限制,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