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tring類的理解及字符串常量池介紹
一. String類簡介
1. 介紹
字符串廣泛應(yīng)用 在 Java 編程中,在 Java 中字符串屬于對象,Java 提供了 String 類來創(chuàng)建和操作字符串。
Java的String類在lang包里,java.lang.String是java字符串類,包含了字符串的值和實現(xiàn)字符串相關(guān)操作的一些方法;java.lang包里面的類都不需要手動導(dǎo)入,是由程序自動導(dǎo)入。
String表示字符串類型,屬于引用數(shù)據(jù)類型, 內(nèi)部并不存儲字符串本身 ;Java 程序中的所有字符串字面值(如 “abc” )都作為此類的實例實現(xiàn)。
在String類的實現(xiàn)源碼中,String類實例變量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1和s2引用的是不同對象 s1和s3引用的是同一對象 String s1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2 = new String("world"); String s3 = s1; System.out.println(s1.length()); // 獲取字符串長度---輸出5 System.out.println(s1.isEmpty()); // 如果字符串長度為0,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字符串存儲在字符串常量池中,后文中給出具體的理解與分析。
2. 字符串構(gòu)造
String類提供的構(gòu)造方式非常多,常用的就以下三種: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常量串構(gòu)造 String s1 = "hello bit"; System.out.println(s1); // 直接newString對象 String s2 = new String("hello bit"); System.out.println(s1); // 使用字符數(shù)組進行構(gòu)造 char[] array = {'h','e','l','l','o','b','i','t'}; String s3 = new String(array); System.out.println(s1); }
二. 字符串常量池(StringTable)
1. 思考?
通過下面的代碼,分析和思考字符串對象的創(chuàng)建和字符串常量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lo"; String s3 = new String("hello"); String s4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true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s4); // false }
執(zhí)行及調(diào)試結(jié)果:
思考為什么執(zhí)行結(jié)果中,創(chuàng)建的字符串的地址是一樣的,使用new String的時候比較兩個對象的地址卻不一樣,直接使用字符串常量(“ ”)進行賦值的兩個對象比較是相同的;
為什么s1和s2引用的是同一個對象,而s3和s4不是呢?
2. 介紹和分析
在Java程序中,類似于:1, 2, 3,3.14,“hello”等字面類型的常量經(jīng)常頻繁使用,為了使程序的運行速度更快、 更節(jié)省內(nèi)存,Java為8種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和String類都提供了常量池。
為了節(jié)省存儲空間以及程序的運行效率,Java中引入了:
- Class文件常量池:每個.Java源文件編譯后生成.Class文件中會保存當前類中的字面常量以及符號信息
- 運行時常量池:在.Class文件被加載時,.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被加載到內(nèi)存中稱為運行時常量池,運行時常量池每個類都有一份
- 字符串常量池(StringTable) :字符串常量池在JVM中是StringTable類,實際是一個固定大小的HashTable(一種高效用來進行查找的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不同JDK版本下字符串常量池的位置以及默認大小是不同的:
JDK版本 | 字符串常量池位置 | 大小設(shè)置 |
---|---|---|
Java6 | (方法區(qū))永久代 | 固定大小:1009 |
Java7 | 堆中 | 可設(shè)置,沒有大小限制,默認大?。?0013 |
Java8 | 堆中 | 可設(shè)置,有范圍限制,最小是1009 |
對1中的代碼進行分析:
直接使用字符串常量進行賦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hello"; String s2 = "hello";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true }
當字節(jié)碼文件加載時,字符常量串“hello”已經(jīng)創(chuàng)建好了,并保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
當直接使用常量串賦值的時候( String s1 = “hello”;)會優(yōu)先從字符串常量池找,找到了就將該字符串引用賦值給要賦值的對象(s1和s2);
所以s1和s2內(nèi)放的都是字符串常量池中“hello”字符串所創(chuàng)建對象的引用,是相同的。
通過new創(chuàng)建String類對象
使用new來創(chuàng)建String對象,每次new都會新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每個對象的地址都是唯一的,所以s3和s4的引用是不相同的。
使用常量串創(chuàng)建String類型對象的效率更高,而且更節(jié)省空間。用戶也可以將創(chuàng)建的 字符串對象通過 intern 方式添加進字符串常量池中。
3. intern方法
intern
是一個native方法(Native方法指:底層使用C++實現(xiàn)的,看不到其實現(xiàn)的源代碼);
該方法的作用是手動將創(chuàng)建的String對象添加到常量池中。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 ch = new char[]{'a', 'b', 'c'}; String s1 = new String(ch); // s1對象并不在常量池中 //s1.intern(); //intern調(diào)用之后,會將s1對象的引用放入到常量池中 String s2 = "abc"; // "abc" 在常量池中存在了,s2創(chuàng)建時直接用常量池中"abc"的引用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 輸出false // 將上述方法打開之后,就會輸出true
三. 面試題:String類中兩種對象實例化的區(qū)別
JDK1.8中
- String str = “hello”;只會開辟一塊堆內(nèi)存空間,保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然后str共享常量池中的
- String對象String str = new String(“hello”);會開辟兩塊堆內(nèi)存空間,字符串"hello"保存在字符串常量池中,然后用常量池中的String對象給新開辟的String對象賦值。
- String str = new String(new char[]{‘h’, ‘e’, ‘l’, ‘l’, ‘o’})先在堆上創(chuàng)建一個String對象,然后利用copyof將重新開辟數(shù)組空間,將參數(shù)字符串數(shù)組中內(nèi)容拷貝到String對象中
四. 字符串的不可變性
String是一種不可變對象. 字符串中的內(nèi)容是不可改變。字符串不可被修改,是因為:
String類在設(shè)計時就是不可改變的,String類實現(xiàn)描述中已經(jīng)說明了
String類中的字符實際保存在內(nèi)部維護的value字符數(shù)組中,該圖還可以看出:
- String類被final修飾,表明該類不能被繼承
- value被修飾被final修飾,表明value自身的值不能改變,即不能引用其它字符數(shù)組,但是其引用空間中的內(nèi)容可以修改。
- 字符串真正不能被修改的原因是,存儲字符串的value是被private修飾的,只能在String類中使用,但String中并沒有提供訪問value的公開方法
網(wǎng)上有些人說:字符串不可變是因為其內(nèi)部保存字符的數(shù)組被final修飾了,因此不能改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不是因為String類自身,或者其內(nèi)部value被final修飾而不能被修改; final修飾類表明該類不想被繼承,final修飾引用類型表明該引用變量不能引用其他對象,但是其引用對象中的內(nèi) 容是可以修改的。
所有涉及到可能修改字符串內(nèi)容的操作都是創(chuàng)建一個新對象,改變的是新對象
比如 replace
方法:
注意:
盡量避免直接對String類型對象進行修改,因為String類是不能修改的,所有的修改都會創(chuàng)建新對象,效率非常低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 += i; } System.out.println(str); }
執(zhí)行結(jié)果:
這種方式不推薦使用,因為其效率非常低,中間創(chuàng)建了好多臨時對象。
下圖是上面代碼的匯編,可以看到每一次循環(huán)都需要重新創(chuàng)建一個StringBuuilder對象,效率非常低。
- 創(chuàng)建一個StringBuild的對象,假設(shè)為temp
- 將str對象append(追加)temp之后
- 將"world"字符串a(chǎn)ppend(追加)在temp之后
- .temp調(diào)用其toString方法構(gòu)造一個新的String對象
將新String對象的引用賦直給str
將上述匯編過程轉(zhuǎn)化為類似代碼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str); stringBuilder.append(i); str = stringBuilder.toString(); } System.out.println(str); }
這里可以將上述代碼優(yōu)化一下進行對比,只創(chuàng)建一次StringBuilder即可:
public static void main8(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append(str);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tringBuilder.append(i); } System.out.println(stringBuilder); }
通過下面的代碼對比String和StringBuildder、StringBuffer效率上的差異:
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 s = ""; for(int i = 0; i < 10000; ++i){ s += i;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Buffer sbf = new StringBuffer(""); for(int i = 0; i < 10000; ++i){ sbf.append(i); }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tringBuilder sbd = new StringBuilder(); for(int i = 0; i < 10000; ++i){ sbd.append(i); }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end - start); }
執(zhí)行結(jié)果:
可以看出在對String類進行修改時,效率是非常慢的,因此:盡量避免對String的直接需要,如果要修改建議盡量 使用StringBuffer或者StringBuilder。
到此這篇關(guān)于Java String類的理解及字符串常量池介紹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Java String類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SpringMVC中@RequestMapping注解用法實例
通過@RequestMapping注解可以定義不同的處理器映射規(guī)則,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SpringMVC中@RequestMapping注解用法的相關(guān)資料,文中通過實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6-06Java?CompletableFuture實現(xiàn)原理分析詳解
CompletableFuture是Java8并發(fā)新特性,本文我們主要來聊一聊CompletableFuture的回調(diào)功能以及異步工作原理是如何實現(xiàn)的,需要的可以了解一下2022-09-09Java實現(xiàn)JS中的escape和UNescape代碼分享
在PHP和Python中都有類似JS中的escape和UNescape函數(shù)的功能,那么Java語言中到底有沒有類似的方法呢?本文就來介紹一下Java實現(xiàn)JS中的escape和UNescape轉(zhuǎn)碼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