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與Image加載事件(onload)、加載狀態(tài)(complete)
更新時間:2011年02月14日 21:54:31 作者:
以前寫過一個圖片等比縮放的Js函數(shù),缺陷是要等到所有圖片都加載完畢了,才能進行等比縮放。
昨天用jQuery插件aeImageResize,發(fā)現(xiàn)它更有優(yōu)勢:每張圖片加載完后,會馬上進行等比縮放。
這歸于圖片對象Image的加載事件onload的功勞。
查看插件的源碼,發(fā)現(xiàn)它也依賴圖片對象的complete屬性和onload事件,并且特別把IE6區(qū)分對待,到底IE6在圖片加載對象上,與其它瀏覽器有什么不同呢?
看下文:
通過js操縱DOM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實現(xiàn)和當前頁html元素的異步載入,我談談對Image對象的一些認識。
看個例子: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t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addImg(isrc)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
//-->
</script>
當包含上述代碼的頁面打開時并不載入“tt.jpg”,當點擊按鈕時候才載入。當載入完成后觸發(fā)onload事件顯示到頁面上。如果你是第一次加載 “tt.jpg" 這張圖片的話,運行正常。點擊按鈕加載并顯示一張圖片,如果重復點擊會怎么樣呢?
IE、Opera中,除了第一次加載 圖片時候顯示正常,之后再點擊就沒有反應了,刷新也一樣。難道它們只觸發(fā)一次 “onload”事件?是緩存機制?
FF、Chrom中,每點擊一次加載一張該圖片。
稍微修改下: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t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addImg(isrc)
{
var Img = new Image();
Img.onload =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Img.src = isrc;
}
//-->
</script>
運行后發(fā)現(xiàn),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
所有的瀏覽器都一致了,都是每點擊一次加載一張圖片。這又是什么原因?由此可以見 IE、Opera 執(zhí)行過程中并不是只觸發(fā)一次 onload 事件!
聯(lián)想一下 Image 對象的一些屬性看看,complete、readyState(IE專屬值[uninitialized,complete]) (為防止緩存影響效果請更換圖片名稱?。?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complete" onclick='alert("complete : "+Img.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readyState)' />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mtm.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Img;
function addImg(isrc)
{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function ()
{
alert("complete : "+Img.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readyStat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Img.src = isrc;
}
//-->
</script>
經(jīng)過以上測試,可以看出一些不同點,對于 complete 屬性來講,IE是根據(jù)圖片是否顯示過來判斷,就是說當加載的圖片顯示出來后,complete 屬性的值才為 true ,否則一直是 false ,和以前是否加載過該張圖片沒有關系,即和緩存沒有關系!但是其它瀏覽器表現(xiàn)出來的確不一樣,只要以前加載過該圖,瀏覽器有緩存,complete 就為 true ,這和IE的 readyState 屬性的表現(xiàn)一致!
至此,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瀏覽器都會緩存圖片!可是上面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
眾所周知,從緩存里加載東西的速度是很快的,那么在
...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
...
的過程中,難道 IE、Opera 加載的速度快到,來不及追加事件?
這回加載一張根本不存在的圖片看看效果: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complete" onclick='alert("complete : "+Imgttmt.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ttmt.readyState)' />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mtmtty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Imgttmt;
function addImg(isrc)
{
Imgttmt = new Image();
Imgttmt.src = isrc;
alert("complete : "+Imgttmt.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ttmt.readyState)
Imgttmt.onload = function ()
{
alert("impossible")
}
}
//-->
</script>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瀏覽器都不觸發(fā) onload 事件。
從是否緩存或已經(jīng)加載過圖片的角度講,IE、Opera表現(xiàn)正常,complete 始終為 false ;IE的 readyState 始終為uninitialized 。
令人疑惑的是FF,其中 Imgttmt.complete 的值一直是 true ;
更令人困惑的是 Chrom,它是在最初 new Imgttmt() 的時候 Imgttmt.complete 值為 false。而之后 Imgttmt.complete 值就一直為 true 了!
如果換一張從來沒有加載過的圖片,F(xiàn)F和Chrom 的行為就一致了,都是一開始加載時, Imgttmt.complete 值為false, 之后為 true!
測試的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腳本的執(zhí)行順序的確會影響到類似于 onload 等事件的追加,如果在其顯示后在追加事件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
基于 javascript 這種解釋性語言的特性,在追加事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事件追加在觸發(fā)該事件的句柄之前。
這歸于圖片對象Image的加載事件onload的功勞。
查看插件的源碼,發(fā)現(xiàn)它也依賴圖片對象的complete屬性和onload事件,并且特別把IE6區(qū)分對待,到底IE6在圖片加載對象上,與其它瀏覽器有什么不同呢?
看下文:
通過js操縱DOM很多情況下都是為了實現(xiàn)和當前頁html元素的異步載入,我談談對Image對象的一些認識。
看個例子: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t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addImg(isrc)
{
var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
//-->
</script>
當包含上述代碼的頁面打開時并不載入“tt.jpg”,當點擊按鈕時候才載入。當載入完成后觸發(fā)onload事件顯示到頁面上。如果你是第一次加載 “tt.jpg" 這張圖片的話,運行正常。點擊按鈕加載并顯示一張圖片,如果重復點擊會怎么樣呢?
IE、Opera中,除了第一次加載 圖片時候顯示正常,之后再點擊就沒有反應了,刷新也一樣。難道它們只觸發(fā)一次 “onload”事件?是緩存機制?
FF、Chrom中,每點擊一次加載一張該圖片。
稍微修改下: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t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function addImg(isrc)
{
var Img = new Image();
Img.onload = function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Img.src = isrc;
}
//-->
</script>
運行后發(fā)現(xiàn),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
所有的瀏覽器都一致了,都是每點擊一次加載一張圖片。這又是什么原因?由此可以見 IE、Opera 執(zhí)行過程中并不是只觸發(fā)一次 onload 事件!
聯(lián)想一下 Image 對象的一些屬性看看,complete、readyState(IE專屬值[uninitialized,complete]) (為防止緩存影響效果請更換圖片名稱?。?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complete" onclick='alert("complete : "+Img.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readyState)' />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mtm.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Img;
function addImg(isrc)
{
Img = new Image();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function ()
{
alert("complete : "+Img.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readyStat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
Img.src = isrc;
}
//-->
</script>
經(jīng)過以上測試,可以看出一些不同點,對于 complete 屬性來講,IE是根據(jù)圖片是否顯示過來判斷,就是說當加載的圖片顯示出來后,complete 屬性的值才為 true ,否則一直是 false ,和以前是否加載過該張圖片沒有關系,即和緩存沒有關系!但是其它瀏覽器表現(xiàn)出來的確不一樣,只要以前加載過該圖,瀏覽器有緩存,complete 就為 true ,這和IE的 readyState 屬性的表現(xiàn)一致!
至此,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瀏覽器都會緩存圖片!可是上面的問題到底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兀?
眾所周知,從緩存里加載東西的速度是很快的,那么在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Img.src = isrc;
Img.onload = ...
...
的過程中,難道 IE、Opera 加載的速度快到,來不及追加事件?
這回加載一張根本不存在的圖片看看效果: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complete" onclick='alert("complete : "+Imgttmt.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ttmt.readyState)' />
<input type="button" name="" value="載入圖片" onclick="addImg('mtmttyt.jpg')"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Imgttmt;
function addImg(isrc)
{
Imgttmt = new Image();
Imgttmt.src = isrc;
alert("complete : "+Imgttmt.complete +"\nreadyState : "+Imgttmt.readyState)
Imgttmt.onload = function ()
{
alert("impossible")
}
}
//-->
</script>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瀏覽器都不觸發(fā) onload 事件。
從是否緩存或已經(jīng)加載過圖片的角度講,IE、Opera表現(xiàn)正常,complete 始終為 false ;IE的 readyState 始終為uninitialized 。
令人疑惑的是FF,其中 Imgttmt.complete 的值一直是 true ;
更令人困惑的是 Chrom,它是在最初 new Imgttmt() 的時候 Imgttmt.complete 值為 false。而之后 Imgttmt.complete 值就一直為 true 了!
如果換一張從來沒有加載過的圖片,F(xiàn)F和Chrom 的行為就一致了,都是一開始加載時, Imgttmt.complete 值為false, 之后為 true!
測試的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腳本的執(zhí)行順序的確會影響到類似于 onload 等事件的追加,如果在其顯示后在追加事件就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了!
基于 javascript 這種解釋性語言的特性,在追加事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事件追加在觸發(fā)該事件的句柄之前。
相關文章
javascript bom是什么及bom和dom的區(qū)別
BOM是瀏覽器對象模型,DOM是文檔對象模型,前者是對瀏覽器本身進行操作,而后者是對瀏覽器(可看成容器)內(nèi)的內(nèi)容進行操作。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javascript bom是什么及bom和dom的區(qū)別,感興趣的朋友一起學習吧2015-11-11bootstrap multiselect 多選功能實現(xiàn)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bootstrap multiselect 多選功能實現(xiàn)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06-06微信小程序?qū)W習總結(jié)(二)樣式、屬性、模板操作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微信小程序樣式、屬性、模板操作,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微信小程序尺寸單位、樣式、數(shù)據(jù)初始化、屬性、模板調(diào)用相關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6-06js實現(xiàn)頁面打印功能實例代碼(附去頁眉頁腳功能代碼)
js實現(xiàn)頁面打印功能實例代碼(附去頁眉頁腳功能代碼)200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