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深入分析運行原理與功能實現
前言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
- SpringBoot的啟動依賴
- 啟動器starter有什么作用
- 啟動引導類是怎么運行的
- 內置的tomcat服務器原理
pom.xml文件分析
我們應用配置第一個就是依賴,這個依賴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們仔細來分析一下。
項目中的pom.xml中繼承了一個坐標
<parent>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
<version>2.7.3</version>
<relativePath/> <!-- lookup parent from repository -->
</parent>
注意:這里parent的坐標被工程繼承了,相當于這是一個父類,我們創(chuàng)建的工程是一個子類,用到了父類的東西。
打開spring-boot-starter-parent之后,發(fā)現他又繼承了一個坐標。

繼續(xù)打開spring-boot-dependencies之后,發(fā)現該文件中主要定義了兩組信息,分別是各種依賴的版本號和所有依賴的坐標信息,并對聲明的版本號做了一個引用。我們打開發(fā)現這里有兩千多行,所有能配置的版本基本都包含了。

由于Spring Boot工程使用到了maven的聚合工程,所以這里我們可以認為spring-boot-dependencies就是父工程,子工程就是我們自己的項目。當我們子工程中使用<parent>繼承父類之后,所有的版本就都由父類決定了。

可以看到子工程當中我們沒有聲明版本號,是因為所有的版本都由父類決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解決了版本沖突。不同模塊、不同功能之間使用的版本是不一樣的,因此spring boot就為我們將所有的版本統(tǒng)一化了。
啟動器starter
SpringBoot官方給出了好多個starter的定義,方便我們使用,而且名稱都是如下格式
命名規(guī)則: spring-boot-starter-技術名稱
starter定義了使用某種技術時對于依賴的固定搭配格式,也是一種最佳解決方案,使用starter可以幫助開發(fā)者減少依賴配置
項目中的pom.xml定義了使用springMVC技術,但是并沒有寫SpringMVC的坐標,而是添加了一個名字中包含starter的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在spring-boot-starter-web中又定義了若干個具體依賴的坐標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7.3</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json</artifactId>
<version>2.7.3</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omcat</artifactId>
<version>2.7.3</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web</artifactId>
<version>5.3.22</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webmvc</artifactId>
<version>5.3.22</version>
<scope>compile</scope>
</dependency>
</dependencies>然后你可以繼續(xù)打開任意一個依賴,發(fā)現里面又會包含一些依賴。
我們可以發(fā)現,這個starter中又包含了若干個坐標,其實就是使用SpringMVC開發(fā)通常都會使用到Json,使用json又離不開這里面定義的這些坐標,看來還真是方便,SpringBoot把我們開發(fā)中使用的東西能用到的都給提前做好了。你仔細看完會發(fā)現,里面有一些你沒用過的。的確會出現這種過量導入的可能性,沒關系,可以通過maven中的排除依賴剔除掉一部分。不過你不管它也沒事,大不了就是過量導入唄。
總結:
使用starter可以幫開發(fā)者快速配置依賴關系。以前寫依賴3個坐標的,現在寫導入一個就搞定了,就是加速依賴配置的。
啟動引導類
目前程序運行的入口就是SpringBoot工程創(chuàng)建時自帶的那個類了,帶有main方法的那個類,運行這個類就可以啟動springBoot工程的運行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Spring Boot本身就是為了加速Spring程序而開發(fā)的,而Spring程序運行的基礎是需要創(chuàng)建自己的Spring容器對象,并將所有的對象管理在容器里面,這時候你可能會疑惑,Spring boot加速了Spring程序,那spring boot中有沒有容器呢,或者說這個容器還存在嗎?答案是存在,我們可以修改上面的代碼來驗證一下。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Application bean = context.getBean(Application.class);
System.out.println(bean);
}
}這里的ConfigurableApplicationContext繼承了ApplicationContext,說明他就是一個容器,拿到容器之后再通過getBean()來拿到bean,打印在控制臺。

可以看到控制臺打印出來了對應的地址,說明它就是c從容器中拿到的一個對象,說明spring boot中存在一個容器,而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就是運行Spring Boot容器,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

根據箭頭打開注解可以看到有Spring Boot配置以及自動配置,自動配置包等等,因此當程序加了@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他就會掃描這個類所在包下和子包下面的所有類。并且他還是spring boot的配置類,所以spring的一些配置文件就不用寫了,配置類自動搞定了。
總結一下:這個啟動引導類,創(chuàng)建了一個容器并將該容器運行起來,做了一個配置類,里面有一些自動配置的東西,然后我們創(chuàng)建的對象就可以放在引導類的包以及子包中,就可以掃描到了。
內置的服務器
我們在創(chuàng)建spring boot項目時,會勾選需要的依賴,然后導入對應的starter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內置的tomcat服務器來研究幾個問題
- 這個服務器在什么位置定義的
- 這個服務器是怎么運行的
- 這個服務器如果想換怎么換
內嵌Tomcat定義位置
說到定義的位置,我們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查看:
第一種

第二種

tomcat運行原理
tomcat本身就是一個Java項目,那么可不可以將tomcat中的一些東西直接放回項目中,讓他變成一個Java代碼?
當然可以,這里spring boot將tomcat以jar包的形式放到spring容器中讓他變成一種對象,然后運行這個對象,把我們的項目啟動起來,這就是它能夠啟動并且運行的原理。
修改服務器
如果我們不想用他提供的版本能不能修改呢?可以,我們可以通過<exclusions>標簽來排除提供的版本,或者內置服務器,然后在再重新添加依賴來達到修改服務器版本或者更換服務器的目的。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omcat</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s>
</dependency>

當添加<exclusions>標簽之后,就把內置的tomcat的服務器排除了,這時候你在啟動項目,在控制臺就不會看到tomcat相關的信息了,并且網頁也無法訪問了。
添加服務器
這時候你再添加你想要的使用的服務器,只需添加對應的坐標即可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omcat</artifactId>
</dependency>

同樣在控制臺就會看到服務器相關的信息了,并且網頁也可以正常訪問了。不過這樣就顯得有點多此一舉了,好好的東西不用,非要自己搞這些,所以還是建議使用內置的服務器。
更換內嵌服務器
那我們是否可以換個服務器呢?必須的嘛。根據SpringBoot的工作機制,用什么技術,加入什么依賴就行了。SpringBoot提供了3款內置的服務器
- tomcat(默認): apache出品,粉絲多,應用面廣,負載了若干較重的組件
- jetty:更輕量級,負載性能遠不及tomcat
- undertow:負載性能勉強跑贏tomcatI
想用哪個,加個坐標就OK。前提是把tomcat排除掉,因為tomcat是默認加載的。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tomcat</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s>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jetty</artifactId>
</dependency>
現在就已經成功替換了web服務器,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加入對應的坐標就可以了。
到此這篇關于SpringBoot深入分析運行原理與功能實現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SpringBoot運行原理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Java使用for循環(huán)解決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使用for循環(huán)解決經典的雞兔同籠問題,結合實例形式分析了Java巧妙使用流程控制語句for循環(huán)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相關操作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8-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