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sqlalchemy一對多與多對一與一對一及多對多關系介紹
這里以作者和文章來演示一對多的關系:一個作者可以有多篇文章,但是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作者。
配置項
首先,配置下數(shù)據(jù)庫config.py
username = 'xxxx' password = 'xxxx' database = 'school' hostname = 'localhost' port = '3306' uri = f'mysql+pymysql://{username}:{password}@{hostname}:{port}/{database}' SQLALCHEMY_DATABASE_URI = uri SQLALCHEMY_TRACK_MODIFICATIONS = False
在app.py文件中導入配置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import 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db = SQLAlchemy(app)
接著創(chuàng)建模型類,建立python類到數(shù)據(jù)表的映射:
定義外鍵
class Us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user'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100),nullable=False)
class Article(db.Model): __tablename__ = 'article'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title = db.Column(db.String(200),nullable=False) content = db.Column(db.Text,nullable=False) user_id = db.Column(db.Integer,db.ForeignKey('user.id'))
由于一個作者可以有多篇文章,所以外鍵應該設置在Article
類中,這樣每一篇文章的user_id
字段都只會有一個值,因為只對應一個作者。
假設,在User
類中存在外鍵字段article_id
,那么一個作者的所有文章都需要存放在這一個字段中,但是外鍵只能存放單一數(shù)據(jù)(表量),所以外鍵的設置總是在“多”
的這一側(cè)定義。
定義關系屬性
為什么需要關系屬性,具體的原因我也不清楚,我想可能是從查詢的角度來說,會更方便。
定義關系屬性需要使用關系函數(shù)。關系屬性在關系的出發(fā)側(cè)定義,即一對多關系的“一”
這一側(cè)。一個作者擁有多篇文章,我們在User模型類中,定義一個叫articles的關系屬性,用它可以表示每一個作者所對應的多篇文章。
class Us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user'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100),nullable=False) articles = db.relationship('Article',backref=db.backref('user'))
articles 字段使用db.relationship()
關系函數(shù)定義為關系屬性,這個關系屬性將返回多個記錄。
- relationship()函數(shù)的第一個參數(shù)為關系另一側(cè)的模型名稱,是python類的名稱,不是數(shù)據(jù)表名稱。
- 第二個參數(shù)表示添加反向引用,會自動在另一側(cè),也就是Article模型中,建立一個關系屬性,這個字段叫user,使用這個字段可以查找到文章所對應的用戶。
現(xiàn)在user表中多了一個字段articles,但是它并不是數(shù)據(jù)庫層面的,實際的表中并沒有這個字段,可以認為只是一個查詢接口。
接著創(chuàng)建數(shù)據(jù)表并插入數(shù)據(jù):
u1 = User(name='zs') a1 = Article(title='西游記',content='西游記是四大名著') a1.author = u1 db.session.add(a1) db.session.commit()
創(chuàng)建了一個user表的記錄,一個article表的記錄,如何讓他們建立聯(lián)系呢?使用關系屬性字段:
文章唯一指向一個作者:
a1.author = u1
直接將作者的實例對象u1賦值給文章實例對象a1的author字段,他們就會建立關系,文章表中的user_id字段就會指向那個作者。
article表
user表
現(xiàn)在用戶zs擁有兩篇文章,嘗試使用關系屬性查詢。
u1 = User.query.filter_by(name='zs').first() print(u1.articles)
輸出user表的articles字段:
[<Article 1>, <Article 2>]
可以發(fā)現(xiàn)這個字段里面是兩條記錄,是article表中的兩條記錄,因為這兩篇文章都是zs的文章,所以通過這個關系屬性字段,可以獲取到一個作者對應的所有文章。
反過來,關于反向引用,backref=db.backref('user')
,它會在Article也建立一個關系屬性,這個字段叫做user,可以通過這個字段獲取到文章對應的作者。
比如:
#先找到文章 article1 = Article.query.filter_by(title='西游記').first() #使用反向引用的字段,user,獲取到這個文章對應的作者 print(article1.user)
輸出:
<User 1>
雙向的關系屬性
上面在建立關系屬性是,只是在User類中使用了關系屬性:
articles = db.relationship('Article',backref=db.backref('user'))
這種方式,會隱式的在Article類中也建立一個關系屬性user。我們可以使用back_populates
參數(shù)顯式的建立雙向的關系屬性。
這里仍然以作者author和文章article為例,一個作者可以有多篇文章,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作者,建立顯示的雙向關系屬性。
class Us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author'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100),nullable=False) #關系屬性 articles = db.relationship('Article',back_populates='authors') class Article(db.Model): __tablename__ = 'article'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title = db.Column(db.String(200),nullable=False) content = db.Column(db.Text,nullable=False) auth_id = db.Column(db.Integer, db.ForeignKey('author.id')) #關系屬性 authors = db.relationship('User',back_populates='articles')
在一的一側(cè),User類中,建立了關系屬性,articles,獲取一個作者對應的多個文章記錄。
在多的一側(cè),Article類中,建立了關系屬性,authors,獲取每一篇文章對應的一個作者記錄。
使用back_populates
參數(shù)連接對方,參數(shù)值需要設置為關系另一側(cè)的關系屬性名。
使用關系屬性添加數(shù)據(jù)
u1 = User(name='zs') a1 = Article(title='西游記', content='西游記是四大名著') a2 = Article(title='紅樓夢', content='紅樓夢是四大名著') a1.authors = u1 a2.authors = u1 db.session.add_all([a1,a2]) db.session.commit()
實例化User類對象u1,Article類對象a1,a2。
然后使用Article類的關系屬性字段,authors
將User類對象u1賦值給Article類對象的關系屬性authors
或者反過來,使用用戶的關系屬性字段articles添加數(shù)據(jù):
def insert(): u1 = User(name='zs') a1 = Article(title='西游記',content='西游記是四大名著') a2 = Article(title='水滸傳',content='水滸傳是四大名著') u1.articles = [a1,a2] db.session.add(u1) db.session.commit()
這里的添加方式是:u1.articles = [a1,a2]
接著查詢,使用關系屬性字段就可以查詢到了,這里只是演示了使用back_populates
參數(shù)顯示的建立雙向的關系屬性,之前使用的backref可以簡化關系的定義,是一種隱式的雙向關系的建立。
一對一
這里使用國家和首都演示一對一關系:每一個國家只有一個首都;反過來說,一個城市也只能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
一對一關系實際上是通過建立雙向關系的一對多關系的基礎上轉(zhuǎn)化而來的。
class Country(db.Model): __tablename__ = 'country'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30),unique=True) capital = db.relationship('Capital',back_populates='country') class Capital(db.Model): __tablename__ = 'capital' id = db.Column(db.Integer, primary_key=True, 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30),unique=True) #外鍵在哪一個表中設置應該都可以 country_id = db.Column(db.Integer,db.ForeignKey('country.id')) #設置關系屬性 country = db.relationship('Country',back_populates='capital')
首先上面是一個雙向的關系屬性,這時候表的關系和之前的一對多沒有區(qū)別,現(xiàn)在我們需要給關系屬性中假如一個參數(shù)uselist=False
在”一“
的一側(cè)加入,就是在Country類模型中加入
capital = db.relationship('Capital',back_populates='country',uselist=False)
加入這個參數(shù)以后,在使用Country.capital獲取記錄時,將限制只返回一條記錄。
由于Capital中設置了外鍵country_id ,存儲單一數(shù)據(jù),一個記錄的country_id
只會對應Country中的一個記錄。
這是一對多關系就變成了一對一關系。
測試一對一:
首先插入數(shù)據(jù),插入一個國家記錄,一個城市記錄,然后建立關系。
def insert(): china = Country(name='中國') Beijing = Capital(name='北京') Beijing.country = china db.session.add(Beijing) db.session.commit()
這樣,Country表中就有了
capital表中:
他們目前時一對一的關系,那么,假如現(xiàn)在新增一個城市,它的country_id指向中國,
這時候就變成了一個國家,對應兩個城市,變成了一對多,但是我們定義的是一對一,這樣可行嗎?
def f(): #首先拿到中國的這條記錄 china = Country.query.filter_by(name='中國') china = china.first() print(china) #新增城市, Guangzhou = Capital(name='廣州') #建立廣州與中國之間的關系 Guangzhou.country = china db.session.add(Guangzhou) db.session.commit() print('success')
執(zhí)行這個函數(shù)之后,數(shù)據(jù)表會有以下變化:
可以看到capital
表中的北京這條記錄的country_id
值變成了NULL,這正是因為我們建立的關系時一對一的,不允許變成一對多,所以,會把之前的對應關系取消掉。假如刪除了參數(shù)uselist=False
,就可以建立一對多的關系了。
多對多
這里使用學生和老師來演示多對多關系:每個學生有多個老師,每個老師也可以有多個學生。
在一對多關系中,我們可以在”多“這一側(cè)添加外鍵指向”一“這一側(cè),外鍵只能存儲一個記錄,但是在多對多關系中,每一個記錄都可以與關系另一側(cè)的多個記錄建立關系,關系兩側(cè)的模型都需要存儲一組外鍵。
在SQLAlchemy中,要想表示多對多關系,除了關系兩側(cè)的模型外,我們還需要創(chuàng)建一個關聯(lián)表(association table)
。關聯(lián)表不存儲數(shù)據(jù),只用來存儲關系兩側(cè)模型的外鍵對應關系,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rom flask_sqlalchemy import SQLAlchemy import config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from_object(config) db = SQLAlchemy(app) #關聯(lián)表 association_table = db.Table('stu_tea_associ',#關聯(lián)表的名稱 db.Column('student_id',db.Integer,db.ForeignKey('student.id')),#字段student_id,類型,關聯(lián)的外鍵 db.Column('teacher_id',db.Integer,db.ForeignKey('teacher.id')))#字段teacher_id,類型,關聯(lián)的外鍵 #學生表 class Student(db.Model): __tablename__ = 'student'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20)) #建立關系屬性 teachers = db.relationship('Teacher',secondary=association_table,back_populates='students') #教師表 class Teacher(db.Model): __tablename__ = 'teacher' id = db.Column(db.Integer,primary_key=True,autoincrement=True) name = db.Column(db.String(20)) #建立關系屬性 students = db.relationship('Student', secondary=association_table, back_populates='teachers')
關聯(lián)表使用db.Table類定義,傳入的第一個參數(shù)是關聯(lián)表的名稱。我們在關聯(lián)表中定義了兩個字段student_id
,teacher_id
,這兩個字段作為外鍵,與student.id
,teacher.id
兩個字段關聯(lián)起來。
另外,這里建立的關系屬性是雙向的關系屬性,參數(shù)secondary='關聯(lián)表名稱'
。
接著,利用關系屬性添加數(shù)據(jù)
def insert(): stu1 = Student(name='小明') stu2 = Student(name='小紅') tea1 = Teacher(name='張三') tea2 = Teacher(name='李四') #學生1的老師有多個 #由于是多對多關系,所以會采用列表的形式進行外鍵的orm賦值 stu1.teachers = [tea1,tea2] #學生2的老師有多個 stu2.teachers = [tea1,tea2] db.session.add(stu1) db.session.add(stu2) db.session.commit()
調(diào)用關系屬性賦值的時候,這里需要使用列表的形式添加。
student:
teacher:
關聯(lián)表:association_table:
接著,使用關系屬性查詢數(shù)據(jù);
def query(): #先查詢到小明這個同學 stu1 = Student.query.filter_by(name='小明').first() #使用關系屬性輸出對應的老師 print(stu1.teachers) #反過來,查找到老師,使用關系屬性輸出老師對應的所有學生 tea1 = Teacher.query.filter_by(name='張三').first() print(tea1.students)
輸出記錄
[<Teacher 1>, <Teacher 2>]
[<Student 1>, <Student 2>]
到此這篇關于Flask sqlalchemy一對多與多對一與一對一及多對多關系介紹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Flask sqlalchemy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Python中g(shù)etattr函數(shù)和hasattr函數(shù)作用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中g(shù)etattr函數(shù)和hasattr函數(shù)作用的相關知識,非常不錯具有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6-06-06python解析中國天氣網(wǎng)的天氣數(shù)據(jù)
最近學習python 感覺這門腳本語言十分靈活 而且功能十分強大 尤其是他re庫用于正則匹配十分強大,寫了個例子解析中國天氣網(wǎng)2014-03-03Numpy中array數(shù)組對象的儲存方式(n,1)和(n,)的區(qū)別
本文主要介紹了Numpy中array數(shù)組對象的儲存方式(n,1)和(n,)的區(qū)別,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3-04-04python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標準化及離散化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python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標準化及離散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8-02-02matplotlib 多個圖像共用一個colorbar的實現(xiàn)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matplotlib 多個圖像共用一個colorbar的實現(xiàn)示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0-09-09Python selenium模塊實現(xiàn)定位過程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selenium模塊實現(xiàn)定位過程解析,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0-07-07Python?Web?App開發(fā)Dockerfiles編寫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Python?Web?App編寫Dockerfiles的示例代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