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me中JSON.parse的特殊實現(xiàn)
更新時間:2011年01月12日 17:26:42 作者:
ECMA 262 Edition5 中提供了原生的JSON支持,其中JSON.parse用來將字符串轉成成json,見ECMA 262 Edition5 15.12.2。另見:字符串轉換成json的三種方式
IE8/Firefox3.5+/Chrome4/Safari4/Opera10 已實現(xiàn)該方法。使用方式很簡單: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JSON.parse(str);
alert(json.name);
在以上實現(xiàn)該方法的瀏覽器中都會彈出“jack”。
如果給Object.prototype添加一個解析json的方法(某人可能會強烈反對這么干污染了原生對象,這里純粹為了討論)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return JSON.parse(this);
}
因為所有的對象都繼承了Object的方法,這時候可以直接這么用了,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str.parseJSON();
alert(json.name);
str.parseJSON()時,parseJSON內部的this就指向了str。這時候并非所有瀏覽器都能解析成功。
IE8/Firefox/Safari/Opera仍然會彈出“jack”,Chrome中則報錯了:Uncaught illegal access。
為什么這樣寫Chrome就不支持呢?比較兩種方式,傳給JSON.parse的參數(shù)一個是字符串str,一個是this。貌似這兩個沒區(qū)別?
當str.parseJSON()時,parseJSON內部的this指向了應該就是str。修改下parseJSON方法: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alert(typeof this);
return JSON.parse(this);
};
重新執(zhí)行,可以發(fā)現(xiàn)parseJSON彈出的是object,可能這就是區(qū)別了。直接new一個字符串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了
var js = JSON.parse(new String('{"name":"jack"}'));
alert(js.name);
以上代碼除Chrome報錯外,其它瀏覽器均執(zhí)行正常。
基本得出結論:
Chrome中,JSON.parse的第一個參數(shù)只能是字符串,不能是對象(包括new String方式也不支持)
再回到上面給Object.prototype添加一個解析json的方法,如果要兼容所有瀏覽器,可以這么寫: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return JSON.parse(this.toString());
}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str.parseJSON();
alert(json.name);
2010-10-09 : 該BUG在Chrome6中已經(jīng)修復.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JSON.parse(str);
alert(json.name);
在以上實現(xiàn)該方法的瀏覽器中都會彈出“jack”。
如果給Object.prototype添加一個解析json的方法(某人可能會強烈反對這么干污染了原生對象,這里純粹為了討論)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return JSON.parse(this);
}
因為所有的對象都繼承了Object的方法,這時候可以直接這么用了,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str.parseJSON();
alert(json.name);
str.parseJSON()時,parseJSON內部的this就指向了str。這時候并非所有瀏覽器都能解析成功。
IE8/Firefox/Safari/Opera仍然會彈出“jack”,Chrome中則報錯了:Uncaught illegal access。
為什么這樣寫Chrome就不支持呢?比較兩種方式,傳給JSON.parse的參數(shù)一個是字符串str,一個是this。貌似這兩個沒區(qū)別?
當str.parseJSON()時,parseJSON內部的this指向了應該就是str。修改下parseJSON方法: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alert(typeof this);
return JSON.parse(this);
};
重新執(zhí)行,可以發(fā)現(xiàn)parseJSON彈出的是object,可能這就是區(qū)別了。直接new一個字符串就能看到明顯的效果了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var js = JSON.parse(new String('{"name":"jack"}'));
alert(js.name);
以上代碼除Chrome報錯外,其它瀏覽器均執(zhí)行正常。
基本得出結論:
Chrome中,JSON.parse的第一個參數(shù)只能是字符串,不能是對象(包括new String方式也不支持)
再回到上面給Object.prototype添加一個解析json的方法,如果要兼容所有瀏覽器,可以這么寫: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Object.prototype.parseJSON = function () {
return JSON.parse(this.toString());
}
var str = '{"name":"jack"}';
var json = str.parseJSON();
alert(json.name);
2010-10-09 : 該BUG在Chrome6中已經(jīng)修復.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深入淺析JSON.parse()、JSON.stringify()和eval()的作用詳解
- 淺談JSON.parse()和JSON.stringify()
- JSON.parse()和JSON.stringify()使用介紹
- 轉義字符(\)對JavaScript中JSON.parse的影響概述
- JavaScript eval() 函數(shù)介紹及應用示例
- js使用eval解析json實例與注意事項分享
- js使用eval解析json(js中使用json)
- javascript eval(func())使用示例
- php中json_decode()和json_encode()的使用方法
- Json對象與Json字符串互轉(4種轉換方式)
- javascript中JSON.parse()與eval()解析json的區(qū)別
相關文章
詳解Java中String JSONObject JSONArray List<實體類>轉換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String JSONObject JSONArray List<實體類>轉換,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0-11-11使用Json比用string返回數(shù)據(jù)更友好,也更面向對象一些
在面向對象的程序來講,它的可能性,編寫代碼不易出錯率也很重要,所以,建議在返回復雜字條符時,使用C#提供的Json,而不需要自己去拼寫JS返回的Json格式。201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