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Koa+MongoDB從零打造一個任務管理系統(tǒng)的詳細過程
大概是在18年的時候,當時還沒有疫情。當時工作中同時負責多個項目,有 PC 端運營管理后臺的,有移動端 M 站的,有微信小程序的,每天 git 分支切到頭昏眼花,每個需求提測需要發(fā)送郵件,而且周五要寫煩人的周報,我就萌生了做一個任務管理系統(tǒng)的想法。其實不管是日常需求還是處理線上 bug,都可以看作一個個大大小小的任務。這些任務有排期,prd,項目分支,開發(fā)測試人員等關鍵因素,在開發(fā)過程中這些都會得到明確,從而根據這些信息推導出提測郵件內容,進而通過排期時間區(qū)間匯總出周報。
說干就干,花了兩個周末。
基本上就是任務的增刪改查。
使用的技術棧如下:
# 前端 less vue2 element-ui # 后端 node koa # 數據庫 由于當時對 mongodb 不熟悉,又想快速原型,選擇了直接操作 json 文件的方式??
盡管如此簡陋,但我還是比較滿意的,由于這時就我自己在用,功能基本夠用。此時的關注點主要在 3 個要素
- 任務的排期,匯總周報的依據
- 任務的狀態(tài)
- 未開始,那些已提上日程但未著手開始的任務
- 開發(fā)中,進行中的工作
- 已提測,這種狀態(tài)的任務的主要工作是修改 bug
- 已完成,發(fā)布上線了的任務,無需再繼續(xù)關注,匯總周報,季報的時候會用到
- 任務的項目分支,在多任務多項目并行時特別有用
我就把它定為 1.0 版本吧
后來,我也開始借鑒市面上的任務管理工具,比如 tower,trello, teambition 等發(fā)展成熟的產品。
經過兩年的改進和迭代,它已經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支持卡片拖動去改變任務狀態(tài)
畫了一個甘特圖去直觀的展現任務排期跨度
模仿 github 日歷圖,排除掉周末節(jié)假日,直觀體現每天的任務并行情況
此時數據庫也已經切換到了 mongodb
我就把這時的系統(tǒng)定為 2.0 版本吧
歲月荏苒,時光如梭。疫情不斷反復,前端的技術也已翻天覆地。為了與時俱進,準備把這個項目用最新的技術重寫一下。
具體計劃如下
# 主要是前端 vue vue cli -> vite vue2 -> vue3
最好的學習方式莫過于邊學邊練完成一個項目。
我準備接下來圍繞這個項目更新一個系列,期間會涉及到下面這顆樹的枝干。同時分享一些幾年開發(fā)生涯的所思所想。
然鵝并不會對哪個技術做過多的糾纏,我想做的是引出枝干,如果想做到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我想官網是營養(yǎng)最高的地方。
到此這篇關于Vue+Koa+MongoDB從零打造一個任務管理系統(tǒng)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Vue+Koa+MongoDB任務管理系統(tǒng)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Vue?element-ui?el-cascader?只能末級多選問題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ue?element-ui?el-cascader?只能末級多選問題,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有錯誤或未考慮完全的地方,望不吝賜教2022-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