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中国熟女仑乱hd,亚洲精品乱拍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全集资源,又粗又黄又硬又爽的免费视频

K8S?中?kubectl?命令詳解

 更新時間:2022年07月30日 13:09:37   作者:醉凡塵¢?World1y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K8S?中?kubectl?命令,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一、資源管理辦法

1.1 陳述式資源管理方法

kubernetes集群管理集群資源的唯一入口是通過相應的方法調(diào)用apiserver的接口

kubectl 是官方的CLI命令行工具,用于與apiserver 進行通信,將用戶在命令行輸入的命令,組織并轉(zhuǎn)化為apiserver能識別的信息,進而實現(xiàn)管理k8s 各種資源的一種有效途徑

kubectl 的命令大全
kubectl --help
k8s中文文檔: http://docs.kubernetes.org.cn/683.html

對資源的增、刪、查操作比較方便,但對改的操作就不容易

查看版本信息

kubectl version

查看資源對象簡寫

kubectl api-resources 

查看集群信息

kubectl cluster-info

配置kubectl自動補全

source <(kubectl completion bash)

注意:此時命令補全功能切換環(huán)境后是不生效的,如果要使切換環(huán)境后也生效需要配置全局環(huán)境變量

vim /etc/bashrc
.....
source <(kubectl completion bash)         #在底部添加

node 節(jié)點查看日志

journalctl -u kubelet -f

或者直接查看日志
 
cat /var/log/messages

1.2基本信息查看

kubectl get <resource> [-o wide | json | yaml] [-n namespace]

獲取資源的相關信息, -n指定命令空間, -o指定輸出格式

resource可以是具體資源名稱,如pod nginx -xxx;也可以是資源類型,如pod; 或者all (僅展示幾種核心資源,并不完整)

--all-namespaces 或-A :表示顯示所有命令空間,

--show-labels :顯示所有標簽

-l app:僅顯示標簽為app的資源

-l app=nginx :僅顯示包含app標簽, 且值為nginx的資源

查看master 節(jié)點狀態(tài)

kubectl get componentstatuseskubectl get cs

查看命令空間

命令空間的作用:用于允許不同 命令空間的相同類型的資源重名

kubectl get name space
kubectl get ns

查看default命名空間的所有資源

kubectl get all [-n default]

create 創(chuàng)建命名空間 (app)

kubectl create ns app
kubectl get ns

delete 刪除命名空間(app)

kubectl delete namespace app
kubectl get ns

在命名空間創(chuàng)建副本控制器啟動Pod

例:在命名空間kube-public 創(chuàng)建副本控制器( deployment) 來啟動Pod (nginx-cc)

kubectl create deployment nginx-cc --image=nginx -n kube-public

描述某個資源的詳細信息

kubectl describe deployment nginx-cc -n kube-public
kubectl describe pod nginx-cc-5d7d5c6b54 -n kube-public

查看命名空間kube-public中的pod信息

kubectl get pods -n kube-public

kubectl exec 登錄容器

kubectl exec可以跨主機登錄容器,docker exec 只能在容器所在主機上登錄

kubectl exec -it nginx-cc-df5946cf-6k8rf bash -n kube-public 

重啟(刪除)pod資源

由于存在deployment/rc之類的副本控制器,刪除pod也會重新拉起來

kubectl delete pod nginx-cc-xxxxx -n kube-public

若pod無法刪除,總是處于terminate狀態(tài), 則要強行刪除pod

kubectl delete pod <pod-name> -n <namespace> --force --grace-period=0
#grace-period表示過渡存活期,默認30s,在刪除pod之前允許POD慢慢終止其上的容器進程,
從而優(yōu)雅退出,0表示立即終止pod

擴容縮容

kubectl scale deployment nginx-cc --replicas=3 -n kube-public  #擴容
kubectl scale deployment nginx-cc --replicas=1 -n kube-public  #縮容

刪除副本控制器

kubectl delete deployment nginx-cc -n kube-public
kubectl delete deployment/nginx-cc -n kube-public

二、項目的生命周期

創(chuàng)建–>發(fā)布–>更新–>回滾–>刪除

2.1 創(chuàng)建kubectl run命令

  • 創(chuàng)建并運行一個或多個容器鏡像
  • 創(chuàng)建一個 deployment 或 job 來管理容器
kubectl run --help
##啟動 nginx 實例,暴露容器端口80,設置副本數(shù) 3
kubectl run nginx --image=nginx:1.14 --port=80 【--replicas=3】
注:【--replicas=3】 只是用老版本的k8s ,現(xiàn)在的新版本不能使用
kubectl get pods
kubectl get all

2.2 發(fā)布 kubectl expose 命令

將資源暴露為新的Service

kubectl expose --help

為deployment(無狀態(tài)部署)的nginx創(chuàng)建service, 并通過Service的80端口轉(zhuǎn)發(fā)至容器的80端口上,Service的名稱為nginx-service, 類型為NodePort

kubectl expose pod nginx --port=80 --target-port=80 --name=nginx-service --type=NodePort

Kubernetes之所以需要Service, 一方面是因為Pod的IP 不是固定的(Pod可能會重建),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組Pod實例之間總會有負載均衡的需求。
Service通過label Selector實現(xiàn)的對一組的Pod的訪問。
對于容器應用而言,Kubernetes 提供了基于VIP (虛擬IP)的網(wǎng)橋的方式訪問 Service, 再由Service 重定向到相應的Pod。
service的類型:

1、ClusterIP:提供一個集群內(nèi)部的虛擬IP以供Pod訪問( service默認類型

2、NodePort:在每個Node.上打開一個端口以供外部訪問,Kubernetes將會在每個Node.上打開一個端口并且每個Node的端口都是一樣的,通過NodeIp:NodePort的方式Kubernetes集群外部的程序可以訪問Service。

注:每個端口只能是一種服務,端口范圍只能是30000-32767

3、LoadBalancer:通過外部的負載均衡器來訪問,通常在云平臺部署LoadBalancer還需要額外的費用。

查看pod網(wǎng)絡狀態(tài)詳細信息和Service暴露的端口

kubectl get pods,svc -o wide

查看關聯(lián)后端的節(jié)點

kubectl get endpoints

查看service 的描述信息

kubect1 describe svc nginx

2.3更新kubectlset

  • 更改現(xiàn)有應用資源一些信息
  • kubectl set --help

獲取修改模板

kubectl set image --help

查看當前nginx 的版本號

curl -I http://192.168.111.20:31828
curl -I http://192.168.111.30:31828

將nginx 版本更新為1.15版本

kubectl set image pod/nginx-deployment  nginx=nginx:1.15

處于動態(tài)監(jiān)聽pod狀態(tài),由于使用的是滾動更新方式,所以會先生成--個新的pod,然后刪除--個舊的pod,往后依次類推(動態(tài)更新的)

再看更新好后的Pod的ip會改變

kubectl get pods -o wide

再看nginx 的版本號

2.4回滾kubectlrollout

對資源進行回滾管理

kubectl rollout --help

查看歷史版本

kubectl rollout history deployment/nginx-test01 -n app

執(zhí)行回滾到上一個版本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apps/nginx-test01 -n app

執(zhí)行回滾到指定版本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apps/nginx-test01 --to-revision=3 -n app

檢查回滾狀態(tài)

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nginx

2.5 刪除kubectl delete

//刪除副本控制器
[root@master ~]# kubectl delete deployment/nginx
deployment.extensions "nginx" deleted
//刪除service
[root@master ~]# kubectl delete svc/nginx-service
service "nginx-service" deleted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all
NAME                 TYPE        CLUSTER-IP    EXTERNAL-IP   PORT(S)        AGE
service/kubernetes   ClusterIP   10.96.0.1     <none>        443/TCP        15h
service/nginx        NodePort    10.96.59.53   <none>        80:31670/TCP   15h

2.6金絲雀發(fā)布(Canary Release)

Deployment控制器支持自定義控制更新過程中的滾動節(jié)奏,如“暫停(pause)”或“繼續(xù)(resume)”更新操作。比如等待第一批新的Pod資源創(chuàng)

建完成后立即暫停更新過程,此時,僅存在一部分新版本的應用,主體部分還是舊的版本。然后,再篩選一小部分的用戶請求路由到新版本的Pod應用,繼續(xù)觀察能否穩(wěn)定地按期望的方式運行。確定沒問題之后再繼續(xù)完成余下的Pod資源滾動更新,否則立即回滾更新操作。這就是所謂的金絲雀發(fā)布。

(1)更新deployment的版本,并配置暫停deployment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nginx nginx=nginx:1.14 && kubectl rollout pause deployment/nginx
 
kubectl rollout status deployment/nginx
#觀察更新狀態(tài)
 
(2)監(jiān)控更新的過程,可以看到已經(jīng)新增了一個資源,但是并未按照預期的狀態(tài)去刪除一個舊的資源, 就是因為使用了pause暫停命令
kubectl get pods -W
 
curl [-I] 10.0.0.189
curl [-I] 192.168.111.20:44847
 
(3)確保更新的pod沒問題了,繼續(xù)更新
kubectl rollout resume deployment/nginx
 
(4)查看最后的更新情況
kubectl get pods -W
 
curl [-I] 10.0.0.189
curl [-I] 192.168.111.20:44847

三、聲明式管理方法:YAML文件

  • 適合于對資源的修改操作
  • 聲明式資源管理方法依賴于資源配置清單文件對資源進行管理
  • 資源配置清單文件有兩種格式: yaml(人性化,易讀),json(易于api接口解析)
  • 對資源的管理,是通過事先定義在統(tǒng)一資源配置清單內(nèi),再通過陳述式命令應用到k8s集群里
  • 語法格式: kubectl create/apply/delete -f xxxx. yaml

3.1 yaml 文件簡介

YAML,即 YAML Ain’t a Markup Language(YAML 不是一種標記語言)的遞歸縮寫。YAML 其實意思是 Yet Another Markup Language(仍是一種標記語言)。它主要強度這種語言是以數(shù)據(jù)為中心,而不是以標記為中心,而像 XML 語言就使用了大量的標記。

YAML 可讀性高,易于理解,用來表達數(shù)據(jù)序列化的格式。它的語法和其他高級語言類似,還可以簡單表達數(shù)組、散列表,標量等數(shù)據(jù)形態(tài)。它使用空白符號縮進和大量依賴外觀的特色,特別適合用來表達或編輯數(shù)據(jù)結構、各種配置文件。

YAML 配置文件后綴為.yml,例如application.yml。

yaml 和 json 的主要區(qū)別:

  • YAML 使用空格縮進,這是 Python 開發(fā)人員熟悉的領域。
  • JavaScript 開發(fā)人員喜歡 JSON,因為它是 JavaScript 的一個子集,可以直接在 JavaScript 中解釋和編寫,同時使用簡寫方式聲明 JSON,在使用沒有空格的典型變量名時,不需要鍵中的雙引號。
  • 有很多解析器在 YAML 和 JSON 的所有語言中都能很好地工作。
  • 在許多情況下,YAML 的空白格式可以更容易查看,因為格式化需要更人性化的方法。
  • 如果您的編輯器中沒有空格可見或縮進線指示符,那么 YAML 的空白雖然更緊湊,更容易查看,但可能難以手動編輯。
  • JSON 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要快得多,因為要檢查的功能明顯少于 YAML,這使得更小更輕的代碼能夠處理 JSON。
  •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 YAML 需要較少的標點符號并且比 JSON 更緊湊,但這完全是錯誤的。空格是不可見的,所以看起來字符較少,但是如果你計算實際的空格是必要的,以便正確解釋 YAML 以及正確的縮進,你會發(fā)現(xiàn) YAML 實際上需要比 JSON 更多的字符。JSON 不使用空格來表示層次結構或分組,并且可以通過刪除不必要的空格來輕松展平,以實現(xiàn)更緊湊的傳輸。

3.2YAML語法格式

Kubernetes支持YAML和JSON 格式管理資源對象

JSON格式:主要用于api接口之間消息的傳遞

YAML格式:用于配置和管理,YAML的配置參數(shù)格式比較清晰

語法格式:

大小寫敏感

以空格的方式縮進標識層級關系

通常開頭縮進兩個空格(統(tǒng)一層級對應即可)
不支持制表符“tab”縮進,只使用空格縮進
關鍵詞字符后縮進一個空格,比如冒號,逗號后面需要縮進一個字符
“---”表示YAML格式,一個文件的開始

支持以“#”表示注釋

3.3yaml文件組成部分

  • 控制器定義
  • 被控制對象

字段說明:

apiVersionAPI版本
kind資源類型
metadata資源元數(shù)據(jù)
spec資源規(guī)格
replicas副本數(shù)量
selector標簽選擇器
templatePod模板
metadataPod元數(shù)據(jù)
specPod規(guī)格
container容器配置

3.4查看api資源版本標簽

K8S---apiVersion對照表:點擊這里

kubectl api-versions

如果是業(yè)務場景,一般首選使用 apps/v1(apps/v1 從 v1.9 版本開始提供 API)。
在 k8s v1.16 版本之前使用的是 extensions/v1beta1,extensions/v1beta1 從 v1.20 版本開始不再提供 Ingress 資源。
帶有 beta 字樣的代表的是測試版本,不用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

3.5 編寫 nginx-deployment.yaml 資源配置清單

mkdir /opt/demo
cd /opt/demo/
參考模板:
vim nginx-deployment.yaml
apiVersion: apps/v1   #指定api版本標簽
kind: Deployment      #定義資源的類型/角色,deployment 為副本控制器,
此處資源類型可以是Deployment、Job、 Ingress、 Service等
metadata:             #定義資源的元數(shù)據(jù)信息,比如資源的名稱、namespace、標簽等信息
  name: nginx-deployment   #定義資源的名稱,在同一個namespace空間中必須是唯一的
  labels:             #定義資源標簽(Pod的標簽)
    app: nginx
spec:              #定義deployment資源需要的參數(shù)屬性,諸如是否在容器失敗時重新啟動容器的屬性
 replicas: 3       #定義副本數(shù)量
 selector :        #定義標簽選擇器
  matchLabels:     #定義匹配標簽
    app: nginx     #匹配上面的標簽,需與上面的標簽定義的app保持一致
 template:         #定義業(yè)務模板,如果有多個副本,所有副本的屬性會按照模板的相關配置進行匹配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定義容器屬性
   - name: nginx          #定義一個容器名,一個- name: 定義一個容器
    image: nginx:1.15.4   #定義容器使用的鏡像以及版本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定義容器的對外的端口
實例:
vim nginx-deployment.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namespace: kube-public
  labels: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nginx-demo1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demo1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1.15.4
          ports: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創(chuàng)建資源對象

kubectl create -f nginx-deployment.yaml
或者
kubectl apply -f nginx-deployment.yaml

查看創(chuàng)建的pod資源

kubectl get pods -o wide -n kube-public
kubectl get deploy -n kube-public

3.6 創(chuàng)建service服務對外提供訪問并測試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name: nginx-demo1
  namespace: kube-public
  labels:
    name: nginx-demo1
spec:
  type: NodePort
  ports:
    - port: 8080
      targetPort: 80
      nodePort: 31333
  selector:
    app: nginx-demo1

kubectl apply -f nginx-server.yaml
kubectl get svc -n kube-public

在瀏覽器輸入 nodeIP: nodePort 即可訪問
http://192.168.111.20:31333
http://192.168.111.30:31333

四、k8s中的port概述

●port
port是k8s集群內(nèi)部訪問service的端口,即通過clusterIP: port可以從Pod所在的Node. 上訪問到service

●nodePort
nodePort是外部訪問k8s集群中service的端口,通過nodeIP: nodePort 可以從外部訪問到某個service。

●targetPort
targetPort是Pod的端口,從port或nodePort來的流量經(jīng)過kube-proxy 反向代理負載均衡轉(zhuǎn)發(fā)到后端Pod的targetPort上,最后進入容器。

●containerPort
containerPort是Pod內(nèi)部容器的端口,targetPort 映射到containerPort

4.1創(chuàng)建yaml文件模板

kubectl run --dry-run 打印相應的API 對象 而不執(zhí)行創(chuàng)建

--dry-run:試運行

kubectl run nginx-test --image=nginx --port=80 --replicas=3 --dry-run

--dry-run表示試運行,不真正執(zhí)行命令(測試命令是否正確),即并不會真的創(chuàng)建出 pod 和 deployment 實例,去掉該參數(shù)后即可真正執(zhí)行命令。

查看生成yaml格式

使用--dry-run試運行可不觸發(fā)生成命令,然后通過-o yaml可實現(xiàn)對其 yaml 資源配置清單的查看

kubectl run nginx-test --image=nginx --port=80 --replicas=3 --dry-run -o yaml

查看生成json格式

可通過 -o json 查看該命令產(chǎn)生的 json 配置清單

kubectl run nginx-test --image=nginx --port=80 --replicas=3 --dry-run -o json 

使用yaml格式導出生成模板,并進行修改以及刪除一些不必要的參數(shù)

kubectl run nginx-test --image=nginx --port=80 --replicas=3 --dry-run -o yaml > nginx-test.yaml

模板:
vim nginx-test.yaml
apiVersion: apps/v1betal     #api 版本改成 api/v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creationTimestamp: null    #刪除
  labels:
    run: nginx-test
  name: nginx-test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run: nginx-test
  strategy: {}                #刪除
  template: 
    metadata: 
      creationTimestamp: null #刪除
      labels: 
        run: nginx-test
    spec: 
      containers: 
      - image: nginx
        name: nginx-test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resources: {}         #刪除
status: {}                    #刪除
 
例:
apiVersion: v1
kind: Service
metadata:
  labels:
    name: nginx-demo2
  name: nginx-demo2
  namespace: kube-public
spec:
  ports:
  - port: 8044
    protocol: TCP
    targetPort: 80
  selector:
    run: nginx-demo2
  type: NodePort

生成鏡像并查看

kubectl apply -f nginx-test.yaml
kubectl get svc -n kube-public

將現(xiàn)有的資源生成模板導出

kubectl get pod/nginx-deployment-6f9f6d866c-2w9gz  -o yaml -n kube-public
###注現(xiàn)在最新版本的kubctl  get 不支持 --export 參數(shù) 

保存到文件中

kubectl get deployment.apps/nginx-deployment -o yaml -n kube-public > my-deploy.yaml

查看字段幫助信息

explain 可一層層的查看相關資源對象的幫助信息

kubectl explain deployments.spec.template.spec.containers
或
kubectl explain pods.spec.containers

4.2 怎樣更輕松的寫yaml

4.2.1 用run命令生成

沒有相關資源,使用run或者create命令--dry-run選項,后期可以修改yaml文件。

kubectl run my-deploy --image=nginx --dry-run -o yaml > my-deploy.yaml

4.2.2用get命令導出

已有相關資源,使用get命令 【--export選項 :適用老版本的kubectl】

kubectl get deploy/nginx-deployment  -o=yaml -n kube-public > new.yaml

yaml文件的學習方法

(1)多看別人(官方)寫的,能讀懂
(2)能照著現(xiàn)場的文件改著用
(3)遇到不懂的,善用kubectl explain ...命令查

到此這篇關于K8S 中 kubectl 命令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K8S  kubectl 命令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 MinIO分布式文件存儲(從入門到飛翔)

    MinIO分布式文件存儲(從入門到飛翔)

    MinIO是一款高性能的分布式對象存儲系統(tǒng),兼容Amazon S3協(xié)議,具有輕量級、易部署、高可用和可擴展性等優(yōu)勢,它通過糾刪碼技術實現(xiàn)數(shù)據(jù)冗余與高容錯性,適用于私有云存儲、大數(shù)據(jù)分析和靜態(tài)資源托管等場景,本文介紹MinIO分布式文件存儲的相關知識,感興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2025-03-03
  • 一篇文章搞懂K8S高級特性

    一篇文章搞懂K8S高級特性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K8S高級特性的相關資料,文中通過時實例代碼以及圖文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1-11-11
  • 一文詳解基于Kubescape進行Kubernetes安全加固

    一文詳解基于Kubescape進行Kubernetes安全加固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基于Kubescape進行Kubernetes安全加固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3-02-02
  • Kubernetes部署可視化地圖的十個步驟

    Kubernetes部署可視化地圖的十個步驟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十步驟Kubernetes部署的可視化地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2-03-03
  • k8s整合istio配置gateway入口、配置集群內(nèi)部服務調(diào)用管理(最新推薦)

    k8s整合istio配置gateway入口、配置集群內(nèi)部服務調(diào)用管理(最新推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k8s整合istio配置gateway入口、配置集群內(nèi)部服務調(diào)用管理,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8-08
  • kubernetes需要默認的serviceaccount的原因解析

    kubernetes需要默認的serviceaccount的原因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kubernetes為何需要默認的serviceaccount,ServiceAccount 是 Kubernetes 中的一種重要概念,它的實際使用場景包括很多,本文給大家講解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4-04
  • Rainbond上部署API?Gateway?Kong及環(huán)境配置教程

    Rainbond上部署API?Gateway?Kong及環(huán)境配置教程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Rainbond上部署API?Gateway?Kong及環(huán)境配置教程,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2-04-04
  • Kubernetes安全加固的一些實用建議

    Kubernetes安全加固的一些實用建議

    Kubernetes是一個自動化的容器編排平臺,它負責應用的部署、應用的彈性以及應用的管理,這些都是基于容器的,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Kubernetes安全加固的一些實用建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2-02-02
  • k8s編排之StatefulSet知識點詳解二

    k8s編排之StatefulSet知識點詳解二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k8s編排之StatefulSet知識點的部分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3-01-01
  • K8S?prometheus?operator監(jiān)控工作原理介紹

    K8S?prometheus?operator監(jiān)控工作原理介紹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K8S?prometheus?operator監(jiān)控工作原理介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2-11-1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