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JavaScript如何實現圖片懶加載
圖片懶加載,往往作為減少首頁白屏時間的一個解決方案而出現。直觀的來說,就是不要直接加載所有圖片,而是滿足一定條件后才加載,也就是”惰性加載“。實現圖片懶加載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要簡單點那就直接使用第三方插件:vue-lazyload,如果想探究一下別人的插件是怎么實現圖片懶加載的,那么可以看看本文是如何實現的。
實現思路
實現圖片懶加載我們需要先明白具體的場景,一般來說,我們會在首屏先加載幾張圖片,其他的圖片則先不加載,在頁面滾動時,圖片快出現在視窗中的時候才來加載圖片。為什么要這么實現呢,因為對于圖片很多的場景,如果一次性加載出所有的圖片,可能會導致頁面白屏時間比較長,特別是圖片比較大的時候。
實現過程:
- 使用
data-*自定義數據屬性給img標簽新增一個data-src屬性 - 全局監(jiān)聽滾動事件,使用節(jié)流處理回調函數
- 在回調函數中,判斷圖片是否已經出現在可視區(qū)域,如果已經出現在可視區(qū)域,則加載該圖片
- 頁面初始化的時候執(zhí)行一下回調函數,保證首屏有圖片顯示
在這個實現過程中,涉及一些知識點,我們來快速回顧一下:
準備知識
data-*
data-*是可自定義數據屬性的屬性,可用在所有的HTML元素上面,嵌入自定義的數據內容。這些自定義的數據可以在HTMMLElement.dataset中被訪問到,例如:
<img id="img" src="loading.gif" data-src="xxx.png" data-name="img" />
// 訪問dataset
const img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mg')
console.log(img.dataset.src); // xxx.png
console.log(img.dataset.name); // img
我們實現圖片懶加載的最終目的,就是在恰當的時候使用data-src的值替換到src,加載真實的圖片。data-*定義的數據不僅可以在js中訪問,也可以在CSS中訪問,具體可參考:dataset
getBoundingClientRect()
Element.getBoundingClientRect()方法會返回一個DOMRect對象,其包含了當前元素的大小,以及相對于視窗的位置信息。聽名字可能會有點迷糊,但是結合圖來看就比較好理解了:

DOMRect對象中的width和height是包含了元素的padding和border-width,其位置信息指的是包含元素的最小矩形的每條邊距離視窗原點(0,0)的位置。
throttle
由于我們會全局監(jiān)聽scroll滾動事件,如果每次滾動都觸發(fā)回調函數的話會造成不必要的計算成本,因此我們考慮使用節(jié)流來處理滾動事件。節(jié)流的具體細節(jié)就不在此重復,我們先簡單實現一個節(jié)流:
function throttle(fn, delay = 200) {
let timer = null;
return function() {
if (timer) return;
timer = setTimeout(() => {
fn.apply(this, arguments);
timer = null;
}, delay);
}
}
window.innerHeight
有幾個很相似的”height“,我們就簡單都梳理一下:
window.innerHeight:瀏覽器可視區(qū)域的高度;如果有水平滾動條,也會包含滾動條高度window.outerHeight:獲取整個瀏覽器的高度Element.scrollHeight:元素內容的高度,包括由于溢出導致隱藏的內容高度Element.clientHeight:元素內部的高度,包含內邊距,但不包括水平滾動條、邊框、外邊距
這里我們使用innerHeight即可,因為我們是在window對象上監(jiān)聽scroll滾動事件。
準備工作已經完畢,接下來就直接上手代碼。
完整代碼
代碼中都有相應的注釋,在了解上面的準備知識后,代碼就挺簡單的了:
js部分
// 使用for循環(huán)批量創(chuàng)建img,html中可沒有v-for可以使用
for (let index = 0; index < 10; index++) {
let img = document.createElement("img");
img.src = "./loading.gif";
img.dataset.src = "./dog.jfif"; // 由于我們是通過js創(chuàng)建的,因此就無法直接使用data-*,如果是在html上面,需要添加此屬性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mg);
img = null;
}
// 節(jié)流
function throttle(fn, delay = 200) {
let timer = null;
return function () {
if (timer) return;
timer = setTimeout(() => {
fn.apply(this, arguments);
timer = null;
}, delay);
};
}
// 懶加載-回調函數
function lazyLoad() {
const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data-src]');
if (!imgs.length) return;
imgs.forEach(img => {
const rect = img.getBoundingClientRect();
if (rect.top < window.innerHeight) {
img.src = img.dataset.src;
img.removeAttribute('data-src'); // 我們是通過img[data-src]查找所有img標簽的,渲染后就刪除data-src可減少forEach循環(huán)的計算成本
}
})
}
// 全局監(jiān)聽scroll滾動事件
window.addEventListener('scroll', throttle(() => {
lazyLoad();
}, 100));
// 初始化的時候執(zhí)行一下加載圖片的函數
lazyLoad();
CSS部分
<style>
body {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align-items: center;
}
img {
margin: 10px auto;
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object-fit: cover;
border-radius: 4px;
border: 1px solid #070707;
}
</style>
運行結果
首屏展示:

首先我們會默認加載三張圖片,查看元素節(jié)點,這三張圖片的data-src都沒有,而另外沒有加載的圖片是有data-src的。
滾動中展示:

滾動時會觸發(fā)圖片加載的回調函數,DOM樹也會跟著改變
滾動結束展示

所有圖片都將只有src,沒有data-src。
總結
本文通過監(jiān)聽滾動事件,在圖片出現在可視區(qū)域前才加載真正的圖片,如果未出現則使用默認的loading圖片的方式實現了圖片懶加載。一般來說,loading圖片都會比較小,而實際的圖片會大很,因此使用loading圖片來代替是可以減少圖片渲染時間的。
到此這篇關于一文搞懂JavaScript如何實現圖片懶加載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JavaScript圖片懶加載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淺析為什么a="abc" 不等于 a=new String("abc")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為什么a="abc" 不等于 a=new String("abc"),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7-10-10
js AppendChild與insertBefore用法詳細對比
本篇文章主要是對js中AppendChild與insertBefore的用法進行了詳細的對比。需要的朋友可以過來參考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2013-12-12
純JavaScript實現HTML5 Canvas六種特效濾鏡示例
實現了六款簡單常見HTML5 Canvas特效濾鏡,并且封裝成一個純JavaScript可調用的API文件gloomyfishfilter.js,程序源代碼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哈2013-06-06
JavaScript面向對象知識串結(讀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第三版))
最近在看JavaScript高級程序設計(第三版),面向對象一章20多頁,來來回回看了三五遍,每次看的收獲都不一樣2012-0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