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中g(shù)et和post接口教程
接口傳參
我們使用ajax請求向服務(wù)器接口傳參,按http協(xié)議的約定,每個請求都有三個部分:
- 請求行: 保存了請求方式,地址,可以以查詢字符串的格式附加一部分?jǐn)?shù)據(jù)。
- 請求頭:它可以附加很多信息,其中content-type用來約定請求體中保存的數(shù)據(jù)格式。 content-type常見有三種取值:
content-type的值 | 表示請求體的數(shù)據(jù)格式 | 示例 |
---|---|---|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 | 普通鍵值對象 | a=2&c=1 |
application/json | json對象 | {a:1,b:{c:1}} |
multipart/form-data | 上傳文件 | file |
- 請求體: 本次請求攜帶的參數(shù)。至于這些參數(shù)到了后端應(yīng)該如何解析出來,由請求頭中的content-type來決定。
方法一:請求行。常見方式如下:
- 使用ajax技術(shù),通過get方式傳參。
- 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接口地址并補充上查詢字符串。
方法二:請求體
- ajax中的post, put, delete可以從請求體中進(jìn)行傳參。
另外,請求頭中的content-type用來告之服務(wù)器應(yīng)該以何種方式去解析請求體中的數(shù)據(jù)。
express寫get接口
express的使用可以看這個:node.js三個步驟實現(xiàn)一個服務(wù)器及Express包使用
get無傳參的最簡單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get', function(req, res) { // 直接返回對象 res.send({ name: '小杜' }); }); app.listen('8001', () => { console.log('服務(wù)器啟動成功'); });
get有傳參
express框架會自動收集get類型的接口從url地址中傳遞的查詢字符串參數(shù),并自動保存在req對象的query
屬性中。我們直接來獲取即可。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get', function(req, res) { // 直接返回對象 console.log(req.query); res.send({ name: 'abc' }); }); app.listen('8001', () => { console.log('服務(wù)器啟動成功'); });
post請求
post傳遞普通鍵值對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1. 使用中間件 app.use(express.urlencoded()); app.post("/add",function(req,res){ //2. 可以通過req.body來獲取post傳遞的鍵值對 res.send(req.body) app.listen('8001', () => { console.log('服務(wù)器啟動成功'); }); })
post傳遞JSON格式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const app = express(); // 1. 使用中間件 app.use(express.json()); app.post("/postJSON",function(req,res){ //2. 可以通過req.body來獲取post傳遞的鍵值對 res.send(req.body) app.listen('8001', () => { console.log('服務(wù)器啟動成功'); }); })
post接口-form-data文件上傳
如果post涉及文件上傳操作,則需要在服務(wù)器端額外使用第三方multer
這個包(不屬于express)來獲取上傳的信息。
Multer 是一個 node.js 中間件,用于處理 multipart/form-data
類型的表單數(shù)據(jù),它主要用于上傳文件。
1.安裝
npm i multer
2.使用
// 1. 引入包 const multer = require('multer'); // 2. 配置 const upload = multer({dest:'uploads/'}) // 上傳的文件會保存在這個目錄下 // uploads表示一個目錄名,你也可以設(shè)置成其它的 // 3. 使用 // 這個路由使用第二個參數(shù) .upload.single表示單文件上傳, 'cover' 表示要上傳的文件在本次上次數(shù)據(jù)中的鍵名。對應(yīng)于前端頁面上的: // <input type="file" name='cover'/> app.post('/publish', upload.single('cover'), (req, res) => { console.log('接收到的參數(shù)是', req.file, req.body); res.send({ message: "ok" }) }) app.listen(8001, () => { console.log('8001'); })
說明:
- 如果當(dāng)前目錄下沒有uploads,它會自動創(chuàng)建uploads這個文件夾
upload.single
只是處理了文件的上傳。你仍可以通過req.body來獲取其它參數(shù)
到此這篇關(guān)于node.js中g(shù)et和post接口學(xué)習(xí)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 node.js get和post 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詳解Node.js項目APM監(jiān)控之New Relic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項目APM監(jiān)控之New Relic,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7-05-05node的process以及child_process模塊學(xué)習(xí)筆記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的process以及child_process模塊學(xué)習(xí)筆記,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8-03-03Node.js 獲取微信JS-SDK CONFIG的方法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 獲取微信JS-SDK CONFIG的方法示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xì),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xí)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吧2019-05-05前端node Session和JWT鑒權(quán)登錄示例詳解
關(guān)于前端鑒權(quán)登錄是比較常見的需求了,本文將從服務(wù)端渲染和前后端分離的不同角度下演示鑒權(quán),為大家介紹前端node Session和JWT鑒權(quán)登錄示例詳解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