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中国熟女仑乱hd,亚洲精品乱拍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全集资源,又粗又黄又硬又爽的免费视频

Go基礎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詳解

 更新時間:2022年04月16日 16:36:41   作者:駿馬金龍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基礎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defer關鍵字

defer關鍵字可以讓函數(shù)或語句延遲到函數(shù)語句塊的最結尾時,即即將退出函數(shù)時執(zhí)行,即便函數(shù)中途報錯結束、即便已經(jīng)panic()、即便函數(shù)已經(jīng)return了,也都會執(zhí)行defer所推遲的對象。

其實defer的本質是,當在某個函數(shù)中使用了defer關鍵字,則創(chuàng)建一個獨立的defer棧幀,并將該defer語句壓入棧中,同時將其使用的相關變量也拷貝到該棧幀中(顯然是按值拷貝的)。因為棧是LIFO方式,所以先壓棧的后執(zhí)行。因為是獨立的棧幀,所以即使調用者函數(shù)已經(jīng)返回或報錯,也一樣能在它們之后進入defer棧幀去執(zhí)行。

例如:

func main() {
    a()
}

func a() {
    println("in a")
    defer b()              // 將b()壓入defer棧中
    println("leaving a")
    //到了這里才會執(zhí)行b()
}

func b() {
    println("in b")
    println("leaving b")
}

上面將輸出:

in a
leaving a
in b
leaving b

即便是函數(shù)已經(jīng)報錯,或函數(shù)已經(jīng)return返回,defer的對象也會在函數(shù)退出前的最后一刻執(zhí)行。

func a() TYPE{
    ...CODE...
    
    defer b()
    
    ...CODE...
    
    // 函數(shù)執(zhí)行出了錯誤
    
    return args
    // 函數(shù)b()都會在這里執(zhí)行
}

但注意,由于Go的作用域采用的是詞法作用域,defer的定義位置決定了它推遲對象能看見的變量值,而不是推遲對象被調用時所能看見的值。

例如: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
	println("start a:",x)   // 輸出10
	x = 20
	defer b(x)       // 壓棧,并按值拷貝20到棧中
	x = 30
    println("leaving a:",x)  // 輸出30
    // 調用defer延遲的對象b(),輸出20
}

func b(x int) {
    println("start b:",x)
}

比較下面的defer: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輸出10
	x = 20
	defer func() {      // 壓棧,但并未傳值,所以內部引用x
		println("in defer:", x)  // 輸出30
	}()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輸出30
	return x
}

上面defer推遲的匿名函數(shù)輸出的值是30,它看見的不應該是20嗎?先再改成下面的:

package main

var x = 10

func main() {
	a()
}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輸出10
	x = 20
	defer func(x int) {
		println("in defer:", x)  // 輸出20
	}(x)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輸出30
	return x
}

這個defer推遲的對象中看見的卻是20,這和第一種defer b(x)是相同的。

原因在于defer推遲的如果是函數(shù),它直接就在它的定義位置處評估好參數(shù)、變量。該拷貝傳值的拷貝傳值,該指針相見的指針相見。所以,對于第(1)和第(3)種情況,在defer的定義位置處,就將x=20拷貝給了推遲的函數(shù)參數(shù),所以函數(shù)內部操作的一直是x的副本。而第二種情況則是直接指向它所看見的x=20那個變量,則個變量是全局變量,當執(zhí)行x=30的時候會將其值修改,到執(zhí)行defer推遲的對象時,它指向的x的值已經(jīng)是修改過的。

再看下面這個例子,將defer放進一個語句塊中,并在這個語句塊中新聲明一個同名變量x:

func a() int {
	println("start a:", x) // 輸出10
	x = 20
	{
		x := 40
		defer func() {
			println("in defer:", x)  // 輸出40
		}()
	}
	x = 30
	println("leaving a:", x) // 輸出30
	return x
}

上面的defer定義在語句塊中,它能看見的x是語句塊中x=40,它的x指向的是語句塊中的x。另一方面,當語句塊結束時,x=40的x會消失,但由于defer的函數(shù)中仍有x指向40這個值,所以40這個值仍被defer的函數(shù)引用著,它直到defer執(zhí)行完之后才會被GC回收。所以defer的函數(shù)在執(zhí)行的時候,仍然會輸出40。

如果語句塊內有多個defer,則defer的對象以LIFO(last in first out)的方式執(zhí)行,也就是說,先定義的defer后執(zhí)行。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defer println("1")
	defer println("2")
	defer println("3")
	defer println("4")
	println("end...")
}

將輸出:

start...
end...
4
3
2
1

defer有什么用呢?一般用來做善后操作,例如清理垃圾、釋放資源,無論是否報錯都執(zhí)行defer對象。另一方面,defer可以讓這些善后操作的語句和開始語句放在一起,無論在可讀性上還是安全性上都很有改善,畢竟寫完開始語句就可以直接寫defer語句,永遠也不會忘記關閉、善后等操作。

例如,打開文件,關閉文件的操作寫在一起:

open()
defer file.Close()
... 操作文件 ...

以下是defer的一些常用場景:

  • 打開關閉文件
  • 鎖定、釋放鎖
  • 建立連接、釋放連接
  • 作為結尾輸出結尾信息
  • 清理垃圾(如臨時文件)

panic()和recover()

panic()用于產(chǎn)生錯誤信息并終止當前的goroutine,一般將其看作是退出panic()所在函數(shù)以及退出調用panic()所在函數(shù)的函數(shù)。例如,G()中調用F(),F(xiàn)()中調用panic(),則F()退出,G()也退出。

注意,defer關鍵字推遲的對象是函數(shù)最后調用的,即使出現(xiàn)了panic也會調用defer推遲的對象。

例如,下面的代碼中,main()中輸出一個start main之后調用a(),它會輸出start a,然后就panic了,panic()會輸出panic: panic in a,然后報錯,終止程序。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a()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println("end a")
}

執(zhí)行結果如下:

start main
start a
panic: panic in a

goroutine 1 [running]:
main.a()
        E:/learning/err.go:14 +0x63
main.main()
        E:/learning/err.go:8 +0x4c
exit status 2

注意上面的end aend main都沒有被輸出。

可以使用recover()去捕獲panic()并恢復執(zhí)行。recover()用于捕捉panic()錯誤,并返回這個錯誤信息。但注意,即使recover()捕獲到了panic(),但調用含有panic()函數(shù)的函數(shù)(即上面的G()函數(shù))也會退出,所以如果recover()定義在G()中,則G()中調用F()函數(shù)之后的代碼都不會執(zhí)行(見下面的通用格式)。

以下是比較通用的panic()和recover()的格式:

func main() {
    G()
    // 下面的代碼會執(zhí)行
    ...CODE IN MAIN...
}
func G(){
    defer func (){
        if str := recover(); str != nil {
            fmt.Println(str)
        }
    }()
    ...CODE IN G()...
    
    // F()的調用必須在defer關鍵字之后
    F()
    // 該函數(shù)內下面的代碼不會執(zhí)行
    ...CODE IN G()...
}
func F() {
    ...CODE1...
    panic("error found")
    // 下面的代碼不會執(zhí)行
    ...CODE IN F()...
}

可以使用recover()去捕獲panic()并恢復執(zhí)行。但以下代碼是錯誤的: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a()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 直接放在panic后是錯誤的
    panic_str := recover()
    println(panic_str)

	println("end a")
}

之所以錯誤,是因為panic()一出現(xiàn)就直接退出函數(shù)a()和main()了。要想recover()真正捕獲panic(),需要將recover()放在defer的推遲對象中,且defer的定義必須在panic()發(fā)生之前。

例如,下面是通用格式的示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println("start main")
	b()
	println("end main")
}

func a() {
	println("start a")
	panic("panic in a")
	println("end a")
}

func b() {
	println("start b")
	defer func() {
		if str := recover(); str != nil {
			fmt.Println(str)
		}
	}()
	a()
	println("end b")
}

以下是輸出結果:

start main
start b
start a
panic in a
end main

注意上面的end bend a都沒有被輸出,但是end main輸出了。

panic()是內置的函數(shù)(在包builtin中),在log包中也有一個Panic()函數(shù),它調用Print()輸出信息后,再調用panic()。go doc log Panic一看便知:

$ go doc log Panic
func Panic(v ...interface{})
    Panic is equivalent to Print() followed by a call to panic().

更多關于 Go基礎教程系列之defer、panic和recover詳解 請查看下面的相關鏈接

相關文章

  • Golang中的crypto/ecdh包使用詳解

    Golang中的crypto/ecdh包使用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詳細介紹了Golang 中的 crypto/ecdh 包,主要包括什么是ECDH 算法和crypto/ecdh 包的使用方法,文中通過代碼示例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9-09
  • 一文詳解Go的面向對象編程

    一文詳解Go的面向對象編程

    本文主要圍繞 Golang 的 Object-oriented 所展開,介紹了其基本的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及代碼實戰(zhàn),有需要的小伙伴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2023-04-04
  • golang優(yōu)先級隊列的實現(xiàn)全過程

    golang優(yōu)先級隊列的實現(xiàn)全過程

    優(yōu)先級隊列是一種特殊隊列,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golang優(yōu)先級隊列的實現(xiàn)全過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2-12-12
  • 如何在VScode 中編譯多個Go文件

    如何在VScode 中編譯多個Go文件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VScode 中編譯多個Go文件的實現(xiàn)方法,本文通過實例圖文并茂的形式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1-08-08
  • golang 中獲取字符串個數(shù)的方法

    golang 中獲取字符串個數(shù)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 中獲取字符串個數(shù) ,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9-08-08
  • golang 切片截取參數(shù)方法詳解

    golang 切片截取參數(shù)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 切片截取參數(shù)方法詳解,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
    2021-01-01
  • Golang使用cobra實現(xiàn)命令行程序的示例代碼

    Golang使用cobra實現(xiàn)命令行程序的示例代碼

    Cobra 是 Go 語言中一個強大的命令行應用庫,它提供了創(chuàng)建命令行工具所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被許多開發(fā)者用于構建各種命令行工具和應用程序,本文將給大家介紹Golang使用cobra實現(xiàn)命令行程序,文中通過代碼示例介紹的非常詳細,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4-02-02
  • Go語言中調用外部命令的方法總結

    Go語言中調用外部命令的方法總結

    在工作中,我們時不時地會需要在Go中調用外部命令。本文為大家總結了Go語言中調用外部命令的幾種姿勢,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跟隨小編一起學習一下
    2022-11-11
  • Go?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庫使用原理

    Go?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庫使用原理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web中cookie值安全securecookie庫使用及實現(xiàn)原理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
    2022-11-11
  • golang?select?機制和超時問題

    golang?select?機制和超時問題

    golang 中的協(xié)程使用非常方便,但是協(xié)程什么時候結束是一個控制問題,可以用 select 配合使用,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golang?select?機制和超時問題,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2-06-06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