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列表推導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偶爾會在python中看見這樣一行代碼:
data = [x**2 for x in range(0, 5)] # 此時data = [0, 1, 4, 9, 16]
如果不知道背后的語法規(guī)則,那么很難理解為什么可以在列表的方括號中寫一個“for”循環(huán)?實際上,這種語法稱為列表推導式,和lambda
表達式類似,都是在代碼很短的情況下被使用。
本文將從兩個方面講解列表推導式:
- (1)什么是列表推導式
- (2)如何使用列表推導式
1、什么是列表推導式?
列表推導式對應的英文是list comprehension
,有時也被翻譯為列表解析式,是一種創(chuàng)建列表的簡潔語法。在開始分析它之前,
先看下面這種較為常用的列表創(chuàng)建方式:
data = [] ? # 創(chuàng)建空列表 for x in range(-5, 5): ? ? if x >= -2:? ? ? ? ? # 如果x>=-2則給data添加i的平方 ? ? ? ? data.append(x**2)? print(data) # 輸出:[4, 1, 0, 1, 4, 9, 16]
上面的代碼首先創(chuàng)建了一個空列表,然后通過for循環(huán)來給列表添加新元素,并且需要通過if語句保證x在一定的數值范圍,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創(chuàng)建方式。
問題在于,上述的創(chuàng)建需要寫好幾行代碼,那么能不能提供一種簡潔的創(chuàng)建列表的方式呢?列表推導式就是起到這個功能的,
它的原理圖如下:
它的語法分成3個部分:
- (1)需要多少個元素:x的取值為從-5到5,也就是需要循環(huán)9次
- (2)判斷本次循環(huán)是否插入新的元素:雖然一共需要9次循環(huán),但并不是每次循環(huán)都必須要插入一個新元素(列表不一定要包含9個數值),每次循環(huán)時需要按照某種判斷條件,比如當前循環(huán)的x是否大于-2,如果大于-2則插入一個新的值,如果小于-2則不插入新的值。
- (3)元素的值:當前循環(huán)想要插入某個值,這個值可以是包含x的某個表達式,也可以不包含x。
現在,我們可以使用列表推導式來實現剛才的功能了:
data = [x**2 for x in range(-5, 5) if x >= -2] print(data) # 輸出:[4, 1, 0, 1, 4, 9, 16]
可以把上面的三個部分稱為:循環(huán)次數、想插入的值、判斷是否插入的條件
2、如何使用列表推導式
前面的介紹提到:列表推導式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循環(huán)次數、想插入的值、判斷是否插入的條件?,F在,使用這三個部分來學習如何使用三個列表推導式,來用簡潔的列表創(chuàng)建代碼。
題目:用15以內的奇數創(chuàng)建列表
分析:
- (1)循環(huán)次數:15
- (2)想插入的值:奇數
- (3)判斷條件:是不是奇數
所以寫出了下面的代碼:
得到了下面的值:
[1, 3, 5, 7, 9, 11, 13, 15]
總結:
列表推導式雖然看起來不符合常規(guī),因為它在方括號內部使用for循環(huán),但是它卻起到了讓代碼更加簡潔的作用,尤其是它可以通過“判斷條件”來決定什么情況下插入新的值。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列表推導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列表推導式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