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迭代器,生成器和裝飾器你了解嗎
python 迭代器與生成器,裝飾器
迭代器對象從集合的第一個元素開始訪問,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訪問完結(jié)束。
迭代器有兩個基本的方法:iter() 和 next()。
字符串,列表或元組對象都可用于創(chuàng)建迭代器:
list1=[1,2,3] s=iter(list1) # 創(chuàng)建迭代器對象 print(next(s)) # 輸出迭代器的下一個元素 print(next(s)) print(next(s))

直到計算出最后一個元素,沒有更多的元素時,拋出StopIteration的錯誤

迭代器對象可以使用常規(guī)for語句進(jìn)行遍歷:
list2=[1,2,3,4,5]
s2 = iter(list2) # 創(chuàng)建迭代器對象
for h in s2:
print (h, end="-")

生成器
帶有 yield 的函數(shù)在 Python 中被稱之為 generator(生成器)(自己制作迭代器可以看做是生成器)
#注意括號
#列表生成式
lis = [x+x for x in range(5)]
print(lis)
#生成器
gen= (x+x for x in range(5))
print(gen)
# gen = (x+x for x in range(5))
# print(next(gen))
# print(next(gen))
# print(next(gen))
# print(next(gen))
# print(next(gen))
generator_ex = (x+x for x in range(5))
for i in generator_ex:
print(i)

自己產(chǎn)生一個支持小數(shù)的range生成器(即帶yield的迭代器)
你先把yield看做“return”,這個是直觀的,它首先是個return,普通的return是什么意思,就是在程序中返回某個值,返回之后程序就不再往下運(yùn)行了??醋鰎eturn之后再把它看做一個是生成器(generator)的一部分(帶yield的函數(shù)才是真正的迭代器),
def frange(star,stop,step):
x=star
while x<stop:
yield x
x+=step
for i in frange(10,20,0.5):
print(i)

下圖最直觀得可以看出yield的作用
把yield想想成return,return了一個4之后,程序停止,并沒有執(zhí)行賦值給res操作。
一個帶有 yield 的函數(shù)就是一個 generator,生成一個 generator 看起來像函數(shù)調(diào)用,但不會執(zhí)行任何函數(shù)代碼,直到對其調(diào)用 next()(在 for 循環(huán)中會自動調(diào)用 next())才開始執(zhí)行。雖然執(zhí)行流程仍按函數(shù)的流程執(zhí)行,但每執(zhí)行到一個 yield 語句就會中斷,并返回一個迭代值,下次執(zhí)行時從 yield 的下一個語句繼續(xù)執(zhí)行。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函數(shù)在正常執(zhí)行的過程中被 yield 中斷了數(shù)次,每次中斷都會通過 yield 返回當(dāng)前的迭代值。
def foo():
print("starting...")
while True:
print("yield前")
res = yield 4
print("yield后")
print("res:", res)
g = foo()
print(next(g))
print("*" * 20)
print(next(g))

在我們調(diào)用這個函數(shù)的時候,第一件事并不是執(zhí)行這個函數(shù),而是將這個函數(shù)做為參數(shù)傳入它頭頂上這頂帽子,這頂帽子我們稱之為裝飾函數(shù) 或 裝飾器。
裝飾器的使用方法很固定:
先定義一個裝飾函數(shù)(帽子)(也可以用類、偏函數(shù)實現(xiàn))
再定義你的業(yè)務(wù)函數(shù)、或者類(人)
最后把這頂帽子帶在這個人頭上
裝飾器的簡單的用法有很多,這里舉兩個常見的。
日志打印器
時間計時器
# 這是裝飾函數(shù)
def logger(func):
def wrapper(*args, **kw):
print('我準(zhǔn)備開始計算:{} 函數(shù)了:'.format(func.__name__))
# 真正執(zhí)行的是這行。
func(*args, **kw)
print('啊哈,我計算完啦。給自己加個雞腿?。?)
return wrapper
@logger
def add(x, y):
print('{} + {} = {}'.format(x, y, x+y))
add(200, 50)

# 這是裝飾函數(shù)
def timer(func):
def wrapper(*args, **kw):
t1=time.time()
# 這是函數(shù)真正執(zhí)行的地方
func(*args, **kw)
t2=time.time()
# 計算下時長
cost_time = t2-t1
print("花費(fèi)時間:{}秒".format(cost_time))
return wrapper
import time
@timer
def want_sleep(sleep_time):
time.sleep(sleep_time)
want_sleep(10)

def american():
print("我來自中國。")
def chinese():
print("I am from America.")
def say_hello(contry):
def wrapper(func):
def deco(*args, **kwargs):
if contry == "china":
print("你好!")
elif contry == "america":
print('hello.')
else:
return
# 真正執(zhí)行函數(shù)的地方
func(*args, **kwargs)
return deco
return wrapper
@say_hello("china")
def american():
print("我來自中國。")
@say_hello("america")
def chinese():
print("I am from America.")

總結(jié)
本篇文章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guān)注腳本之家的更多內(nèi)容!
相關(guān)文章
pycharm中報ModuleNotFoundError:No?module?named?'tensor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pycharm中報ModuleNotFoundError:No?module?named?'tensorflow'錯誤的解決方法,文中通過圖文介紹的非常詳細(xì),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7-07
利用Python實現(xiàn)問卷星自動填寫的超詳細(xì)教程
問卷星已經(jīng)成為收集問卷的一個很重要的工具,有時可以用來報名參加活動,有時可以用來收集某些領(lǐng)域相關(guān)的情況,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利用Python實現(xiàn)問卷星自動填寫的超詳細(xì)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6-06
Python的Flask框架標(biāo)配模板引擎Jinja2的使用教程
Jinja2是Python世界的一款高人氣template engine,是許多開源Web框架的選擇,包括Flask這樣的明星級項目,這里我們就來共同學(xué)習(xí)Python的Flask框架標(biāo)配模板引擎Jinja2的使用教程2016-07-07
獲取django框架orm query執(zhí)行的sql語句實現(xiàn)方法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獲取django框架orm query執(zhí)行的sql語句實現(xiàn)方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Django框架中orm query執(zhí)行的sql語句獲取方法相關(guān)實現(xiàn)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