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set()去重的底層原理及實例
set是什么?
數(shù)學上,把set稱做由不同的元素組成的集合,集合(set)的成員通常被稱做集合元素(set elements)。Python把這個概念引入到它的集合類型對象里。集合對象是一組無序排列的可哈希的值。集合關系測試和union、intersection等操作符在Python里也同樣如我們所預想地那樣工作。
set特點
集合的元素有三個特征:
1.確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如:集合A={1,a},則a不能等于1);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先后之分,如:{3,4,5}和{3,5,4}算作同一個集合。
python中集合(set)是一個無序不重復元素的集,基本功能包括關系測試和消除重復元素,還可以計算交集、差集、并集等,它與列表(list)的行為類似,區(qū)別在于set不同包括重復的值,而且set元素是無序的。
在python中可以用大括號 {} 創(chuàng)建集合。注意:如果要創(chuàng)建或初始化一個空集合,你必須用 set() 而不是 {} 。因為后者{} 作為創(chuàng)建一個空的字典,以后我們會介紹字典這種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
一、set去重簡單實例
ls = [1,2,3,1,2] print(set(ls))
我們知道對于一個列表最簡單的去重方法就是直接調(diào)用set函數(shù),利用集合元素的唯一性,就可以做到去重。但是,這個底層原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卻一直半解。
且看下面剖析
二、重新set實現(xiàn)機制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count): self.name = name self.count = count def __hash__(self): print("%s調(diào)用了哈希方法"%self.name) return hash(id(self)) def __eq__(self, other): print("%s調(diào)用了eq方法") if self.__dict__ == other.__dict__: return True else:return False f1 = Foo('f1',1) f2 = Foo('f2',2) f3 = Foo('f3',3) ls = [f1,f2,f3] print(set(ls))
從上面可以看出,set方法就是去調(diào)用hash方法,然后根據(jù)哈希值一不一樣就行去重判斷,但是事實就是樣嗎?且看下面程序。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name,count): self.name = name self.count = count def __hash__(self): print("%s調(diào)用了哈希方法"%self.name) return hash(self.count) def __eq__(self, other): print("%s調(diào)用了eq方法"%self.name) return self.__dict__ == other.__dict__ f1 = Foo('f1',1) f2 = Foo('f2',1) f3 = Foo('f3',3) ls = [f1,f2,f3] print(set(ls))
我看可以看出,實際上f1,f3的哈希值是相等的,但是set并沒有這么簡單就判斷f1,f3是重復的,而是進一步通過eq方法判斷這兩個值是否相等,只有相等時才會認為這兩個之間實際上是同一個。為了驗證上面的說法,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代碼。
f1 = Foo('f1',1) f2 = Foo('f1',1) f3 = Foo('f3',3) ls = [f1,f2,f3] print(set(ls))
可以看出去重后,只有兩個元素,所以上面說法得證。
三、結(jié)論
set的去重是通過兩個函數(shù)__hash__和__eq__結(jié)合實現(xiàn)的。
1、當兩個變量的哈希值不相同時,就認為這兩個變量是不同的
2、當兩個變量哈希值一樣時,調(diào)用__eq__方法,當返回值為True時認為這兩個變量是同一個,應該去除一個。返回FALSE時,不去重
四、應用場景需求
有一個公司,現(xiàn)有100個員工,由于數(shù)據(jù)庫不完善,使用時間比較長,里面有很多重復數(shù)據(jù)需要清除。具體需求如下:
每個員工的屬性有:姓名,性別,年齡,部門。 由于年齡和部門都會發(fā)生變化,所以現(xiàn)在認為只要兩個員工之間姓名和性別一樣,就認為是同一個人。
請實現(xiàn)員工去重:
class Staff: def __init__(self,name,gender,age,department): self.name = name self.gender = gender self.age = age self.department = department def __hash__(self): return hash(self.name+self.gender)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True ls = ['zs','ls','ww','zq'] gender_list = ['man','femal'] staff_list = [] for i in range(100): staff_list.append(Staff(ls[i%4],gender_list[i%2],i,'class')) print(set(staff_list)) print([(i.name,i.gender) for i in set(staff_list)])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 set()去重的底層原理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 set()去重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PyCharm使用教程之搭建Python開發(fā)環(huán)境
由于python的跨平臺性。在windows下和ubuntu下基本上沒什么差別。下面從幾個不步驟來搭建開發(fā)環(huán)境。2016-06-06python3使用tkinter實現(xiàn)ui界面簡單實例
使用tkinter創(chuàng)建一個小窗口,布置2個按鈕,一個btn關閉窗口,另一個btn用于切換執(zhí)行傳入的2個函數(shù),簡單的小代碼,大家參考使用吧2014-01-01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機器學習>神經(jīng)網(wǎng)絡>深度學習≈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機器學習包括了神經(jīng)網(wǎng)絡在內(nèi)的許多算法,而神經(jīng)網(wǎng)絡又可以分為淺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和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深度學習是使用了深度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技術,雖然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是不同的,但在構(gòu)建復雜系統(tǒng)時,許多相關概念是混合在一起的2024-02-02推薦一款高效的python數(shù)據(jù)框處理工具Sidetable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推薦一款高效的python數(shù)據(jù)框處理工具Sidetable,文章詳細的講解了Sidetable的安裝及用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