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Python的元類
什么是元類
Python中,一切皆對象,我們定義的數(shù)字、字符串、函數(shù)、列表等都是對象,對象是類(class)的是實例,而類(class)其實也是對象,是type的實例。這個type就是Python中的元類(metaclass
)。所謂元類就是用于創(chuàng)建所有類型的類,Python中的所有新式類以及Python3中的所有類都是type元類的實例。我們看下面這個例子:
print(type(0)) # <class 'int'> print(type(int)) # <class 'type'> print(type("tigeriaf")) # <class 'str'> print(type(str)) # <class 'type'> print(type([1, 2, 3])) # <class 'list'> print(type(list)) # <class 'type'> class User: pass u = User() print(type(u)) # <class '__main__.User'> print(type(User)) # <class 'type'> print(type(type)) # <class 'type'>
type元類動態(tài)創(chuàng)建類
之前我們定義類要使用class關鍵字進行創(chuàng)建,除了這樣我們還可以使用type動態(tài)的去創(chuàng)建類。
用法如下:
type(name, bases, dict)
,接收三個參數(shù)
- 第一個參數(shù)name是指要創(chuàng)建類的名稱
- 第二個參數(shù)bases是指需要繼承父類的元組
- 第三個參數(shù)dict是類的屬性
例如: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tigeriaf' print(User) user = User() print(user.name)
class User: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tigeriaf' print(User) user = User() print(user.name)
以上兩種方式都可以創(chuàng)建類,輸出結果也是一樣的,可見使用type動態(tài)的去創(chuàng)建類也是非常方便的。
自定義元類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知道可以使用type(name, bases, dict)
來創(chuàng)建類,如果當使用type元類無法滿足我們的一些需求時,我們可以自定義一個元類并使用該元類去創(chuàng)建類嗎?答案是可以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class MyMetaClass(type): def __init__(cls, name, bases, dict): super().__init__(name, bases, dict) cls.int_attrs = {} for k, v in dict.items(): if type(v) is int: cls.int_attrs[k] = v User = MyMetaClass('User', (), {'name': 'tigeriaf', "age": 24, "level": 2, "introduction": "Python全菜工程師"}) print(User) # <class '__main__.User'> user = User() print(user.name) # tigeriaf print(user.int_attrs) # {'age': 24, 'level': 2}
也可以使用下面這種方法,去創(chuàng)建繼承元類的類。
class User(metaclass=MyMetaClass): pass
注意:在Python2中使用元類需要在要創(chuàng)建的類內對__metaclass__進行賦值,值為元類。
上述代碼定義一個類MyMetaClass,繼承自type類,因為type是元類,所以MyMetaClass也是一個元類,在__init__通過super().__init__(name, bases, dict)
調用了父類type的__init__()方法,在實現(xiàn)自定義元類的基礎上,還在創(chuàng)建類的時候把屬性循環(huán)了一遍,然后值為int類型的屬性單獨存了起來。這樣我們就實現(xiàn)了比type元類更定制化的元類了,我們可以隨意在元類內添加我們想要的功能。
總結
總體下來,發(fā)現(xiàn)元類及其使用有些難以理解且看不出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能讓我們去使用,好吧,確實如此,通常情況下確實可能用不到它,其實元類主要就是在類和實例創(chuàng)建的時候發(fā)揮作用,來實現(xiàn)一些功能,如果確實不清楚什么時候該去使用的話,那我們就不需要它,當真正需要它的時候,我們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強大之處。
本篇文章就到這里了,希望能夠給你帶來幫助,也希望您能夠多多關注腳本之家的更多內容!
相關文章
Python 通過監(jiān)聽端口實現(xiàn)唯一腳本運行方式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 通過監(jiān)聽端口實現(xiàn)唯一腳本運行方式,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0-05-05Paddle模型性能分析工具Profiler定位瓶頸點優(yōu)化程序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Paddle模型性能分析工具Profiler定位瓶頸點優(yōu)化程序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03-03Django debug為True時,css加載失敗的解決方案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Django debug為True時,css加載失敗的解決方案,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21-04-04django配置DJANGO_SETTINGS_MODULE的實現(xiàn)
本文主要介紹了django配置DJANGO_SETTINGS_MODULE,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2-03-03Python實現(xiàn)MySql數(shù)據(jù)庫交互的示例
本文主要介紹了Python實現(xiàn)MySql數(shù)據(jù)庫交互的示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23-01-01Python基于HOG+SVM/RF/DT等模型實現(xiàn)目標人行檢測功能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基于HOG+SVM/RF/DT等模型實現(xiàn)目標檢測[行人檢測],今天這里并不是說要做出怎樣的效果,而是基于HOG+SVM來實踐機器學習檢測的流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6-06詳解Python排序算法的實現(xiàn)(冒泡,選擇,插入,快速)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Python中常見的四種排序算法的實現(xiàn):冒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文中通過圖片詳細講解了它們實現(xiàn)的原理與代碼,需要的可以參考一下2022-04-04mvc框架打造筆記之wsgi協(xié)議的優(yōu)缺點以及接口實現(xiàn)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mvc框架打造筆記之wsgi協(xié)議的優(yōu)缺點以及接口實現(xiàn)的相關資料,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