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中對"引用傳遞"的誤解
前情提要
最近看很多教程或者說博客上都說 golang 中的 slice、map、channel、func 都是“引用傳遞”,然而一方面又說 golang 中所有類型都是值傳遞,總感覺有些云里霧里的,于是我親自做了下測試和思考。
這里是代碼部分: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test(a *int) { fmt.Println("傳入變量的值:", a) fmt.Println("傳入變量的地址:", &a) } func main() { va := 666 vad := &va fmt.Println("需要傳入的值:", vad) fmt.Println("需要傳入的值的地址", &vad) test(vad) }
這里是執(zhí)行結果
需要傳入的值: 0xc000018658
需要傳入的值的地址 0xc000006058
傳入變量的值: 0xc000018658
傳入變量的地址: 0xc000006060
思考解說
也就是說傳入和實際接收的值都是指針變量,這個兩個指針變量 vad 和 a 的值都為指針所指向的變量 va 的地址 0xc000018658。
然后再看函數(shù)內(nèi)部的這個傳入的這個指針 a 的地址(指針)0xc000006060,對比外面存放指針 vad 的地址 0xc000006058,這兩個值是不一樣的,說明指針類型也是值傳遞,也就是說復制了一份指針的值傳遞給函數(shù)。
所以來說,函數(shù) test 內(nèi)部的 a 變量和外部的 vad 變量完全不是同一個東西,a是vad的復制體,但是這兩個變量的值存放的都是va變量的地址,所以操作 a 會對變量 va產(chǎn)生修改。
從這里來看,個人覺得“ slice、map、channel、func 都是引用傳遞”的表述方式感覺容易引起誤解,會懷疑golang的設計對這幾個東西特殊對待,是引用傳遞。
實際上golang的設計,所有類型都是以值的形式傳遞。只不過對這幾種類型來說,底層的實現(xiàn)就是這幾種類型的數(shù)據(jù)創(chuàng)建成功后,變量所接收的數(shù)據(jù)是這些類型所對應的地址,或者說被賦值的變量所接受到的是這幾種類型的值的地址。而不應該是這幾種類型在傳遞的時候是什么引用類型。
到此這篇關于golang中對“引用傳遞”的誤解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olang 引用傳遞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文章
Golang unsafe.Sizeof函數(shù)代碼示例使用解析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Golang unsafe.Sizeof函數(shù)代碼示例使用解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