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C++ 運算符重載中返回值的坑
相信不少朋友在學習運算符重載的時候,都會被參數與返回值應該是左值引用,還是右值引用,還是const常量所困擾。當然我無法一一枚舉,這次先講一下返回值的坑 (沒錯就是我親手寫的bug)
E0334 “Myclass” 沒有適當的復制構造函數
其實這個問題的根源是,沒有定義常量參數類型的拷貝構造函數所致
先來看看代碼
//頭文件head.h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public:
Myclass(int b=0):a(b) {} //構造函數
Myclass(Myclass& c); //復制構造函數
~Myclass(){} //析構函數
Myclass operator+(Myclass& d); //重載+運算符
friend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 ,const Myclass& d);
//重載<<運算符
};
//以下是定義
Myclass::Myclass(Myclass& c)
{
a = c.a;
}
Myclass Myclass::operator+(Myclass& d)
{
return Myclass(d.a+a); //??!此處報錯
}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const Myclass& d)
{
os << d.a << std::endl;
return os;
}
//main.cpp
#include"head.h"
int main()
{
Myclass a1(5);
Myclass a2(12);
Myclass sum = a1 + a2; //?。〈颂巿箦e
std::cout << sum;
}
代碼在VS中,又出現了令人討厭的小紅線,沒有適當的復制構造函數,這就有疑問了, 不是明明有個構造函數Myclass(int b=0):a(b) {}嗎,參數是int很合適啊? 于是,我們定義一個臨時變量temp,再將它返回,此時會隱式調用拷貝構造函數而后返回一個副本后原來的temp就die了,因此返回值不可以是引用。下面是代碼
Myclass Myclass::operator+(Myclass& d)
{
Myclass temp(d.a + a);
return temp;
}
此時第一處報錯消失了,但是第二處報錯依然存在,而且仍為 “沒有適當的復制構造函數”,這就說明了,我的入手方向應該是拷貝構造函數
經過博主的調試,得知是因為函數的返回值是一個純右值,為了驗證這個想法,使用了右值引用,來接收這個純右值(當然,右值引用更多的是用在移動構造函數上,將 將亡值“偷”出來)
#include"head.h"
int main()
{
Myclass a1(5);
Myclass a2(12);
Myclass&& sum = a1 + a2;
}
果然,它不報錯了
但是考慮到實用性,總不能讓用戶今后做個加法都要用右值引用接收吧,因此,我們要從源頭解決,即重載拷貝構造函數。
值得思考的是,右值不就是被賦值的那個嗎,為什么用Myclass&& sum = a1 + a2;無法賦值呢?眾所周知,Myclass&& sum = a1 + a2;調用的是拷貝構造函數,類不同于基本數據類型,它要通過程序員來設置一系列的功能,我們沒有設置接受,Myclass類型的右值的功能,只定義了接受int類型的右值的功能,這自然是不行的了。
因此,重載拷貝構造函數
Myclass::Myclass(const Myclass& c)
{
a = c.a;
}
此時就能運行了
E0349 沒有與這些操作數匹配的 “<<” 運算符
關于流運算符為什么要寫成$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const Myclass& d); 而非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Myclass& d);這個問題,網上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輸出沒必要修改值。那么我們先定義后者
#head.h
#pragma once
#include<iostream>
using std::ostream;
class Myclass
{
private:
int a;
public:
Myclass(int b=0):a(b) {}
Myclass(Myclass& c);
Myclass(const Myclass& c);
~Myclass(){}
Myclass operator+(Myclass& d);
friend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 ,Myclass& d);
};
Myclass::Myclass(const Myclass& c)
{
a = c.a;
}
Myclass::Myclass(Myclass& c)
{
a = c.a;
}
Myclass Myclass::operator+(Myclass& d)
{
Myclass temp(d.a + a);
return temp;
}
ostream& operator<<(ostream& os,Myclass& d)
{
os << d.a << std::endl;
return os;
}
#main.cpp
#include"head.h"
int main()
{
Myclass a1(5);
Myclass a2(12);
Myclass&& sum = a1 + a2;
std::cout << a1 + a2; //此處有討厭小紅線
}
不難發(fā)現,討厭的小紅線又出來了。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個過程,a1.operator+(a2),返回了個臨時變量,暫且假設它叫newguy,那么newguy為一個右值,又調用了函數os.<<(&d),傳參為&d=newguy,現在問題來了,左值引用怎么能夠接受一個純右值呢? 而我們定義的重載的流運算符接受的參數類型為左值,我們并沒有給出從左值到右值強制類型轉換的函數,但是在上一部分,我們給出了從右值到左值的拷貝構造函數,因此,將流運算符聲明為前者更好。
C3861 “function”: 找不到標識符
這個問題應該是非常常見的,不習慣將函數(或是類)先聲明后定義而又喜歡讓函數(或是類)相互調用,但是在類模板它比以上兩種更為隱蔽。
#include<iostream>
class A
{
friend void show(); //“聲明”函數
friend void show1(); //“聲明”函數
};
void show() //定義
{
show1();
}
void show1(){} //定義
int main()
{
A a;
show(); //調用
show1(); //調用
}
以上流程看似聲明->定義->調用非常完美,實則還是會報錯的,不過跟以上兩種不一樣的是,它是在linking的時候出錯,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友元函數并不屬于這個類的一部分,在類內定義僅僅是為了告訴編譯器“這個函數是這個類的友元函數”,并沒有對這個函數本身進行聲明,因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
#include<iostream>
void show();
void show1();
class A
{
friend void show();
friend void show1();
};
void show()
{
show1();
}
void show1(){}
int main()
{
A a;
show();
show1();
}
總結
本文主要講了三點。
首先,要注意將拷貝構造函數重載。
其次,要將流運算符<<的參數類型確定為(ostream&,const myclass&),當然,istream則萬萬不可const,ostream是沒有拷貝構造函數的,因此引用也是必須的。
最后,類內友元函數的聲明,并不等同于函數本身的聲明。
到此這篇關于詳解C++ 運算符重載中返回值的坑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C++ 運算符重載返回值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