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remove漏刪和索引越界問題的解決
list.remove方法在刪除元素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漏刪或者索引越界的情況示例如下:
漏刪:
lst=[9,25,12,36] for i in lst: if i>10: lst.remove(i) print(lst)
>>>[9, 12]
那么為什么12被漏刪了呢?其實原理很簡單,如圖:
列表從下標為0開始遍歷,遍歷到25時,將25刪除,返回一個新的列表:
注意,原來的25對應(yīng)的下標是1,所以系統(tǒng)會從下標為2的地方開始遍歷,但是在新列表中,下標為2的地方變成了36,所以12就被跳過了。
解決方法:
只需要判斷如果列表中刪除元素,就要重新從0開始遍歷列表。
lst=[9,25,12,36] while True: for i in lst: if i>10: lst.remove(i) #如果刪除了元素,退出此次遍歷,開始遍歷新列表 break else: break print(lst)
>>>[9]
索引越界:
當我們用下標遍歷列表時,會出現(xiàn)索引越界的情況,如圖:
lst=[9,25,12,36] for i in range(len(lst)): # print(i) if lst[i]>10: lst.remove(lst[i]) print(lst)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原理都是一樣的,這里 i 的取值為 0 1 2 3 ,當刪除一個元素之后,新列表的長度減少,索引變?yōu)?0 1 2 ,但是 i 還是根據(jù)原來列表的索引取值,所以當 i 取到 3 的時候,新列表沒有該元素,索引越界。
解決方法一:
lst=[25,9,12,36] j=0 for i in range(len(lst)): if lst[j]>10: # 下面以j取0為例: # j =0 時對應(yīng)元素25被刪除, # continue的做法的意思是判斷新列表的j元素即0元素是否符合條件 lst.remove(lst[j]) continue # 如果新列表的j = 0 處不符合條件,j+1,然后再判斷下一個元素。 j+=1 print(lst)
解決方法二(推薦):
如果讓索引倒序遍歷列表就不會出現(xiàn)越界的問題了。
這樣就算新列表的長度減小了,那么i 的取值是倒著取的,列表缺少一個元素對 i 的取值無影響。
例如 i 為3 的元素被刪除了,新列表最高索引為2 而此時 i的下一個取值正好是 2 ,沒有影響。
lst=[9,25,12,36] for i in range(len(lst)-1,-1,-1): # i : 3 2 1 0 if lst[i]>10: lst.remove(lst[i]) print(lst)
到此這篇關(guān)于Python中remove漏刪和索引越界問題的解決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guān)Python remove漏刪和索引越界內(nèi)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Python在centos7.6上安裝python3.9的詳細教程(默認python版本為2.7.5)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在centos7.6上安裝python3.9(默認python版本為2.7.5)的方法,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參考下吧2020-10-10關(guān)于python導(dǎo)入模塊import與常見的模塊詳解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篇關(guān)于python導(dǎo)入模塊import與常見的模塊詳解,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