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類中super() 的使用解析
描述
super() 函數(shù)是用于調(diào)用父類(超類)的一個方法。
super 是用來解決多重繼承問題的,直接用類名調(diào)用父類方法在使用單繼承的時候沒問題,但是如果使用多繼承,會涉及到查找順序(MRO)、重復調(diào)用(鉆石繼承)等種種問題。
MRO 就是類的方法解析順序表, 其實也就是繼承父類方法時的順序表。
語法
以下是 super() 方法的語法:
super(type[, object-or-type])
Python中類的初始化都是__init__(), 所以父類和子類的初始化方式都是__init__(), 但是如果子類初始化時沒有這個函數(shù),那么他將直接調(diào)用父類的__init__(); 如果子類指定了__init__(), 就會覆蓋父類的初始化函數(shù)__init__(),如果想在進行子類的初始化的同時也繼承父類的__init__(), 就需要在子類中顯示地通過super()來調(diào)用父類的__init__()函數(shù)。
super()在單繼承中的應用:
舉個例子:
class Animal: #定義一個父類 def __init__(self): #父類的初始化 self.name = 'animal' self.role = 'parent' print('I am father') class Dog(Animal): #定一個繼承Animal的子類 def __init__(self): #子類的初始化函數(shù),此時會覆蓋父類Animal類的初始化函數(shù) print('I am son') self.name = 'dog' #定義子類的name屬性 super(Dog,self).__init__() #在子類進行初始化時,也想繼承父類的__init__()就通過super()實現(xiàn) #self.name = 'dog' #若將name屬性的定義(即第10行)放在這兒,最終輸出將是dog animal = Animal() xbai = Dog() print(xbai.name) print(xbai.role)
輸出為:
I am father #實例化Animal類后的輸出 I am son #實例化Dog類后的輸出 I am father #實例化Dog類后的輸出 animal #由于子類初始化是在進行繼承父類初始化之前,因此super()執(zhí)行后,Dog類的name屬性被父類覆蓋 parent #繼承了父類的role屬性
說明:super(Dog,self)也可以寫成super(),可以理解成super(Dog,self).__init__() == Animal.__init__(self),( super(Dog,self) == Animal ) 即其返回的是當前類的繼承順序中(針對多繼承)Dog后的一個類(也即類Animal)
self 和 super的區(qū)別:
- self會首先調(diào)用自己的方法或者屬性,當自身沒有目標屬性或方法時,再去父類中尋找;super會直接去父類中尋找目標屬性或方法。如上述代碼中定義完第十行后,self.name的返回值為'dog',而super().name的返回值為'animal';
- self時類,super是預編譯指令
super()在多繼承中的應用:
代碼例子:
class Base(object): #定義父類 def __init__(self): print('Base create') class ChildA(Base): #子類A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A') super(ChildA,self).__init__() print('Leave A') class ChildB(Base): def __init__(self): print('Enter B') super(ChildB,self).__init__() self.name = 'B' print('Leave B') class ChildC(ChildA,ChildB):#在繼承時,按照繼承順序返回繼承順序的下一個類 pass ## (這里需要介紹的是,當類繼承多個類時,python3中是按照廣度優(yōu)先算法,即在類ChildC的繼承關系中,會先找到靠近其的基類ChildA,然后繼承其的初始化函數(shù)__init__(),就不會再繼承ChildB的初始化函數(shù)) c = ChildC() #實例化對象 print(c.__class__.__mro__) #對象c的繼承順序應該是 ChildC---ChildA---ChildB---Base---object
輸出結果:
Enter A
Enter B
Base create
Leave B
Leave A
(<class '__main__.ChildC'>, <class '__main__.ChildA'>, <class '__main__.ChildB'>, <class '__main__.Base'>, <class 'object'>)
整個執(zhí)行過程,當實例化對象c時,按照類的繼承順序,先初始化類ChildC(),由于C中未定義初始化函數(shù)__init__(),因此直接調(diào)用其繼承的基類ChildA的__init__()初始化方法,運行到代碼行第8行時,按照繼承順序super(ChildA,self)返回的是類ChildB(),因此,super(ChildA,self).__init__() == ChildB().__init__(self),因此就可以理解產(chǎn)生輸出結果的原理。
從super()方法中可以看出,super()的第一個參數(shù)可以是繼承鏈(繼承順序)中的任意一個類的名字,也可以不填,不填時第一個參數(shù)默認為當前類,即代碼第10行 super(ChildA,self).__init__() ==super().__init__(),其返回值為在繼承鏈中輸入?yún)?shù)類的下一個類。
結論:
- super()用來繼承基類的屬性和方法
- 單繼承時,super().__init__() 和 父類.__init__()實現(xiàn)的功能是類似的
- super不是父類,而是繼承順序的下一個類
- super()可以避免重復調(diào)用
總結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python類中super() 的使用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網(wǎng)站的支持!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歡迎轉載,煩請注明出處,謝謝!
相關文章
python并發(fā)編程多進程 模擬搶票實現(xiàn)過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ython并發(fā)編程多進程 模擬搶票實現(xiàn)過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8-08Python并發(fā)執(zhí)行的幾種實現(xiàn)方法
在Python中多線程是實現(xiàn)并發(fā)的一種方式,多線程可以讓程序在同一時間內(nèi)進行多個任務,從而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執(zhí)行速度,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于Python并發(fā)執(zhí)行的幾種實現(xiàn)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