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ngular CLI從藍(lán)本生成代碼詳解
第一篇文章是: "使用angular cli生成angular5項目" :http://chabaoo.cn/article/136621.htm
這篇文章主要是講生成 Components, Directive, Service, class, interface, enum等等.
ng generate <藍(lán)本名> 命令.
該命令的格式是 ng generate <藍(lán)本名> <參數(shù)>.
也可以使用--dry-run參數(shù)來列出要生成的文件, 而不是真的生成.
例如:
ng generate component person, 就會生成一個person.component.ts.
ng generate service sales-data 就會生成一個sales-data.service.ts.
ng generate class user-model 就會生成一個user-model.ts 里面是UserModel類.
Components.
ng generate xxx xxx的命令還是有點長, 這里angular cli內(nèi)置了命令的別名, 例如:
ng generate component person 這個命令,
里面的generate 可以使用字母 g 代替,
里面的component 可以使用字母 c 代替.
所以這兩個命令是相等的:
ng generate component person ng g c person
可以到這里查看component相關(guān)的命令和別名:
https://github.com/angular/angular-cli/wiki/generate-component
可能常用的命令參數(shù)有:
- --flat 表示是否不需要創(chuàng)建文件夾
- --inline-template (-it) 模板是否應(yīng)該放在ts文件里
- --inline-style (-is) 樣式是否應(yīng)該放在ts文件里.
- --spec 是否需要創(chuàng)建spec文件(測試文件)
- --view-encapsulation (-ve) View Encapsulation策略 (簡單理解為樣式文件的作用范圍策略).
- --change-detection (-cd) 變化檢查策略.
- --prefix 設(shè)定這個component的前綴
- --dry-run (-d), 打印出生成的文件列表, 而不直接生成.
看下面兩對作用相同的命令, 還是使用別名方便:
ng generate component person ng generate component person --inline-template --inline-style ng g c person ng g c person -it -is
下面來試試這些命令:
建立項目: ng new my-app 等npm install結(jié)束后再進行操作.
建立好項目后, 進入該目錄, 執(zhí)行命令:
ng g c person -d
該命令將會生成上述4個文件, 并更新app.module.ts.
下面把-d參數(shù)去掉, 生成文件:
可以看到文件生成在項目里了. 并且更新了app.module.ts, 在里面做了component的聲明.
再試試生成另外一個component, 使用一些參數(shù) View Encapsulation 和 Change Detection Strategy:
ng g c student -ve Emulated -cd OnPush
可以看到參數(shù)起作用了.
通過源碼管理頁, 可以看到這兩個命令對app.module進行了哪些更新:
分別對生成的兩個component進行了聲明.
然后我commit一下..
Directive.
ng g d filter-box -d
這是文件報告, 下面真正的生成:
ng g d filter-box
通過vscode的源碼管理, 可以看到變化:
directive生成了兩個文件和component一樣, 也在app.module進行了聲明.
看一下目錄結(jié)構(gòu):
生成的directive的結(jié)構(gòu)是沒有目錄, 也就是flat的.
如果不想生成flat樣式的, 想讓其擁有自己的文件夾, 那么就是用--flat參數(shù):
ng g d filter-box2 --flat false
這樣就有自己的文件夾了.
commit一下.
Service.
ng g s order-data -d
可以看到 這個命令會生成flat結(jié)構(gòu)的service.
然后把-d去掉, 真實生成文件:
ng g s order-data
可以從源碼管理看到, 只生成了兩個文件, 并沒有在app.module里面注冊:
當(dāng)然可以在這里寫代碼把剛才生成的service注冊進去.
但是正確的做法是使用 -m 參數(shù)來指定需要注冊的module:
ng g s order-data2 -m app
這次生成的order-data2 service就會在app.module.ts里面進行注冊了.
然后再commit一下.
Model/Interface/Enum/Pipe.
model:
ng g cl models/user
這個命令會創(chuàng)建models文件夾, 然后在里面創(chuàng)建user這個model:
interface:
ng g i models/animal
enum:
ng g e models/gender
commit一下.
Pipe.
ng g p camel-case
除了生成兩個文件之外, 這個命令默認(rèn)也會更新app.module.
Module.
ng g m login
可以看到module默認(rèn)是自帶文件夾的.
然后我試試添加一個component, 目的是要在login module進行聲明:
可以看到我要創(chuàng)建的welcome component默認(rèn)是在app.module里面進行聲明的, 這時候如果想要在login module進行聲明, 就要使用 -m 參數(shù):
去掉-d執(zhí)行生成命令后:
可以看到welcome component這次實在login module進行的聲明.
今天先寫到這, 更多的參數(shù)還是要查看官方文檔:https://github.com/angular/angular-cli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解決angular的$http.post()提交數(shù)據(jù)時后臺接收不到參數(shù)值問題的方法
這篇文章為大家分享了解決angular的$http.post()提交數(shù)據(jù)時后臺接收不到參數(shù)值問題的方法,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15-12-12使用AngularJS實現(xiàn)可伸縮的頁面切換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使用AngularJS實現(xiàn)可伸縮的頁面切換的方法,AngularJS是一款熱門的JavaScript庫,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6-06angular ng-repeat數(shù)組中的數(shù)組實例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硪黄猘ngular ng-repeat數(shù)組中的數(shù)組實例。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就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2017-02-02AngularJS基礎(chǔ) ng-readonly 指令簡單示例
本文主要介紹AngularJS ng-readonly 指令,這里對ng-readonly指令的資料做了整理,有學(xué)習(xí)AngularJS 指令的同學(xué)可以參考下2016-08-08Angular4.x通過路由守衛(wèi)進行路由重定向?qū)崿F(xiàn)根據(jù)條件跳轉(zhuǎn)到相應(yīng)的頁面(推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ngular4.x通過路由守衛(wèi)進行路由重定向,實現(xiàn)根據(jù)條件跳轉(zhuǎn)到相應(yīng)的頁面,這個功能在網(wǎng)上商城項目上經(jīng)常會用到,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私鉀Q方法一起看看吧2018-05-05AngularJS中的$parse服務(wù)與$eval服務(wù)用法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ngularJS中的$parse服務(wù)與$eval服務(wù)用法,結(jié)合實例形式分析了AngularJS中$parse服務(wù)與$eval服務(wù)的功能、使用方法與相關(guān)注意事項,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