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編程約瑟夫問題實例分析
一、簡介
約瑟夫問題(有時也稱為約瑟夫斯置換,是一個出現在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中的問題。在計算機編程的算法中,類似問題又稱為約瑟夫環(huán)。又稱“丟手絹問題”.)
例子:
len個人圍成一個圈,玩丟手絹游戲。從第k個人開始,從1開始數數,當數到m時,數m的人就退出圈子,當圈子只剩下一個人為止。
問題分析與算法設計
約瑟夫問題并不難,但求解的方法很多;題目的變化形式也很多。這里給出一種實現方法。
題目中l(wèi)en個人圍成一圈,因而啟發(fā)我們用一個循環(huán)的鏈來表示,可以使用結構數組來構成一個循環(huán)鏈。結構中有兩個成員,其一為指向第一個孩子的頭節(jié)點,另一個為作為判斷的節(jié)點temp(負責跑龍?zhí)祝?/p>
具體代碼如下:
package demo11; /** * 約瑟夫問題, 化為丟手絹 * * @author tianq 思路:建立一個Child類 一個循環(huán)列表類CyclLink */ public class demo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yclLink cyclink = new CyclLink(); cyclink.setLen(15); cyclink.createLink(); cyclink.setK(2); cyclink.setM(2); cyclink.show(); cyclink.play(); } } // 先建立一個孩子類 class Child { // 孩子的標識 int no; Child nextChild; // 指向下一個孩子 public Child(int no) { // 構造函數給孩子一個id this.no = no; } } class CyclLink { // 先定義一個指向鏈表第一個小孩的引用 // 指向第一個小孩的引用,不能動 Child firstChild = null; Child temp = null; int len = 0; // 表示共有幾個小孩 int k = 0; //開始的孩子 int m = 0; //數到幾推出 // 設置m public void setM(int m) { this.m = m; } // 設置鏈表的大小 public void setLen(int len) { this.len = len; } // 設置從第幾個人開始數數 public void setK(int k) { this.k = k; } // 開始play public void play() { Child temp = this.firstChild; // 1.先找到開始數數的人 for (int i = 1; i < k; i++) { temp = temp.nextChild; } while (this.len != 1) { // 2.數m下 for (int j = 1; j < m; j++) { temp = temp.nextChild; } // 找到要出圈的前一個小孩 Child temp2 = temp; while (temp2.nextChild != temp) { temp2 = temp2.nextChild; } // 3.將數到m的小孩,退出 temp2.nextChild = temp.nextChild; // 讓temp指向下一個數數的小孩 temp = temp.nextChild; // this.show(); this.len--; } // 最后一個小孩 System.out.println("最后出圈" + temp.no); } // 初始化環(huán)形鏈表 public void createLink() { for (int i = 1; i <= len; i++) { if (i == 1) { // 創(chuàng)建第一個小孩 Child ch = new Child(i); this.firstChild = ch; this.temp = ch; } else { if (i == len) { // 創(chuàng)建第一個小孩 Child ch = new Child(i); temp.nextChild = ch; temp = ch; temp.nextChild = this.firstChild; } else { // 繼續(xù)創(chuàng)建小孩 Child ch = new Child(i); temp.nextChild = ch; temp = ch; } } } } // 打印該環(huán)形鏈表 public void show() { Child temp = this.firstChild; do { System.out.print(temp.no + " "); temp = temp.nextChild; } while (temp != this.firstChild); } }
結果:
總結
以上就是本文關于java編程約瑟夫問題實例分析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參閱本站其他相關專題,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出。感謝朋友們對本站的支持!
相關文章
RestTemplate對HttpClient的適配源碼解讀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RestTemplate對HttpClient的適配源碼解讀,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10-10使用Jacoco獲取 Java 程序的代碼執(zhí)行覆蓋率的步驟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使用Jacoco獲取 Java 程序的代碼執(zhí)行覆蓋率的步驟詳解,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學習使用Java,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2021-03-03SpringCloud-Hystrix-Dashboard客戶端服務監(jiān)控的實現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Cloud-Hystrix-Dashboard客戶端服務監(jiān)控的實現方法,本文通過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1-03-03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和JWT和Redis實現統一鑒權認證
Spring Security是一個可以為Java應用程序提供全面安全服務的框架,同時它也可以輕松擴展以滿足自定義需求,本文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和JWT和Redis實現統一鑒權認證,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