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編程隊列數據結構代碼示例
隊列是一種特殊的線性表,只允許在表的前端進行刪除,在表的后端進行插入,表的前端稱為(front)隊頭,表的后端稱為(rear)隊尾。
所以隊列跟生活的場景很是相似,在電影院買電影票,人們排成一排,第一個人進入隊尾最先到達隊頭后買票進入影院,后面排隊的人按照排隊的次序買到票后進入影院。
所以 隊列是一種先進先出的數據結構(FIFO)。
編程實現對循環(huán)鏈隊列的入隊和出隊操作。
⑴根據輸入的隊列長度n和各元素值建立一個帶頭結點的循環(huán)鏈表表示的隊列(循環(huán)鏈隊列),并且只設一個尾指針來指向尾結點,然后輸出隊列中各元素值。
⑵將數據元素e入隊,并輸出入隊后的隊列中各元素值。
⑶將循環(huán)鏈隊列的隊首元素出隊,并輸出出隊元素的值和出隊后隊列中各元素值。
當隊列的插入數據時,Rear箭頭一直往上走,插入到表的最大下標的位置后停止。在移除數據的時候,front箭頭也會一直往上走。
這可能跟現實中的人們在電影院買電影票的情況有點不符合,一般是買完票,人就往前走,繼續(xù)買票,隊伍總是向前移動的。
在計算機中,隊列每刪除一個數據項后,其他數據也可以繼續(xù)往移動,但如此一來,處理很大的數據的時候,這樣做的效率很低下,因為每次刪除一個數據就要將剩余的所有數據往前移動。
在刪除數據的時候,隊頭(Front)前面的位置就會留空,但由于隊尾(Rear)和隊頭(Front)這兩個箭頭都一直往上走,所以沒能繼續(xù)利用到前面空單元的存儲空間。
為了避免隊列不滿卻不能繼續(xù)插入新數據的情況,解決隊列能循環(huán)利用的方法就是,當Rear箭頭和Front箭頭到達最大下標的位置后,重新將它的位置移動到, 表的最初始的位置。
這個就是------循環(huán)隊列:
package DataStructure; /** * Created by Hubbert on 2017/11/11. */ public class Queue { private int [] arr ; private int front ; //隊頭指針 private int rear ; //隊尾指針 private int nItems ;//隊列中的個數 private int maxSize;//隊列長度 //使用構造函數進行初始化 public Queue( int maxSize ){ this.maxSize = maxSize ; this.arr = new int [this.maxSize]; this.nItems = 0 ; this.front = 0; this.rear = -1 ; } public boolean isFull(){ return (nItems == maxSize);//判斷隊列是否已滿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nItems == 0);//判斷隊列是否為空 } //插入 public void insert( int number ){ if(!isFull()){ //處理循環(huán)隊列 if( rear == (maxSize -1)){ rear = -1; } arr[++rear] = number ; nItems++; }else{ System.out.println("The Queue is full!!"); } } //刪除 public int remove(){ if(!isEmpty()){ //處理循環(huán)隊列 if( front == maxSize ){ front = 0; } nItems--; return arr[front++]; } else { System.err.println ("The Queue is Empty!!"); return -1;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Queue queue = new Queue(5); queue.insert(22); queue.insert(33); queue.insert(44); queue.insert(55); queue.insert(66); System.out.println("-----------先刪除隊列中前兩個數據------------"); System.out.println("Front--->Rear:"); for( int i =0 ; i < 2 ; i++ ){ System.out.print(queue.remove() + "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繼續(xù)使用隊列------------"); System.out.println("Front--->Rear:"); queue.insert(1); queue.insert(2); while (!queue.isEmpty()){ System.out.print(queue.remove() + " "); } } }
結果如下:
總結
以上就是本文關于java編程隊列數據結構代碼示例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參閱本站:
如有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出。期待您的寶貴意見。
相關文章
Mybatis Plus LambdaQueryWrapper的具體用法
Mybatis Plus 在其基礎上擴展了 LambdaQueryWrapper,LambdaQueryWrapper 提供了更加簡便的查詢語法,同時也避免了SQL注入的風險,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2023-11-11關于spring項目中無法加載resources下文件問題及解決方法
在學習Spring過程中,TestContext框架試圖檢測一個默認的XML資源位置,再resources下創(chuàng)建了一個com.example的文件夾,執(zhí)行時,報錯,本文給大家介紹spring項目中無法加載resources下文件,感興趣的朋友跟隨小編一起看看吧2023-10-10Java?C++題解leetcode字符串輪轉KMP算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為大家介紹了Java?C++題解leetcode字符串輪轉KMP算法詳解,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2-09-09通過springboot+mybatis+druid配置動態(tài)數據源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通過springboot+mybatis+druid配置動態(tài)數據源,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9-06-06SpringBoot中整合Ehcache實現熱點數據緩存的詳細過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SpringBoot中整合Ehcache實現熱點數據緩存,SpringBoot 中使用 Ehcache 比較簡單,只需要簡單配置,說白了還是 Spring Cache 的用法,合理使用緩存機制,可以很好地提高項目的響應速度,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