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Javascript中雙等號(==)隱性轉換機制
在Javascript中判斷相等關系有雙等號(==)和三等號(===)兩種。其中雙等號(==)是值相等,而三等號(===)是嚴格相等(值及類型是否完全相等)。
因此有幾個常識知識:
1、對于string,number等基礎類型,==和===是有區(qū)別的
1)不同類型間比較,==之比較“轉化成同一類型后的值”看“值”是否相等,===如果類型不同,其結果就是不等
2)同類型比較,直接進行“值”比較,兩者結果一樣
2、對于Array,Object等高級類型,==和===是沒有區(qū)別的
進行“指針地址”比較
3、基礎類型與高級類型,==和===是有區(qū)別的
1)對于==,將高級轉化為基礎類型,進行“值”比較
2)因為類型不同,===結果為false
換句話說,雙等號(==)在運算的時候會進行類型轉換,而三等號(===)則不會。
如:
alert('55' == 55); //true alert('55' === 55); //false
Javascript語言中五大基本數(shù)據(jù)類型(原始值,也叫簡單數(shù)據(jù)類型):即 Undefined、Null、Boolean、Number 和 String 型。由于這些原始類型占據(jù)的空間是固定的,所以可將他們存儲在較小的內存區(qū)域 - 棧中。這樣存儲便于迅速查尋變量的值;
Javascript中使用雙等號(==)判斷相等的隱性轉換機制:
1,如果兩邊都是簡單類型:
1,1,兩邊都是簡單類型,且類型相同,則直接進行比較。
console.log(1==1); //true console.log("1"=="1"); //true console.log(false==false); //true console.log(null==null); //true console.log(undefined==undefined); //true
1.2,兩邊都是簡單類型,類型不同,則先轉換為數(shù)字比較(其中Boolean只有兩個值:true==1,false==0;null與undefined相等;字符串數(shù)字等于數(shù)字值,空字符串""==0;)
console.log(1==true); //true console.log(0==false); //true console.log(1=="1"); //true console.log(0==""); //true console.log(0==null); //false console.log(0==undefined); //false console.log(null==undefined); //true
2,如果一邊是簡單類型,另一邊是引用類型(高級類型),則高級類型隱式轉換成簡單類型再比較。
console.log(Object==Object); //true console.log(Object=={}); //false console.log(0=={}); //false console.log(0==[]); //true console.log(Array==Array); //true console.log(Object==Array); //false
3,如果兩邊都是引用類型(高級類型),則進行進行“指針地址”比較。
重點-toString()和valueOf()
很多人看到這兩個方法的第一感覺就是,toString()方法將一個對象轉化為字符串,valueOf方法將一個對象轉化為數(shù)值。
這種想法很片面,我們通過以下兩個例子來看看:
var obj={ name:"熊仔其人", getName:function(){ return $(this).name; } }; console.log(obj.toString()); //[object Object]
定義一個obj對象,調用它的toString方法,返回值是[object Object],發(fā)現(xiàn)并未像我們想象的一樣返回值其內容的字符串表示。
var arr=[1,2,3]; console.log(arr.valueOf()); //(3) [1, 2, 3]
定義一個數(shù)組arr,調用它的valueOf方法,返回值是[1, 2, 3],發(fā)現(xiàn)也并未像我們想象的一樣返回數(shù)值類型的表示。
其實真正的理解是這樣的:調用對象的toString()方法可以將對象轉化為字符串,但是如果要轉化為字符串不一定是調用toString方法。
我們再看看下面的代碼。
var obj= { }; obj.valueOf=function(){ return 1; } obj.toString=function(){ return 2; } console.log(obj==1); //true var obj2= { }; obj2.valueOf=function(){ return 2; } obj2.toString=function(){ return 1; } console.log(obj2==1); //false var obj3={ }; obj3.valueOf=function(){ return []; } obj3.toString=function(){ return 1; } console.log(obj3==1); //true
上述代碼中我們定義了一個對象obj,obj2,定義了valueOf和toString方法的返回值,通過與1比較相等,發(fā)現(xiàn)其優(yōu)先調用了valueOf方法。
然后定義了一個對象obj3,定義了valueOf和toString方法的返回值,通過與1比較相等,發(fā)現(xiàn)其調用的是toString方法。
然后我們看下面一段代碼:
var obj= { }; obj.valueOf=function(){ return 'a'; } obj.toString=function(){ return 2; } console.log(obj=='a'); //true var obj2= { }; obj2.valueOf=function(){ return 'b'; } obj2.toString=function(){ return 'a'; } console.log(obj2=='a'); //false
上述代碼2中定義一個對象obj,通過與字符串'a'比較發(fā)現(xiàn)其調用的是valueOf方法。
然后對象obj2與'a'的比較返回false,發(fā)現(xiàn)其并未調用toString方法。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對象轉化為簡單類型時會優(yōu)先調用valueOf方法,如果可以與簡單值進行比較則會直接比較,此時不再調用toString方法。如果調用valueOf方法后無法與簡單值進行比較,則會再調用toString方法,最終得到比對的結果。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Date對象不滿足上述的規(guī)則,Date對象的toString和valueOf方法都是重新定義過的,默認會調用toString方法。
PS:js的雙等號隱式轉換規(guī)則
使用雙等號進行比較的時候,當兩個操作數(shù)類型不一樣時,雙等號會進行一個隱式轉換,轉換成相同類型再比較,以下是轉換規(guī)則,在紅寶書P51頁都能查到。(自己總是忘記,還是感覺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寫一寫總是影響深刻)
1、有一個操作數(shù)為布爾值,將布爾值轉換成數(shù)值再進行比較,false為0,true為1.
2、一個為字符串,另一個為數(shù)字。將字符串轉換成數(shù)值再進行比較。
3、一個操作符為對象,另一個不是對象,先利用 valueOf() 得到對象值得類型,再按照其他規(guī)則進行比較。
總結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Javascript中雙等號(==)隱性轉換機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腳本之家網(wǎng)站的支持!
相關文章
JS promise 的回調和 setTimeout 的回調到底誰先執(zhí)行
本文主要介紹了JS promise 的回調和 setTimeout 的回調到底誰先執(zhí)行,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參考一下2022-01-01JavaScript常用數(shù)組元素搜索或過濾的四種方法詳解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Script常用數(shù)組元素搜索或過濾的四種方法,每種方式通過實例代碼給大家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22-08-08PHPMyAdmin導入時提示文件大小超出PHP限制的解決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PHPMyAdmin導入時提示文件大小超出PHP限制的解決方法,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PHP上傳大小限制為2MB,修改PHP.ini配置即可解決這問題,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201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