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中国熟女仑乱hd,亚洲精品乱拍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大道卡一卡二卡三乱码全集资源,又粗又黄又硬又爽的免费视频

詳解express與koa中間件模式對比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7日 16:50:40   作者:發(fā)的說法是打發(fā)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express與koa中間件模式對比,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起因

最近在學(xué)習(xí)koa的使用, 由于koa是相當(dāng)基礎(chǔ)的web框架,所以一個完整的web應(yīng)用所需要的東西大都以中間件的形式引入,比如koa-router, koa-view等。在koa的文檔里有提到:koa的中間件模式與express的是不一樣的,koa是洋蔥型,express是直線型,至于為什么這樣,網(wǎng)上很多文章并沒有具體分析?;蛘吆唵蔚恼f是async/await的特性之類。先不說這種說法的對錯,對于我來說這種說法還是太模糊了。所以我決定通過源碼來分析二者中間件實現(xiàn)的原理以及用法的異同。

為了簡單起見這里的express用connect代替(實現(xiàn)原理是一致的)

用法

二者都以官網(wǎng)(github)文檔為準(zhǔn)

connect

下面是官網(wǎng)的用法:

var connect = require('connect');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app = connect();

// gzip/deflate outgoing responses
var compression = require('compression');
app.use(compression());

// store session state in browser cookie
var cookieSession = require('cookie-session');
app.use(cookieSession({
 keys: ['secret1', 'secret2']
}));

// parse urlencoded request bodies into req.body
var bodyParser = require('body-parser');
app.use(bodyParser.urlencoded({extended: false}));

// respond to all requests
app.use(function(req, res){
 res.end('Hello from Connect!\n');
});

//create node.js http server and listen on port
http.createServer(app).listen(3000);

根據(jù)文檔我們可以看到,connect是提供簡單的路由功能的:

app.use('/foo', function fooMiddleware(req, res, next) {
 // req.url starts with "/foo"
 next();
});
app.use('/bar', function barMiddleware(req, res, next) {
 // req.url starts with "/bar"
 next();
});

connect的中間件是線性的,next過后繼續(xù)尋找下一個中間件,這種模式直覺上也很好理解,中間件就是一系列數(shù)組,通過路由匹配來尋找相應(yīng)路由的處理方法也就是中間件。事實上connect也是這么實現(xiàn)的。

app.use 就是往中間件數(shù)組中塞入新的中間件。中間件的執(zhí)行則依靠私有方法 app.handle 進(jìn)行處理,express也是相同的道理。

koa

相對connect,koa的中間件模式就不那么直觀了,借用網(wǎng)上的圖表示:

也就是koa處理完中間件后還會回來走一趟,這就給了我們更加大的操作空間,來看看koa的官網(wǎng)實例: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 x-response-time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await next();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ctx.set('X-Response-Time', `${ms}ms`);
});

// logger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t start = Date.now();
 await next();
 const ms = Date.now() - start;
 console.log(`${ctx.method} ${ctx.url} - ${ms}`);
});

// response

app.use(async ctx => {
 ctx.body = '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很明顯,當(dāng)koa處理中間件遇到await next()的時候會暫停當(dāng)前中間件進(jìn)而處理下一個中間件,最后再回過頭來繼續(xù)處理剩下的任務(wù),雖然說起來很復(fù)雜,但是直覺上我們會有一種隱隱熟悉的感覺:不就是回調(diào)函數(shù)嗎。這里暫且不說具體實現(xiàn)方法,但是確實就是回調(diào)函數(shù)。跟async/await的特性并無任何關(guān)系。

源碼簡析

connect與koa中間件模式區(qū)別的核心就在于next的實現(xiàn),讓我們簡單看下二者next的實現(xiàn)。

connect

connect的源碼相當(dāng)少加上注釋也就200來行,看起來也很清楚,connect中間件處理在于proto.handle這個私有方法,同樣next也是在這里實現(xiàn)的

// 中間件索引
var index = 0
function next(err) {


 // 遞增
 var layer = stack[index++];

 // 交由其他部分處理
 if (!layer) {
  defer(done, err);
  return;
 }

 // route data
 var path = parseUrl(req).pathname || '/';
 var route = layer.route;

 // 遞歸
 // skip this layer if the route doesn't match
 if (path.toLowerCase().substr(0, route.length) !== route.toLowerCase()) {
  return next(err);
 }

 // call the layer handle
 call(layer.handle, route, err, req, res, next);
 }

刪掉混淆的代碼后 我們可以看到next實現(xiàn)也很簡潔。一個遞歸調(diào)用順序?qū)ふ抑虚g件。不斷的調(diào)用next。代碼相當(dāng)簡單但是思路卻很值得學(xué)習(xí)。

其中 done 是第三方處理方法。其他處理sub app以及路由的部分都刪除了。不是重點

koa

koa將next的實現(xiàn)抽離成了一個單獨的包,代碼更加簡單,但是實現(xiàn)了一個貌似更加復(fù)雜的功能

function compose (middleware) {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
 // last called middleware #
 let index = -1
 return dispatch(0)
 function dispatch (i) {
  index = i
  try {
  return Promise.resolve(fn(context, function next () {
   return dispatch(i + 1)
  }))
  } catch (err) {
  return Promise.reject(err)
  }
 }
 }
}

看著上面處理過的的代碼 有些同學(xué)可能還是會不明覺厲。

那么我們繼續(xù)處理一下:

function compose (middleware) {

 return function (context, next) {
 // last called middleware #
 let index = -1
 return dispatch(0)
 function dispatch (i) {
  index = i
  let fn = middleware[i]
  if (i === middleware.length) {
  fn = next
  }
  if (!fn) return
  return fn(context, function next () {
  return dispatch(i + 1)
  })
 }
 }
}

這樣一來 程序更加簡單了 跟async/await也沒有任何關(guān)系了,讓我們看下結(jié)果好了

var ms = [
 function foo (ctx, next) {
 console.log('foo1')
 next()
 console.log('foo2')
 },
 function bar (ctx, next) {
 console.log('bar1')
 next()
 console.log('bar2')
 },
 function qux (ctx, next) {
 console.log('qux1')
 next()
 console.log('qux2')
 }
]

compose(ms)()

執(zhí)行上面的程序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依次輸出:

foo1
bar1
qux1
qux2
bar2
foo2

同樣是所謂koa的洋蔥模型,到這里我們就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koa的中間件模型跟async或者generator并沒有實際聯(lián)系,只是koa強(qiáng)調(diào)async優(yōu)先。所謂中間件暫停也只是回調(diào)函數(shù)的原因(在我看來promise.then與回調(diào)其實沒有什么區(qū)別,甚至async/await也是回調(diào)的一種形式)。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相關(guān)文章

  • node腳手架搭建服務(wù)器實現(xiàn)token驗證的方法

    node腳手架搭建服務(wù)器實現(xiàn)token驗證的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腳手架搭建服務(wù)器實現(xiàn)token驗證的方法,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xì),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xí)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吧
    2021-01-01
  • Ubuntu22.04系統(tǒng)下升級nodejs到v18版本

    Ubuntu22.04系統(tǒng)下升級nodejs到v18版本

    ubuntu默認(rèn)安裝的nodejs版本比較老,要安裝到最新的,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Ubuntu22.04系統(tǒng)下升級nodejs到v18版本的相關(guān)資料,文中通過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xì),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4-06-06
  • nvm、nrm、npm 安裝和使用詳解(小結(jié))

    nvm、nrm、npm 安裝和使用詳解(小結(jié))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vm、nrm、npm 安裝和使用詳解(小結(jié)),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2019-01-01
  • Node中使用ES6語法的基礎(chǔ)教程

    Node中使用ES6語法的基礎(chǔ)教程

    隨著google和firfox以及node6.0對es6的支持,es6語法的定稿使它越來越受到關(guān)注,尤其是react項目基本上都是用es6來寫的。下面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Node中使用ES6語法的基礎(chǔ)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8-01-01
  • 在NPM發(fā)布自己造的輪子的方法步驟

    在NPM發(fā)布自己造的輪子的方法步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在NPM發(fā)布自己造的輪子的方法步驟,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2019-03-03
  • 詳解Nodejs之npm&package.json

    詳解Nodejs之npm&package.json

    本篇文章主要介紹了詳解Nodejs之npm&package.json,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xiàn)在分享給大家,也給大家做個參考。一起跟隨小編過來看看吧
    2017-06-06
  • VSCode通過Ctrl+P快速打開node_modules中的文件的操作方法

    VSCode通過Ctrl+P快速打開node_modules中的文件的操作方法

    由于node_modules目錄包含的文件太多,在VSCode中默認(rèn)情況下是禁止搜索node_modules目錄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不得不依次展開node_modules的文件目錄樹,來查找我們所需要的文件,接下來介紹VSCode如何通過Ctrl+P快速打開node_modules中的文件,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23-07-07
  • node.js讀取Excel數(shù)據(jù)(下載圖片)的方法示例

    node.js讀取Excel數(shù)據(jù)(下載圖片)的方法示例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node.js讀取Excel數(shù)據(jù)(下載圖片)的相關(guān)資料,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xì),對大家學(xué)習(xí)或者使用node.js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xí)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隨著小編來一起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吧
    2018-08-08
  • Node.js之刪除文件夾(含遞歸刪除)代碼實例

    Node.js之刪除文件夾(含遞歸刪除)代碼實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之刪除文件夾(含遞歸刪除)代碼實例,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xì),對大家的學(xué)習(xí)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學(xué)習(xí)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9-09-09
  • node.js中的fs.fsyncSync方法使用說明

    node.js中的fs.fsyncSync方法使用說明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node.js中的fs.fsyncSync方法使用說明,本文介紹了fs.fsyncSync的方法說明、語法、接收參數(shù)、使用實例和實現(xiàn)源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2014-12-1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