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之快速排序詳解
本文實例講述了java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之快速排序。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交換類排序的另一個方法,即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改變了冒泡排序中一次交換僅能消除一個逆序的局限性,是冒泡排序的一種改進;實現(xiàn)了一次交換可消除多個逆序。通過一趟排序?qū)⒁判虻臄?shù)據(jù)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對這兩部分數(shù)據(jù)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達到整個數(shù)據(jù)變成有序序列。
步驟:
1、從數(shù)列中挑出一個元素,稱為 "基準"(pivot);
2、重新排序數(shù)列,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小的擺放在基準前面,所有元素比基準值大的擺在基準的后面(相同的數(shù)可以到任一邊)。在這個分區(qū)退出之后,該基準就處于數(shù)列的中間位置。這個稱為分區(qū)(partition)操作。
3、遞歸地(recursive)把小于基準值元素的子數(shù)列和大于基準值元素的子數(shù)列排序。
遞歸的最底部情形,是數(shù)列的大小是零或一,也就是永遠都已經(jīng)被排序好了。雖然一直遞歸下去,但是這個算法總會退出,因為在每次的迭代(iteration)中,它至少會把一個元素擺到它最后的位置去。
算法實現(xiàn)代碼如下:
package exp_sort;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Qsort(int 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pos; if (left < right) { pos = quickSort(array, left, right); //遞歸排序 Qsort(array, left, pos - 1); Qsort(array, pos + 1, right); } } /** * 一趟快速排序 * * @param array * @param left * @param right * @return */ public static int quickSort(int array[],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low, high; int temp = array[left]; // 選擇基準記錄(樞紐元) low = left; high = right; while (low < high) { // high從右到左找小于temp的記錄 while (low < high && array[high] >= temp) { high--; } // 找到小于temp的記錄則交換 if (low < high) { array[low] = array[high]; low++; } // low從左到右找到大于temp的記錄 while (low < high && array[low] < temp) { low++; } // 找到大于temp的記錄,則交換 if (low < high) { array[high] = array[low]; high--; } } //將游標放在當前位置,此時low=high array[low] = temp; return low;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 array[] = { 38, 62, 35, 77, 55, 14, 35, 98 }; Qsort(array, 0, 7);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array[i] + " "); } System.out.println("\n"); } }
樞紐元的選?。?/strong>
1、基本的快速排序:選取地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元。實際中應盡量避免將第一個元素作為樞紐元(極端情況是:初始狀態(tài)是已排好序或者反序的)。
2、隨機化快排序 : 隨機的選取樞紐元。
3、平衡快排 : 三數(shù)中值分割法:樞紐元的最好選擇是數(shù)組中的中值,該中值,即左端、右端和中心位置上的三個元素的中值(推薦)。
算法分析:該算法是在實踐中最快的一種排序算法,它的平均運行時間是O(N log N),該算法之所以快,主要是由于非常精煉和高度優(yōu)化的內(nèi)部循環(huán)。它的最壞情況的性能是O(N^2),但是這種情況可以改變??焖倥判蚴且环N分治的遞歸算法。該算法比歸并排序算法排序快。
1、最壞情況的分析
當樞紐元是最小元素時,此時就相當于是對整個數(shù)組進行遞歸排序,時間復雜度為:O(N^2)
2、最好情況的分析
樞紐元正好位于中間,此時是對兩個子數(shù)組進行遞歸排序,時間復雜度是:O(N log N),這和歸并排序的分析完全相同。
3、平均情況的分析
時間復雜度是:O( N log N)
更多關(guān)于java算法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讀者可查看本站專題:《Java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教程》、《Java操作DOM節(jié)點技巧總結(jié)》、《Java文件與目錄操作技巧匯總》和《Java緩存操作技巧匯總》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java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相關(guān)文章
Apache?Commons?BeanUtils:?JavaBean操作方法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Apache?Commons?BeanUtils:?JavaBean操作的藝術(shù),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鑒參考下,希望能夠有所幫助,祝大家多多進步,早日升職加薪2023-12-12如何利用Java8 Stream API對Map按鍵或值排序
這篇文章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如何利用Java8 Stream API對Map按鍵或值排序的相關(guān)資料,文中通過示例代碼介紹的非常詳細,對大家的學習或者使用Java8具有一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需要的朋友們下面來一起學習學習吧2019-11-11深入淺出講解Spring框架中依賴注入與控制反轉(zhuǎn)及應用
依賴注入(Dependency?Injection)和控制反轉(zhuǎn)(Inversion?of?Control)是同一個概念。具體含義是:當某個角色(可能是一個Java實例,調(diào)用者)需要另一個角色(另一個Java實例,被調(diào)用者)的協(xié)助時,在?傳統(tǒng)的程序設計過程中,通常由調(diào)用者來創(chuàng)建被調(diào)用者的實例2022-03-03